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膠東軍管
在通往高密的官道上,一支五千人左右的清軍正在行進這,這支清軍甲杖齊全,行伍亦森嚴,更是足有上千人的騎兵,顯然是一股很強勁的力量。
領兵之人不是别個,正乃我鞑清續順公沈志祥。
柯永盛從高密發往濰縣的十萬火急,一送到此刻齊魯清軍主帥譚泰的手中,就立刻叫譚泰火冒三丈。
這他麼算什麼事?
之前柯永盛是怎麼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證的?
秦朗小命都已在他的把握之中。
這殺才就這麼把握的嗎?
邱永康這個明智之士暗中投效鞑清,這的确是大大的驚喜。
哪怕之前他久久無功,浮山一線始終牢不可破,譚泰對邱永康實則也沒半點的意見的。
因為這樣的一枚棋子,早晚能發揮出奇效的。
果然,局勢突變之下,這邱永康竟就已然悄悄的來到了秦朗的身側了,這一變動瞬間就給了譚泰以極大的驚喜。
甚至要不是時間來不及,他也不好丢下濰縣的大軍不顧,譚泰真想親自帶隊人馬趕去膠州坐鎮。
所以譚泰對柯永盛接下的行動是抱着極大極高的期望的。
如果能一舉斬殺了秦朗,最好是把之生擒活捉了,這就太棒了。
渤海沿線,海上的威脅沒有了;膠東,秦兵的威脅也瞬間全無。
甚至連江淮之地,清軍也将沒有了一最大的障礙。
鞑清一統天下的道路上将少了一塊極大的絆腳石。
此功勞之大,不下于席卷整個齊魯。
縱然這最大的功勞不是他譚泰的,那也少不了他一份功勳。
譚泰都經不住做起美夢來了。
可結果就這?
你還不如不告訴我呢。
譚泰是真恨不能一刀砍了柯永盛。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這樣的一大好機會錯過,下一次……,怕是永遠都沒有下一次了。
但譚泰卻又不能不顧高密,必須把南面的秦朗軍堵在高密,要不然濰縣還怎麼打?
任其長驅直入殺到濰縣來,再叫秦朗來一次‘徐州大捷’嗎?
沈志祥便急急領兵南下增援高密。
有幾千号人守着,還有騎兵徘徊,秦兵再厲害也不可能三下五除二的就打下高密吧?
沈志祥說真的是挺不想來的。
但是沒辦法,譚泰下令了,他不能不聽。
萬幸一路上大軍疾行,高密始終風平浪靜的,柯永盛并沒有見大量的秦兵逼到。
隻是不知為何,沈志祥心中總隐隐有一種不安的感覺,仿佛有一隻看不見的巨獸隐藏在四周,随時會跳出來,給他狠狠一擊。
怎麼可能呢,沈志祥不由暗笑自己,他手中有上千騎兵,遮蔽四面八方,是不可能被埋伏的。
的的得得的馬蹄聲響起,一名探馬從前方打馬飛快的來到沈志祥面前:“公爺,高密急報。
”
沈志祥心中一跳,不會那麼靈驗吧,自己剛想着不安,就立馬真有不安了。
忙接過信報,拆開一看,瞬間就有種罵娘的沖動。
李率泰也敗啦?
柯永盛,柯永盛不頂用,現在這李率泰也變廢物啦?
李率泰潰敗後,有零星騎兵逃到了高密,柯永盛這才知道為什麼這幾天了秦兵沒來打他,人家都去追李率泰去了。
然後現在,秦朗把自己的後顧之憂也消滅幹淨了。
雖然那人說了,李部還有兩千人馬在後,但三千主力都完蛋了,留後的兩千軍又算屁啊?
絕對不能寄以希望的。
沈志祥心中又憂又喜,他憂的是秦朗掃清了身後的隐患,那接下就可以大舉進攻高密了;喜的則是短時間内,秦朗主力要掃清李率泰部,肯定不會立馬對高密下手的。
憂喜交加之下,他心底裡一直繃着的那根線就也松懈了下來。
立刻傳令下去,暫緩行進,休整了半日才以不緊不慢的速度開往高密。
而如此速度下,沈志祥至少比原計劃遲了一天抵到高密。
人剛望見高密的城池,就又收到了柯永盛的急報,一支秦朗軍已經出現在高密城南了。
沈志祥覺得不對,時間不對,秦朗不可能這麼快就把李率泰部的五千多兵徹底掃滅的,問道:“來的有多少人?
”
“回公爺,秦兵不下千人,還跟了一千多民壯,現正在膠河北岸紮營。
”
高密北方和東北方被面積巨大的百脈湖所覆蓋,膠河則就是百脈湖的一大支流,過百脈湖繼續向北不過二三十裡便是膠萊運河,為膠萊河南段最大的支流。
“區區千人就敢來北岸紮營,他們這是找死啊。
”沈志祥大笑起來:“傳令給永忠,馬上出動騎兵,将這些秦兵給滅了。
”
雖然騎兵不能過河,但秦兵本就已經過河了不是?
他們要是在河南岸安營紮寨,那沈志祥還真束手無策,但秦兵是在河北岸安營紮寨,這就是送上門的功勞啊。
損失慘重的柯永盛奈何不了這些個秦兵,但他沈志祥可以。
沈永忠是沈志祥的侄子,沈志祥無後,他這續順公的爵位到底是要傳給沈永忠的。
所以對沈永忠的培養,一直來也是很不遺餘力的。
沈永忠得到軍令後不要太搞笑了。
上千秦兵正在安營紮寨,這時候他帶着騎兵上前,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當下就領着騎兵急速向南弛去,繞過高密縣城,再往南去沒多遠,秦兵的旗号就已經在目。
但沈永忠卻氣的想殺人,因為秦兵的确是在安營紮寨不假,可人家先挖的就是溝壕,然後還在溝壕之間塞了不少栅欄鹿角,這叫騎兵怎麼沖的過去麼?
沈志祥皺了一下眉,壕溝無疑是騎兵的克星,秦兵這麼一來,他這一仗根本就沒法打。
因為他手下的騎兵多是綠旗兵和漢軍旗、蒙軍旗人馬,不是滿軍旗的馬甲兵。
正牌鞑子的馬甲兵,不但在馬背上兇悍,下到地上了也一樣兇悍。
薩爾浒之戰的記載,明将馬林環營挖掘三層塹壕,将火器部隊列于壕外,并将戰車環列作為防禦工事,形成犄角之勢,以阻擋敵方騎兵馳突。
老奴觀察了明軍陣地後,認為騎兵無法突破,下令占據東邊山上的高地,雙方下馬徒步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