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布朗的這本《達芬奇密碼》在歐美的火爆程度是國人所難以想象的,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廣闊而龐大的宗教基礎,排除掉這個因素,它隻是一本水準尚可的冒險小說。
這跟新聞記者去湊熱點搞大新聞一樣,《達芬奇密碼》就蹭了一個全西方文明最大的熱點——基督教的起源。
事實上這本書很陰謀論、很獵奇,但它就是戳到了整個西方文明讀者的G點。
中國讀者可以享受文字、結構這一層面,但最關鍵的宗教層面其實不能理解的。
而《達芬奇密碼》最大的魅力就在宗教層面——讀到同一個獵奇觀點,我們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們也許就“哦”一聲覺得有意思,他們可能就能高潮好幾天。
如果替換到中國,《達芬奇密碼》變成《孔丘秘史》,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古往今來一直有個神秘的儒學機構在守護着一個秘密,直到一天孔子的墳被撅了,這個秘密也浮出水面,原來孔子有龍陽之好,三千弟子中大量是他的男寵,其中小生顔回最得寵,而一向以勇武著稱的子路其實是個女人,孔子的後代其實是子路趁老師醉酒以後趁機xxoo後所生,所以他被強行洗白成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死的也早。
那個儒學機構為了維護儒家地位,打算痛下殺手……
咋樣,是不是一下很形象了?
其實這個套路很像早些年風靡一時的《藏地密碼》。
如果再加上丹.布朗那樣高超的叙事能力和鏡頭感,這本《孔丘秘史》估計在中國能賣瘋......
就在莫奈滿腦子胡思亂想的時候,溫蒂在一邊問道:“托尼,你在想什麼呢?
居然都笑出聲來了?
”
“哦,因為我突然産生了一個極為瘋狂的念頭。
”莫奈随口答道。
“瘋狂的念頭?
不會是關于這幅畫的吧。
”格雷也湊過來問道。
“沒錯就是關于這幅畫的,你們看這個約翰會不會其實是一個女人!
你看她的頭發多麼的柔軟、臉龐多麼的秀美、還有這兇部......”莫奈指着畫中位于耶稣右手邊的弟子約翰答道。
雖然莫奈并不相信丹布朗的結論,但對于他的一些論據還是認可的,就比如說《最後的晚餐》中的約翰其實是一個女人,之前他所看到的《最後的晚餐》由于破損嚴重,所以還看不大清楚,但現在還不算太嚴重,因此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回答格雷時所提到的細節。
“約翰是一個女人?
這、這怎麼可能?
”三女齊聲驚呼道。
“怎麼不可能?
你們看她的衣服其實跟耶稣是一樣的,隻不過鏡像相反罷了,而且如果你把她橫移到耶稣左邊,是不是就是她依偎在耶稣身邊?
”莫奈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着。
“還有,難道你們不覺得這個女人的面容非常熟悉麼?
像不像那幅達芬奇的《岩間聖母》?
我高度懷疑達芬奇當時用的是同一名模特,如果不是要畫女人,那為什麼要用女模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