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罷郡國鹽鐵、酒榷均屬,務本抑末,毋與天下争利。
”————————【漢書】
水面上吹來的涼風掀起亭榭邊上的竹簾,白茫茫的天光水色從簾下顯露出來,亭子裡安靜異常。
皇帝剛才已經明确提出了,為了增加關中人口,恢複民力,就不得不修改算賦與口賦的起征年齡與稅額,通過調節人口稅來鼓勵生育,不僅是後世,就算放在以往都是有相應成例的。
所以桓典等人無不接受了皇帝的建議;免除孕婦、老人的算賦,将口賦的起征年齡提升到十歲至十五歲,算賦每人每年四十錢,口賦每人每年十錢。
而且皇帝還獨樹一幟的提出當妻子有孕時,丈夫當年的算賦也予以減半,甚至免除丈夫當年的徭役與更賦,以鼓勵生育。
這些都是皇帝意圖通過稅收來調節生育的措施,等到以後他的權柄擴大,手頭上有足夠多的國有土地,他就可以推行均田制。
用土地來刺激百姓多生,生下來的孩子分家之後政府便撥給田地耕種。
隻有歸朝廷直接掌握的自耕農與戶口越來越多,朝廷才會有足夠的兵源、财源,國家才會越發富強。
當然,現在所做的這一切沒有十幾二十年的功夫是很難見到成效的,皇帝也不怕等,不過未雨綢缪而已。
将人口稅的事情吩咐下去後,皇帝的神情一下子變得神情莊重,眸子裡還帶着一絲堅定:“河東解池,在安邑、解縣之間,黃河之水遇山東流,遂成一大曲,這邊是鹽池。
朝廷如今既已安定河東,為修養民力,自然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我有意效孝武皇帝時的成例,重修鹽法、設立鹽官。
再于三輔經營設立鐵官,經營官輸,重定鹽鐵之法。
”
“陛下。
”周忠心裡一慌,趕緊說道:“這可是要施行天下之策,不可不慎,宜先下公卿議論才是。
”
在河東搞官鹽跟他沒什麼關系,就連在三輔、關中搞鹽鐵官營也跟出身揚州廬江的周忠毫無利益瓜葛。
但天下遲早是要重歸一統,此時若不加以遏制,等到那時政策推行下去,他廬江周氏也會受到損失。
桓典見周忠神色焦急,知道他有難言的苦衷,因而率先說道:“古之天子不言有無,諸侯不言多少,鐘鼎之家不與百姓争利,這是先賢治民之道。
若是鹽鐵歸官,則黎庶窮怨,百姓不安,實在有悖陛下愛民之心。
”
“鹽池乃天資地貨,地近京畿,理應由朝廷愛而護之,遣官經營。
”向來低調的尚書賈诩,此時突然說話了:“如今四境多事,府庫罄竭,而天下各州,除司隸以外,餘者牧守皆無奉納稅賦之意,就連各地上計之吏,都有三年未見。
敢問諸位,陛下欲興大業,安定天下,所需錢糧應從何而來?
”
皇帝有意重開鹽鐵官營的經濟制度,增加賦稅,削弱豪強在經濟上的壟斷地位。
這件事情沒有人支持他是行不通的,之所以不讓董承出面,是擔心鹽鐵這塊肥肉如果讓董承從豪強口中搶過來了,皇帝勢必要與其利益共享。
然而屯田的前車之鑒已經清楚明白的告訴了皇帝,董承确實是條會咬人的好狗,但他卻管不住手底的人。
如果讓董承的手伸進鹽鐵官營裡頭去,過不了多久就會養出一片蠹蟲出來,到那時候不僅無益于朝廷,更是給豪強們樹立了一個攻讦的标靶。
東漢時期不是沒有推行過鹽鐵之政,但僅僅隻維持了數十年便不得不在多方壓力下廢除,這其中除了孝和皇帝君權不振以外,更多的是鹽鐵官營中負責的官僚貪腐橫行、所出的鹽鐵質量太差,引起民怨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