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一世富貴

第103章 歲月如歌 大結局

一世富貴 潇騰 6564 2023-04-12 01:01

  徐平騎着馬,與幾位官員在關溝中徐徐而行。
山高谷深,不知從哪裡飄來一塊浮雲遮住了天上的太陽,天色不知不覺就暗了下來。

  一旁的楊文廣道:“相公,天色陰晦,谷裡又不知日升日落,不妨歇一歇。

  “也好。
那邊有一處涼亭,旁有大石,又有青松,正好歇腳。

  徐平說着,翻身下馬,把缰繩交給身邊的随從,與衆人向涼亭行去。

  到了亭子裡坐定,早有随行吏人取了酒來,給衆人斟滿了。

  徐平道:“路上走得乏了。
都飲一杯,舒活舒活筋骨。

  簽判王安石拱手:“謝過相公。

  舉杯一飲而盡。
其餘官員紛紛謝過,以酒潤口。

  放下酒杯,徐平看着周邊群山層巒疊嶂,一片翠色欲滴,歎口氣道:“人人都道這江山如畫,讓人看之不盡。
數年前我到秦州為官,與謀反作亂之黨項鍪戰不休,天都山下一戰而定大勢。
到如今許多歲月,最終于軍都山下大敗契丹,天下才算是安定下來。
回想以往種種,卻隻想說一句,歲月如歌。

  王安石、李觏和楊文廣等人俱都沉默。
歲月可歌,歲月當歌,徐平沒有辜負這些年的歲月。
到了如今,可以說這個四字了。

  五年之前,定大名府為北京,趙祯親征。
與契丹幾經試探之後,還是戰于靈丘、飛狐和易州一帶。
中間雖有波折,宋軍最後取得了勝利,占住了溝通山前山後的要道。

  徐平本來以為,經過那次戰事之後,契丹會清醒過來,休養生息,與大宋進入對峙狀态。
卻沒想到,契丹上下不知道發了什麼瘋,與大宋徹底成為敵對關系,小戰不斷,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
徐平與一衆大臣一樣,視契丹為大宋最重要的對手,小心謹慎,集中全部國力,準備決一死戰。
卻沒想到,不等布置完成,大戰意外爆發。
更加沒有想到,宋軍如有神助,沒有整編完成的禁軍與整編過的主力配合默契,一路高歌北進。
徐平想過很多次與契丹要打多少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是他可以接受的結果。
然而實際上,戰争隻進行了三個月,契丹主力就被打垮,宋軍全取山前山後之地。

  對方舉國若狂,政事軍事混亂不堪,全無道理。
宋軍卻如有神助,不但是上下幾乎沒有影響戰事的錯誤決策,就連天氣、地理都處處幫忙,順利得讓人不敢相信。

  如有神助,徐平心裡默念了一句,擡頭看天,暗暗歎了口氣。

  時來天地皆同力,在那一戰中徐平自己都有些害怕,實在是太過順利了。
戰場對宋軍好似是透明的,而契丹人則好似昧了心、蒙了眼,宋軍在哪裡埋伏他們就向哪裡去。
這個樣打法,就如大人欺負小孩子,讓人感覺世界都不是以前的世界了。

  戰後徐平辭相,朝廷特設文明殿大學士以授徐平,來此外任燕山府路經略使兼知燕山府,安定邊疆局勢。
徐平辟王安石為簽判,代自己處理州府政事,自己統領一路。

  呂夷簡已經故去,李迪老而緻仕,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掌政事堂的是杜衍,範仲淹和韓琦等人已回京城,與陳執中等人主掌中樞,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與以前最大的不同,不是誰當宰相誰掌權,而是用徐平為相時定下來的那個道理治理天下。

  一個時代落幕,一個時代開啟,天地處處透着生機。
就連路邊的青松,看上去都有笑意。
整個天地之間,處處都是安定祥和的氣息,已經換了人間。

  谷中的路上,來了幾個販棗子的客人。
楊文廣叫住,讓他們取些棗子下酒。

  收了棗子,楊文廣從身上摸出一把錢來,放在石桌上讓客人自己數了取走作棗價。

  王安石看着桌上的一小堆銅錢,不由笑道:“都巡到底是武人,身上帶着如此多的銅錢,也不嫌沉重。
這錢全是唐錢,契丹人日常用的,沒想到三年過去了,市面上還是如此常見。
看來泉布流傳,也不似我們先前想的那麼快。

  徐平心中一動,拿了一枚銅錢起來,看了一眼,道:“這錢鑄得精良,竟然還是唐初所鑄。
開元通寶,你們說,是開元通寶,還是開通元寶?

  楊文廣笑道:“本朝的錢是宋元通寶,唐時自然是開元通寶,不知相公為何如此問?

  “錢能通神。
都巡,有的事情啊,不是如此斷的。
”轉頭看王安石,“簽判以為,這錢上的四個字,到底是該如何讀?
開元通寶,開通元寶,世間都有道理在,哪個是哪個非?

  王安石想了想,道:“道理終究是合于人的道理,本朝鑄錢為宋元通寶,則錢上的字就該是開元通寶。
至于唐時鑄錢,初定此四字時到底如何,已難詳查,存而不論可也。

  徐平點頭:“存而不論,簽判以這四個字答,深合我心。
世間學問,不是每一樣我們都能查其源頭,知其本意。
要答個為什麼,到底是什麼意思,隻能以現世來答。
如果答的不對怎麼辦?
存而不論。
一是要存,不要把這疑惑隐了去,二是不論,既然不知,那就暫時以現時的道理通一下,不去強辨。
其間要義,不論是表,存則是根本。

  說到這裡,徐平對一邊的提舉學事李觏道:“泰伯,于學問上,你與簽判正差在了這四個字上。
能夠存而不論,心中包容,很多事情就豁然開朗了。
你的年齡大一些,讀的書經過的事想來也要多一些,不過于道理上,卻不如簽判這般通達。
便在這一個執字上,總想把世間的事,把想到的道理都明明白白通達下來。
卻不知時移事易,滄海桑田,人世變遷,有的事已經搞不明白了。
搞不明白,那便就先放在那裡,記下來,寫清楚,後人如果有機緣,自然會去明白。
執着于要向别人講明白,便就把自己的學問搞亂了。

  李觏拱手:“相公說的是。
下官于學問上與簽判還可争辨,于政事上卻事事不如。
縱然心中千般不忿,事實就是如此,如之奈何?
想來還是心中有執念,反而亂心。

  徐平擡着看着天空,道:“到燕山府這三年來,我們如同苦行僧一般,幾乎日日不得閑。
軍事、政事、民事,幾乎事事過問,凡有訴訟,每案必查。
你們都是跟在我身邊許久的人,以前可曾見我如此?
沒辦法,心中不安啊。
對契丹一戰,打得太順了。
福兮禍之所伏,碰見如此違反常理的事情,怎麼能夠安之若素?
到底是為什麼,我搞不清楚,那就是簽判剛才說的那四個字,存而不論。
但世間的事,終究是人的事,隻要人事做好,治下如同花團錦簇一般,則一切都将煙消雲散。
子曰,鬼神存而不論,又講祭神如神在,如果這世間真地有神,我們真心為民,則神自心安。

  事情太順利了,順利得超出以前所認為的常理,徐平怎麼會心安理得?
這就是他來燕山府坐鎮,下大力氣治理這裡的原因。
世間的事有巧合,但巧得過分了,還是不要安之若素得好。
便如光武帝,從起兵之後如有神助,事情太過巧合,說他是真命天子誰還敢不信呢?
到最後連他自己都信了。
不能不信啊,天幫他,地幫他,天下人心向他,打仗都會有流星雨,你能說出個道理來?
一次也就罷了,幾次三番,一直做到皇帝。

  

  對契丹收複山前山後之戰,徐平真切有了那種感覺。
他以宰相兼樞密使,在後方坐鎮指揮。
下給前線的命令,如果契丹這樣當如何,那樣又當如何,計劃外又該如何,最後的結果就是契丹以對宋軍最有利的方案行事。
到了最後,甚至在簽發宣命後,徐平在心中随便一想,如果契丹大軍集中到哪裡,幾路大軍上去一圍,那個地方的戰事就結束了。
結果契丹就真把軍隊集中到那裡去了,宋軍就真圍上去了,就真大勝了。
徐平甚至産生了一種感覺,自己坐鎮都堂,隻要在心中想一想,這場仗就打赢了。

  這天地不按照道理來了,但細想一想,又全部都合道理,徐平除了無奈,還能夠怎麼樣呢?
那個時候回想自己的往事,才覺得自己對這個天地認識太少。
當年在中牟白沙鎮種地的時候,他決定讀書去考進士的日子,每到天氣晴朗的夜晚,天上總是有祥雲,就在自己的頭頂上飄來飄去。
徐平曾經指給秀秀看,開玩笑說自己命中是貴人,所以才有祥雲在自己的頭頂上飄。
秀秀一本正經,徐平哈哈大笑。
後來中了進士,唱名時天現瑞光,張知白一句恭喜成就了徐平在趙祯心中的地位。
徐平不以為意,覺得張知白不過是提攜後進而已,趙祯莫名當真,自己賺了個便宜。
然而當徐平執掌天下大權,天地向他演示了世間大事可以随他心意,徐平還能夠呵呵一笑,置之不理嗎?

  徐平沒有那麼狂妄,以為這是自己天命所歸,甚至做皇帝都可以。
曆史上留下的記載中光武帝神奇的事情都比比皆是,後漢又堅持了多少年?
徐平自己的道理,漢天命是個僞天命,天命已經不在,道崩德散之後德在人心,自己怎麼會去違反?
講道理的人,不會貪天功為己有,以己意代天心。
徐平要在這天下通這一個道理,哪怕漫天神佛都站在他的面前,道理也要通下去。
與趙祯在大名府的時候,徐平已經感覺到了另一個世界在他的面前露出了冰山一角,緩緩打開一扇門。
不過徐平堅定地把那扇門關上了,他不能走。
世間如果真地有天堂,那我心所在即是天堂。
如果真地有神仙,這世間的人就是神仙。
他相信自己與世界的所有人都一樣,成神都能成神,做仙都能做仙,他不例外,也不特殊。

  入朝為相,一道德的時候,徐平給了這個世界一個承諾,要通治理天下的道理,一個在争而不止的小康之世維系住人心不散的道理。
哪怕要輪回千年,等待千年,徐平依然堅守這個承諾。
連自己的承諾都放棄,徐平也就不是徐平了。

  見衆人都住口不言,徐平搖頭苦笑:“人都說老了,才會說些莫名其妙的話。
我人雖未老,這兩年卻往往提及鬼神之事。
不管是做宰相,還是地方為官,都是不應該的。
我們朝廷做官的人,最忌講這些。
但是不講,有的事還是應該做的。
祭神如神在,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這一句話。
甚且有人強解,這隻是孔子執禮,迂腐了一些而已。
如果不是朝廷中的官員在祭祀的時候,隻講儀禮,而失去了其精神,我又何必講這些惹人煩?
事有其不得已,明知道惹人讨厭,我還是做個長舌的人。

  “現在朝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在年後遷都西京,定都洛陽。
正位中都,是因為那裡是天下之中,人心所向。
什麼是人心所向?
世間人說話,都以洛陽之音為正。
人們所用的貨物,都以洛陽人用着好的為貴。
就連百花,也以洛陽牡丹為尊。
不遷都洛陽,天下人對于國都在開封,就永遠覺得哪裡好像不對。
這就是正位,正位以安人心。
遷都之前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國祭國祀。
唉,你們哪,還有朝中的官員,都覺得這是做個樣子,隻要從舊書中翻些禮儀出來,照着做就好了。
你們越是這樣,我就越是不得不唠叨,唠叨得你們煩,我也煩。
國祭國祀,儀禮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心誠。
心不誠,祭祀便就失去了其精神。
活的精神沒有了,儀禮便就成了死的儀式,大打折扣。

  “我為什麼問你們唐錢上的那四個字怎麼讀?
古語說錢能通神,是不是真地能通神我不知道,兩可之間。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以己意強行去解經,實在想不通存而不論即可。
祭祀古有傳承,我們不能斷了傳承,所以祭神如神在,重要的是心誠。
唐錢上的四個字可以讀為開元通寶,唐史如此記,我們如此解自然無不可。
為什麼是開元?
因為大唐開始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翻過漢天命舊篇的時代。
隻是漢天命不存,借來的周德自然也不在,大唐需要建立自己凝聚人心的道理。
佛經道藏,釋道兩家在唐都極盛,雜揉文德冀以凝聚人心。
結果知道了,玄宗以開元為年号,後人稱之為開元盛世,繁花似錦,也是烈火烹油。
漁陽鼓動,天下大亂,那盛世一碰就散。
後人讀史,看了史事脈絡,便自信滿滿地說如果當時不這樣,不那樣,不用楊國忠,不給安祿山那麼重的權,諸般種種一時之思,這盛世就能持續下去。
能嗎?
史書上記着的人都是傻子,就你聰明,我隻要行一策就能國泰民安。
自己想想可能性有多大?
朝堂,是萬千人的心思,是天下人心。
我們自己在官衙裡理事,看了許多奏章,諸般議論,是不是覺得這樣對那樣也對?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定了,就這麼做下去了。
為什麼?
其實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是那樣。
當時人所看到的奏章,所聽到的議論,所認識到的人心,史書上并不能全部記下來。
最有可能的事情,是你真地到了那個地位那個時候,諸般掙紮之後還是會做出同樣的事情來。
可能換一個面目,但結果卻不會改變。
要想真地改一個世界出來,就要去除掉各種私心雜念,以一個道理通于政事當中,按照道理來,才不會走偏。
從這個道理上講,大唐開元,錢文用開元通寶自然能通。
但是呢,還有其他錢上的文字,是按照開通元寶這個順序來讀的。
開通開哪裡?
不知道就存而不論,記下來讓後人知道還有這麼回事,一旦那樣也行呢?

  “國祭國祀也是同樣的道理。
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也祭神如神在,逢禮必問,這才是正确的态度。
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隻是守住傳承,留住其精神。
世間有沒有神?
你說有就有,你說沒有就沒有,憑什麼呢?
要麼就堅定地認為沒有,不祭不祀,既然還要去祭祀就不要三心二意。
什麼是不祭不祀?
是連你家裡的宗廟也一起毀掉,破天下宗族,所有的人,都不祭祀祖宗了。
不能夠家裡還祭着,國不祭了,那怎麼行?
天下有難,多少好兒郎勇敢地站出來,拿起刀槍去守衛家園。
這些英烈,很多是沒有後的。
人皆有祖,可以承後,為國為民捐軀無後的英靈怎麼辦?
我說,天下人煩,做得不對我又不得不說。

  說到這裡,徐歎了口氣。

  另一個世界有什麼?
如果真地有祖先英靈,作為一國執政,徐平進到那個世界面對無人承後的英靈們怎麼面對?
作個揖說聲對不起?
他能觍起那個臉來嗎?
退一萬步講,真地人死如燈滅,并沒有什麼靈魂之類,無後的英烈們,曾經為國為民捐軀的英烈們,在身後冷冷清清,甚至被人羞辱謾罵,無人過問,國再有難,誰還會去救這個國啊。

  “明明理不通,卻堅信不疑,是為昧己心。
以這不通的理,告訴人是當然之理,是為騙人。
以此去對待過去未來,是為蒙天。
我們做學問的人,當求真務實,不昧、不欺、不蒙而去求學,去通人的理,去通自然的理。
存而不論這四個字,求學者當牢記,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不要自以為是,更加不要強迫别人相信。
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沒有鬼神,但人來這世間,實際上什麼都不知道,是不是?
關于人我們能确定的,是有父母,有祖先,娶妻生子之後有後代。
這先和後是知道的,對後人且教且養,對祖先祭祀,牢牢守住了這一先一後,我們便就立住了,真地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不祭不祀,稱作換了人間,把以前的全部丢掉,一切都向前看就好了。
不能瞻前顧後,六心不定,胡來怎麼行?

  遷都是件大事,不隻是朝庭搬過去,更重要的是要天下都認為理所應當。
在這個天下安定,紛紛建宗族家廟的時候,還有一件大事是行國祭國祀。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隻祭家廟就不可以了,因為家并不是國。
國祭國祀,祭的是那些無後的英靈。

  天下有難,無數的仁人志士走上前線,抛頭顱,灑熱皿,很多都年紀輕輕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沒有娶妻生子。
前世的新中國重新崛起靠的是什麼?
信念,理論,方法,許許多多,但最重要還是那無數勇敢的人們。
多少人倒在了皿泊之中,不要說後代,很多人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來。
從此之後不講宗族不祭祖也就罷了,一邊自己修家譜建祖廟,一邊對這些人不聞不問,天下間有這個道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