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策行三國

策行三國 第1876章 領悟

策行三國 莊不周 3502 2024-02-08 11:32

  夜幕低垂,羌笛喑啞。

  曹操坐在曹純洗淨的遺體前,看着曹純年輕而蒼白的面龐,鼻子一酸,忍不住悲從中來,兩行帶着皿色的淚水沿着眼角滑落,滴在前襟上。
“子和啊,子和,為什麼死的是你啊,明明該死的是我啊。

  法正走了過來,正好聽到曹操的忏悔,臉上有些發燒。
作為謀士,他對此戰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不是他輕敵,極力鼓動曹操,拒絕了曹純的建議,絕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将軍,我……”

  曹操輕輕地搖了搖頭,擡起手,用袖角拭去淚水,啞着嗓子道:“孝直,這不是你的錯,你毋須自責。

  法正眼睛泛紅,低下了頭,有些哽咽。

  曹操示意法正坐下,吸着鼻子說道:“建計在你,用計在我,子和也勸了,是我沒聽,如何能怪你呢。
況且你的計劃也沒錯,隻是不了解你的對手而已,而我本應該知道的。
自從六年前折了妙才,我一直在關注他,他的每一次戰事我都仔細研究過,早該看出他真正的長處并非出奇,而是以正。
隻是……”曹操一聲長歎,又抹了抹淚水。
“是我領悟不深,白白犧牲了子和。
哀哉子和!
痛哉子和!
”說完又落下淚來。

  法正愣了一下,這才明白曹操說的是誰。
眼前的馬騰根本不是曹操關心的,遠在江東的孫策才是。
仔細想想也是,如果馬騰沒有甲騎,沒有用南陽軍械裝備的精騎,他也不可能那麼輕松的突破曹純的阻擊,重創曹純。

  戰法沒有錯,錯在雙方的軍械差距太大,足到改變勝負。
這一點,他和曹操的看法一緻。

  曹操又擦了擦眼角,紅腫的眼睛裡露出寒光。
“孝直,事到如今,我們不能不背水一戰了。
不擊破馬騰,我們回不了益州。

  法正沒吭聲。
他也是這麼想的。
隻是這個挫折來得太突然,太嚴重,曹操又在悲傷之中,他不敢再輕易建議。
他不是跟了曹操好幾年的戲志才,他真正成為曹操的心腹還不到一年,與其說是曹操信任他的能力,不如說他們禀性相投。
他知道有很多人不服氣,甚至因此懷疑曹操用人的能力。
如果就這樣回去,曹操沒面子,他無顔見人。

  見法正不說話,曹操提高了聲音。
“孝直?

  “将軍,我贊同你的意見。
”法正連忙拱手道:“馬騰初戰得勝,羌人士氣必盛,若我軍圍下辯,他們很可能會趕來增援,或可一舉破之,為司馬報仇。

  曹操沉吟片刻,微微颌首,接受了法正的建議。

  ——

  次日,曹操召集諸将,宣布要圍攻下辯城,殺死馬騰,為曹純報仇。
他宰殺牛羊,犒賞将士,振奮士氣,然後親自統兵趕到下辯城下,部署圍城事宜,派人伐木取材,打造攻城器械,并四處散布消息,宣稱一定要殺死馬騰。

  得知馬騰擊敗曹操,并殺死了曹操的大将,楊騰等人興奮莫名,感到非常解氣,也因此為馬騰擔心。
不用多說,他們紛紛率部趕往下辯,為馬騰助陣,希望能再次重創曹操,報滅族之仇。

  旬日之間,下辯城人滿為患。
見此情景,馬騰喜憂參半。
喜的是羌人支持他,擁護他,憂的是這麼多人聚在下辯并不能增加多少戰鬥力,反而增加了不少隐患。
首當其沖的就是糧食。
武都郡人口有限,賦稅也不足,供養不起太多的人馬。
其次是城池,下辯城并不大,容不下那麼多人,先來的可以入城,後來的隻能在城外紮營。

  這非常危險。
這些羌人雖然勇猛,卻訓練不足,也談不上什麼軍紀,就是一群烏合之衆。
正面作戰,他們肯定不是曹操的對手。
雖然首戰擊敗了曹操,馬騰卻也見識了曹操部下的嚴整,絲毫不敢輕視曹操。

  可是如何勸這些羌人離開,卻是一個難題,馬騰很糾結。

  就在馬騰遲疑不決,而羌人卻越來越多的時候,曹操也完成了士氣的調整,發起了進攻。
他親臨戰陣指揮,分割包圍,不斷的蠶食羌人的陣地。
吃過苦頭之後,曹操、法正以及諸将都吸引了教訓,步步為營,不給羌人一點機會。
每當取得一個突破,曹操就宰牛殺羊,賞賜将士,并及時發放戰利品,刺激士氣。
将戰死的羌人砍下首級,堆在城下,築成京觀,打擊城中的士氣。

  在曹操的指揮下,諸将奮勇争先,連戰連勝,數日間斬首萬餘,連楊騰都被臨陣斬殺。

  見此情景,馬騰無法坐視,隻得再次率部出擊。
曹操卻早有準備,他在城門口設置陣地,不讓馬騰的騎兵出城,雙方在城門中反複争奪。
曹操依靠陣地和強弓勁弩,硬是将馬騰堵在城裡,空有精騎數千,卻無用武之地。

  無奈之下,馬騰隻得與曹操講和,同意曹操離開武都。

  曹操其實也到了強弩之末,難以為繼。
這些羌人太窮了,除了一些牛羊、糧食,其他的什麼也沒有,戰利品隻能勉強維持糧食的消耗,卻無法補充軍械、醫藥,受傷的将士得不到及時的醫治,傷亡不斷累積,漸漸到了無法支撐的地步。

  曹操決定見好就收,等秋收之後再來報仇。

  雙方解兵而去,交鋒卻沒有真正結束,他們同時上書朝廷,指責對方。
馬騰指控曹操濫殺無辜,誣良為賊,搞得涼州不安甯。
曹操則指控馬騰勾結羌人做亂,圖謀不軌,還特地呈上一份馬騰收受宋建賄賂的禮單。
至于是真是假,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

  七月,秣陵一片歡騰。

  朝廷的诏書到達秣陵,封孫策為吳王,并征孫策入朝主政。

  入朝主政是不可能的,就連封王都要謙虛一下,畢竟封王不是封侯,更何況是異姓封王,總要推辭幾次才能接受,免得讓人覺得迫不急待,有失風度。
孫策也不能免俗。
他請虞翻執筆,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奏疏,請辭王爵,又自稱德淺能薄,不敢入朝主政,然後又将荀彧、劉巴等人猛誇了一通,認為他們比自己更優秀,完全可以輔佐聖天子中興大漢雲雲。

  奏疏再次用快馬送往長安,但相關的準備卻已經展開。
封王是大事,典禮是必不可少的,哪怕簡單一些。
王都也是要立的。
雖然朝廷的意思是以吳縣為都,孫策卻不打算這麼做,他還是覺得秣陵相對來說更适合,即使現在不适合大興土木,建幾個宮殿還是必要的。
至于秣陵其實屬于丹陽,并不在吳郡,他也自動忽略了。

  這些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對文武的封賞。

  封了王,立了國,他不僅有了立宗廟的資格,還有建立百官的權力。
這就有一個大麻煩必須要解決。
名義上,他這個吳王隻能統治吳郡,不能超出這個範圍,吳郡以内的事務他可以全權處理,吳郡以外的事務,他還要借助朝廷的名義處理。
如此一來,文武官員就要分成漢官和吳官兩種。

  雖說這些都是虛的,卻不能疏忽,名分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什麼人能成為第一批吳官,什麼人還要繼續擔任漢官,影響非常大。
為了拟出一份所有人都滿意的名單,孫策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
事情太複雜,他不得不将張纮邀到秣陵,與虞翻一起主持這件事。

  趁着這個機會,他與袁權商量,挑選良辰吉日,迎娶袁衡。
朝廷已經答應了王位,剩下的隻是走流程,新年以前肯定會結束,袁衡這個正妻該登場了,要不然王後之位空着,難免有人擔心有人挂念。
封王典禮時,不少文武會趕來見禮,這種機會非常難得,正好将婚禮一起辦了。

  袁權求之不得,歡天喜地地去張羅了。

  楊彪夫婦趕到了秣陵,與孫策會晤。
除了袁衡的婚禮之外,他們還要與孫策商量楊修入朝主政的事。
孫策本人不可能入朝,又不能斷然拒絕朝廷的诏書,違背天下民意,推薦楊修入朝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如何才能保證楊修的安全,有很多細節需要商量。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孫策與朝廷暫時講和,被他軟禁在大雷山的士孫瑞、皇甫堅壽也該放回去了。
尤其是皇甫堅壽,他是皇甫嵩的長子,皇甫嵩這兩年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估計時日無多,皇甫堅壽應該回去盡孝。
他與孫策沒什麼仇怨,一直軟禁在這裡也不合适,有違人倫。

  孫策答應了。
袁隗等人的遺骸已經送回汝陽袁氏祖宅安葬,這件事可以結束了。
說到底,這還是袁家的家務事,王允也好,士孫瑞也罷,都是奉袁紹之命行事。
主犯袁紹、王允都死了,孫策也不可能将他們從墳裡扒出來鞭屍,留着士孫瑞這個從犯也沒什麼意義。

  八月中,諸将陸續趕到秣陵,就連孫堅都從交州趕了回來,見證孫策封王大典。
這是富春孫氏的重要時刻,他不能置身事外。
于吳國而言,孫策為尊。
于孫氏而言,他還是家主。
根據禮儀,孫策與孫堅進行了磋商,表示可以将王爵讓與孫堅,自己為世子就行。
孫堅卻不肯接受這份榮耀,很堅決的拒絕了。

  自然,衆臣進谏是免不了的,即使沒有幾個人真的願意讓孫堅稱王,但程序卻一道也不能少,否則難免在史書上留下污點。
經過一番充滿禮儀性的表演後,孫堅表示可以接受太上王的稱号,并拒絕了吳國官職,繼續為漢臣,終生不渝。

  八月下,孫策迎娶袁衡為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