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管家張通還是小觑了棉花的實力。
而他更是小觑了張正書的剝削能力,雇工制度,才是最大的剝削啊!
按照管家張通的估計,一畝地能出五匹布,已經很了不得了。
可是,按照張正書的估算,一畝地起碼能收獲兩三百斤的棉花,也就是說能産出布匹十匹。
也就是說,一千畝地能收獲布匹一萬匹以上的棉布。
按照一千匹能賺一千貫來算,起碼能賺一萬貫。
家财萬貫,在北宋時候已經是一方富豪了。
現在種棉花能年入萬貫,能不讓人眼紅?
張正書可以預料得到,一旦他的紡織工廠大賺特賺的時候,汴梁城兩岸就開始瘋狂種植棉花了。
到時候,他就可以下江南,購買蘇湖一帶的田地,開始大種特種水稻,甚至改良水稻,一年兩到三熟。
那時候,經驗值豈不是飛快上漲?
甚至,張正書還推廣梯田技術,讓水稻也能種在山上……那時候,宋朝還會缺糧食嗎?
種田種得好,才有底氣打仗啊!
張正書的計劃雖好,可惜這時候基本沒有人相信。
管家張通的意思是,能虧少一點是一點,能回點本都好過顆粒無收。
看着水車、翻車和筒車都被組裝了起來,再打開汴河之水。
瞬間,汴河的水便嘩啦啦的流入,沖擊着水車,灌溉系統就開始運作了。
隻見高達十米的水車,在刮闆和水鬥的作用下,借助汴河河水沖擊而來的慣性,慢慢地運轉起來,一個個水鬥裝滿了河水,然後被提升上去。
到了頂端,水鬥又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傾斜,将水倒入渡槽之中,然流到灌溉的農田裡。
翻車,則需要人力或者畜力驅使了,這是張正書設計的,在水位不足以帶動水車的情況下,用翻車來運作,使得河水能順利注入需要灌溉的農田之中。
翻車的原理,跟後世的自行車差不多,是通過鍊輪來傳動的。
隻要用人力或者畜力驅動鍊輪,翻車的葉闆就會沿着槽刮的河水上升,到達長槽上端後,水就會注出來。
如此循環往複,就能把水輸送到需要的地方了。
翻車的好處是可以轉移,并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的。
還可以連續取水,功效大大提高。
可以用來灌溉,也可以用來排澇,是古代農具一物多用的典範。
可以說,中國人強大的種田天賦,就體現在這精妙的農具上。
至于筒車,和水車是差不多性質的。
隻不過張正書把它安置在地勢稍高的地方。
張家這千畝田地雖然還算平坦,但地勢還是有高有低的。
利用筒車的特性,從高處向地處提水。
可以說,這筒車與北宋的筒車,有很大的不同。
北宋的筒車,一般都像水車那樣,利用水力驅動的,這就和水車的功能重疊了。
但張正書有“種田術”的加持,把筒車提前改進到了兩百年後的水平,可以自動提水。
至于工作原理嘛,也是很精妙的,在運水部件上有個木架,各裝着一個木輪,下面輪子半浸水中。
當竹筒下行到水中時,就能裝滿水,然後到達木輪高處時,竹筒因為角度而把水倒入水槽裡面,如此循環就能帶動連成串的竹筒盛水,沿水槽而上,實現從高岸處向低處取水的事情,還不用人力或者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