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史記·汲鄭列傳】
發覺到蘇伯等豪民舉事背後有當地豪強支持的身影,太史慈與冀州刺史王邑當即作出行動,先是太史慈與姜叙等部分兵剿滅四散的殘敵,然後王邑利用他的刺史職權,讓各郡太守嚴查境内與賊寇勾結的豪強,尤其要求中山相田疇、常山相趙戬等人下令追究張氏等人。
隻是相對于其餘地方的太守遵命從事,趙戬與田疇卻在行事過程中頗多為難,尤其是趙戬,大有置若罔聞的意思。
王邑幾次申饬無效後,可不管對方是帝師、故太仆趙岐的侄子,當即便要求停下對方的職務,将劾奏呈上,打算以儆效尤。
皇帝在長安聽說後,便對曹操說道:“趙戬當初依附王允,性情雖耿直,但不分是非,後來我将其罷免。
隻是由于趙公的教導之恩,念在趙公故去,膝下無子,這才讓趙戬去了常山,想着這麼些年的閑置,他也能有所長進,沒想到還是跟以前一樣。
”
曹操拱手說道:“如今河北豪民作亂,地方郡守縣令誰不是以剿賊為先,以安靖地方為務?
趙叔茂這樣的作為,确實有些不妥,臣以為,不略作懲處,不足以警戒旁人。
今後各地郡守見趙戬都尚且如此,豈敢不盡心用事?
”
“在我這裡有情面的是趙公,又不是他趙戬,誰都知道他當初是因為阿附王允才被罷黜的,我罰不罰他,有何能示天下人的?
”皇帝滿不在乎的說道。
“可誰都知道他是趙公的侄子,也是因此而重獲诏命,成為常山相的。
”曹操繼續說道:“天下人隻會看到這個,陛下若要殺雞儆猴,處置趙戬是最好不過的。
”
“那難道處置田疇就不好了?
”皇帝終于主動提起道:“田疇也是與趙戬一樣,對政令陽奉陰違,有包庇之嫌。
”
“陛下,如今還不适宜處置田疇。
”曹操搖了搖頭,對于田疇與趙戬二人,他有着不同的處置意見:“田疇是太尉劉公的親故,等同處置了他,劉公必然自危,自危則難免有所舉措,屆時恐怕朝廷剛穩定不久,又興波折。
此時還是一切以大局為重,單重懲趙戬,至于田疇,使其戴罪任職就是了。
”
“你有這樣的心思,我才好将朝政托付給你啊。
”皇帝盯看了曹操好一會,确定對方是出自真情實意,這才說道:“就将趙戬罷免吧,以後再不用他也就是了。
”
“臣謹喏。
”曹操拱手說道。
皇帝往前踱了幾步,又說道:“這次河北動蕩,足以見彼處豪強猖獗,朝廷打擊豪強的政策勢在必行,今後無論有多大的阻力,你作為宰輔,都要有定力。
如今天下大定,民心向漢,我就不信那些宵小能翻出什麼動靜來。
”
這些日随着冀州大抵平定了叛亂,開始着手追究背後豪強的罪責,而緊鄰河北的河内、河南等地也先後将朝廷的各項政策落地,無論是讓豪強自糾,拆除僭越的規制,還是毀壞塢壁等等,推行的都格外順利。
河内郡是因為當地司馬氏與趙氏起了帶頭,又見河北氣勢如虹的叛亂不出兩個月就平定下去,所以推行順利,而河南則是因為早些年受過幾次兵亂,元氣還沒有徹底恢複過來,加之雒陽附近還有解憂等兵,成績也頗為顯著。
對此,皇帝在對趙戬、田疇二人分别作出懲處的同時,也對兩郡的長官諸葛玄、張濟等人進行了嘉獎。
皇帝的用意很簡單,就是要用賞罰來刺激其他人,知道做什麼事會有什麼結果,趨利避害之下,必然會有更多人貫徹皇帝的诏令。
即便郡守出身豪強,但有籍貫回避的三互法在,郡守可以無多少顧忌的對治下豪強進行處置——尤其是曹操之後秉承上意,推行了一道新的诏令,禁止本地人出任本地屬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