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份報告,艾倫威爾遜因為知道劍橋五傑的存在,心裡早就有準備會洩露出去。
目前而言,他反複思量都覺得,不管出現什麼結果,都和大英帝國沒有關系。
對美國,一九四五年的英國還是有資格說不的。
其實從雅爾塔會議的分區占領德國的劃分就能看出來,蘇聯占據了超過百分之四十的德國土地,蘇占區面積最大。
而英占區占據了德國工業最強大的魯爾區,以及西北部優良的海岸線和港口,美占區是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州。
美占區面積比不上蘇聯,又不是工業區,不如英占區人口密集,工業發達。
蘇聯占據了最大的土地,英國占據了最好的資源和人口,相反美國卻顯得非常尴尬。
現在還要和英國一起,分出一部分土地給法國。
這種分區結果美國當然是吃虧的,美國對這個方案的意見很大。
一方面,它認為蘇占區的面積太大;另一方面,它所感興趣的魯爾區落入了英國之手。
于是,美國制定了一個新的占領方案。
美國人提出的新方案簡單來說,就是美占區和英占區對調,英國占領德國南部,美國占領區成了現在的英占區,其中當然包括魯爾區在内。
英美之間交換占領區的外交交鋒,從開羅會議一直吵到雅爾塔會議,英國一直都沒有讓步,随着蘇聯紅軍勢頭越來越猛,美國隻好接受現實,老老實實的接受了現在的劃分。
至于法占區的由來,是英國把美國推上和蘇聯對抗的前線,出于拉攏法國的目的,在戰後英法兩國對美國進行牽制的初衷,對法國采取的拉攏策略。
這其中英國外交部和美國人經過多少次唇槍舌戰,還在蘇聯紅軍的助攻下讓美國吃了一個悶虧,不是艾倫威爾遜能揣測的,他還在英屬印度沐浴在聖牛的光輝當中。
但這種占領區劃分之後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英占區其實已經和巴爾幹無關。
南斯拉夫内部鐵托的反對者,其實已經夠不到英國人。
這其實是一個錯覺,因為奧地利也是被分區占領的,奧地利的分區占領和德國類似,一樣是蘇聯占據最大的面積,英國占據最好的地段和人口。
英占區正好,面對這些鐵托的反對者。
但是目前名義上奧地利是分區占領,可實際上美英法三國的占區軍隊少的可憐,和不設防地區差不多,名義上的占領區,完全是蘇聯紅軍的克制。
因為虎死不倒威,這些戰前英國出于對抗德國原因扶持的各國反德派眼中,英國仍然是那個世界第一殖民帝國,并不知道英國内部已經筋疲力竭,再也無法壓制住美蘇兩國,都要考慮和法國聯合在一起自保。
所以南斯拉夫祖國軍以及其他反對鐵托的組織,仍然尋求向英國投降。
德國受降儀式的兩天後,正在艾倫威爾遜考慮,是不是用一包香煙找個德國龍騎兵,為自己贊助的公寓打掃衛生,順便拯救德國失足婦女,幫助對方解決剛需的時候。
維也納英國代表處發來電報,還是邊境雲集的鐵托反對者,包括南斯拉夫祖國軍、克羅地亞烏斯塔沙、斯洛文尼亞本土防衛軍,林林總總有些人都叫不上來名字,其中也許還有真正的難民,害怕被鐵托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