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447章 改良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潇騰 1745 2023-04-12 00:58

  眼看幾個人都已經入戲,天是聊不下去了,趙昺便以困乏為由告辭回艙。
現在還不到晚膳的時間,轉了一圈進了自己的工作間,在一側的牆上是他做的一面欄闆,上面貼滿了圖紙,有的已經完成,有的還隻是草圖。
其中既有用于軍事的,也有用于民生的,總之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都有。

  這皆是趙昺想到的和知道的‘古近代’先進器械,但有的也隻能暫時停留在圖紙上,因為以現在的生産力和工藝無法還無法完成。
可有的卻是再努力下是可以制造出來的,不過也極為傷腦筋,有的似乎隻差一層窗戶紙便能參透。
當前能夠投入試制的也有幾樣,這些大部分都是用于軍事的,他回到瓊州後就将安排轉入生産。

  不過趙昺清楚自己現在還是把曬鹽的方法寫出來,他算定陸秀夫明天一定會來向自己讨要。
當前以海水制鹽的方法還是‘煮鹽’,就是将海水裝入瓦罐,然後架在竈上加熱,以便将其中的水分蒸發出去,留下的就是鹽了。
這種方法煮出來的鹽味道不好,且産量低,成本相對較高,難以進行大規模生産。

  曬鹽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陽光的照射将海水蒸發掉,留下結為晶體的鹽。
不過在現代制鹽已經是工業化生産,這種近似原始的工藝早已淘汰,隻有極少的地方作為一種文化遺産保留下來。
而趙昺之所以能了解這種制鹽工藝,還得感謝海南政府的保護,才使得他前世有幸見過曬鹽的表演式的現場示範,從中了解了工藝流程和作為絕密的竅門。

  

  其實曬鹽的工藝并不複雜,第一步是曬鹽泥,用帶齒的木耙縱橫交錯耙地,使泥松軟充分暴曬三天;第二步是收鹽泥,用木闆耙将曬好的泥放入鹽池。
所謂鹽池也就是在鹽田上開挖的一個兩米寬、三米長、一米深水池,下面墊着竹片和茅草,起到過濾作用,這是制鹵的關鍵,過濾的竹片和茅草也要定期更換。

  第三步是過濾,鹽泥進池後,鹽工需要腳踩踏實,再注入海水,過濾一天得到鹵水,此時鹽工會折下一種長在鹽田邊的植物的莖杆放進鹵水池,隻有莖杆漂在水面才是真正的飽和鹽水,否則還要太陽反複暴曬才行。
遺憾的是走馬觀花的趙昺忘記了是什麼植物,想破了腦袋也隻想起模糊不全的名字,不過這倒不是關鍵,他可以想法用其它東西代替,或是也許哪天見到了就清楚了。

  第四步就是是收鹽,清晨将鹵水倒入鹽槽,暴曬一天後,如果天氣好下午就可以用鐵闆刮鹽,收入筐裡了。
日曬制鹽的工序并不複雜,但堅持天天用力耙泥和太陽暴曬并非易事。
相對于人們的煮海為鹽還是輕松多了。
地處南國的海南島,有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光,曬鹽是最為理想的場所,效率和産量也比煮鹽高出許多。

  趙昺按照回憶将曬鹽的方法寫了下來,但他覺得這種‘淋泥取鹵’的工藝仍然隻适用于作坊式生産,不适于于大規模有組織的生産,且生産效率雖有提高,可仍然不能滿足自己工廠化的要求。
他琢磨着是不是還有改進的餘地。
這時他又想起那裡的圖片展,記錄的是解放後對曬鹽工藝進行逐步的改進,除了引進現代化設備減輕工人體力勞動外,還将鹽田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以适應大規模生産。

  “我能想起來,能想起來,能想起來……”趙昺閉上眼睛雙手合十默念了一番,迫使自己靜下心來,轉入‘回憶模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