天色清明之後,便是少梁城每日一次的早朝光景,那位大周天子尚未從禦書房出來,便已經有禦膳房的禦廚準備好了早膳,按照宮中規矩,大周天子在上朝之前會在禦膳房吃過簡易早膳,隻不過說是簡易,實際上也有多達十五道菜肴,吃過早膳之後,大周天子須換好衣冠,然後才能去那座崇德殿見文武百官。
依着大周祖制,在大周天子用早膳的時間裡,文武百官得在崇德殿外站立等候,直到大周天子換好衣冠,議事鐘聲響過三次之後方得入殿,而在此期間,若是有哪一位大臣得以和皇帝陛下共進早膳,便該是實在難得的事情,足以能彰顯這位大臣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地位。
因此每日早朝前,等在崇德殿外的文武諸位大臣最喜歡做的便是看今日到底是誰有機會能夠和皇帝陛下共進早膳,從以往的光景來看,宰執大人李濟絕對是次數最多的一位,這位百官之首一直深受大周天子器重,雖說隻是寒門出身,可入主政事堂之後,也早已經讓百官信服,雖說稱不上是什麼千古名相,但賢臣能臣四字還是當得上的。
百官聚于崇德殿外,三兩人站至一起,低聲細語互相攀談,唯獨站在百官之前的李濟一人而立,身旁并無他人。
這位宰執大人神情平淡,既不去看那座崇德殿,也不看百官,隻是低頭盯着自己的那一雙靴子。
隻不過片刻,人群之後便有個身材清瘦的小太監小跑至此,來到李濟身前,輕聲道:“宰執大人,陛下有旨……”
百官沒有聽清楚這小太監究竟是說得些什麼,但是此時此刻宣旨不過也就是共進早膳一事,此事落在李濟頭上,沒有什麼人對此有異議,因此百官很快便看着這位宰執大人跟着那位小太監前往禦膳房,消失在衆人視線之中。
今年才堪堪花甲的李濟走在熟悉無比的宮牆之中,随口問道:“陛下今日心情如何?
”
小太監輕聲應道:“回宰執大人的話,陛下今日同往日一樣,在禦書房時,念叨得最多的還是戶部尚書大人的名字。
”
李濟了然一笑,平靜說道:“辛老大人為國殚精竭慮,倒是值得陛下多念叨幾句。
”
朝野上下都知道這宰執大人和戶部尚書辛老大人是多年老友,這戶部尚書被李宰執如此念叨倒也平常,因此小太監僅僅是咧了咧嘴,沒有說什麼。
來到禦膳房,小太監便自顧自離去,隻留下李濟一個人走進禦膳房。
禦膳房内,那位大周天子坐在桌旁,看着這位國之柱石走進禦膳房,便起身相迎,李濟拱了拱手,示意不敢,大周天子不以為意,等李濟在對面坐下之後,便開口問道:“李宰執,可知朕為何讓你今日陪朕用膳?
”
李濟看着大周天子一臉遮掩不住的喜色,哪裡有不知道的道理,“想必是邊疆告捷,是哪位将軍?
”
大周天子笑道:“李宰執不妨猜上一猜。
”
李濟告饒道:“老臣可猜不到,這等兵戈之事,真要說,就是難為老臣了。
”
大周天子擺擺手,不願意賣關子,“那便是謝應那小子了,朕才給了他五千騎卒,這家夥便能擊潰南魏國一萬鐵騎,謝家寶樹四個字以往旁人說是誇大其詞,可現如今看來應當還是理所應當。
你說說,要是朕之後再給謝應這小子幾萬人馬,朝中還會有人多嘴麼?
”
李濟打趣道:“辛老頭兒?
”
大周天子大笑道:“這可不要那老家夥拿銀錢出來,這家夥找不到由頭的。
”
李濟沒有應聲,隻是自顧自端起一碗銀耳羹喝了一口,含糊不清的說道:“陛下今日不會就是為了這事便召老臣來吧?
”
大周天子沉默了許久,才開口輕聲道:“偃師城謝家曾給朕傳回來一封密信,說是在咱們大周,發現了兩位仙師,一位是那座衡陽書院的讀書人,朕對此不做多想,可另外一位則是一個市井少年,看起來不像個讀書人,當然這些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事情便是這位少年極有可能是咱們大周人氏,而他現在就在少梁城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