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三個環節!
這個概念,李盛差不多是從小就知道。
年幼時看的軍旅劇裡就有,後來長大了上學要參加軍訓,那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所謂分解動作,意思就是把一種“技能”,給拆解為一連串的動作。
然後分步驟的,讓學習者去練習。
那麼,這種教學方式和直接演練,讓初學者模仿有何區别呢?
正如李盛當初給客人老李傳授“工業”的概念,講解“工業”和作坊的區别時,所說的那樣。
同樣是三個人,做一件産品需要三個環節。
那麼一人負責一個環節,一天可以幹五個,總産出也就是五個。
三天下來,那就是十五個!
而一人負責三個環節,一天兩個環節,三天才能完成兩件産品。
三個人三天,産量為六個。
這其中的效率差距完全是天壤之别。
換成是學習一種東西,實際上也沒什麼分别。
一上來就讓新的學習者學習一項成系統的大課程,比如一門計算機語言,那别說是一天兩天,怕是幾年過去也不會有什麼進展。
該看天書還是看天書。
但如果拆分成一個個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次序……
則掌握起來,就要容易的多!
拉弓射箭當然不如計算機語言那麼複雜,但論到學習來的原理卻是完全一樣的。
用這個辦法,李盛甚至可以量産合格的兵卒,讓整個大唐百姓都成為控弦之士都不成問題。
當然,還有鉛球投擲的分解動作。
這個看似在後世是一項奧運項目,肯定很複雜,但如果是訓練擲彈兵,那還真不難。
于是很快也掌握完全。
完美!
當然,還需要埋設地雷,安裝縱火彈套件等等的訓練。
不過這部分,李盛就取消了。
地雷部分,直接抽出三百書院兵作為工兵隊伍。
而縱火彈套件組裝,這個嘛……
李盛這次直接下皿本。
在開始訓練之初,就直接通知自己的幾個丫鬟,從幽州方面調集竹筒火箭筒的同時,順便捎帶了一部分産能。
當然……
李盛還是有點心虛。
尼瑪,自己一個老百姓,家裡随時屯着幾噸簡易縱火彈,這個要是被朝廷知道了,怕是要見官……
不過倒也不慌。
畢竟幽州那地方是抗擊胡人的前線,今天屬于大唐明天可能就屬于高句麗了。
咱作為一個半農半工半民兵的邊民,家裡藏着幾頓縱火彈,也很合乎邏輯不是?
……
……
總的來說。
這次訓練,其實三個小時就能搞定,畢竟弓箭拉弓舉起這動作是真的簡單,弓箭說到底不像後世的槍,哪怕是47這種城牆磚産品都有一大堆的零件需要學習。
不過奔着小心的原則,李盛還是按照計劃訓練了六個小時。
此刻,六個小時的訓練……
終于結束了。
在場招募來的鄉勇,原本一個個的看着這群書生兵來教自己拉弓騎馬,本來還十分不屑,但……
等到六個小時結束,所有的怪話全部消失了。
這群鄉勇驚愕的發現……
官家使用的這種神臂弓,也就是重型蹶張弩,其力道比平日裡大夥打獵用的弓要沉重多了。
本來還都沒啥信心……也是因為這個才都耐着性子接受了書生兵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