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從長安城裡捎過來的。
說的是最近南方各道州的事情。
辰州、黔州兩地出現了大面積的蝗災。
本來再有半個月就可以收獲的水稻,隻在幾天之間,便被蝗蟲一啃而光。
當地都督、縣令等一衆官員害怕被問責,上瞞下騙,企圖将此事壓下來。
不想事情鬧大了。
蝗災演變成民變。
暴怒的百姓殺死了當地的縣令,這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之前不是與老李頭說過要如何防止蝗災的發生嗎?
”趙辰看完書信,眉頭微皺。
他記着自己是與李世民說過要如何防止蝗災的。
這方法還得有好些個。
怎麼就鬧出了大面積的蝗災?
兩州的百姓嘯聚山林,把當地的縣令都給殺了?
“上面的命令,下面并不是完美執行的,這次辰、黔二州發生蝗災,估計是當地的官員陽奉陰違,沒有按照你說的方法去做。
”
“當地的百姓或許也可能之前不太放在心上。
”
“所以才會弄出來這樣的事情!
”魏征與趙辰解釋道。
趙辰關心的并不是這個。
他在想,蝗災一旦成型,可就不是那麼容易收拾的了。
倒時候,不但辰、黔兩州出現大問題,蝗蟲一旦北上,大唐的其他道州必定也跟着遭殃。
甚至是他這裡……
“長安是什麼動靜?
”趙辰開口問道。
“陛下很生氣,當場下令将兩州的半數官員給拿下了,現在正在太極殿上發脾氣呢。
”魏征歎了口氣,說道。
……
李世民今天可是氣懵了。
本來這兩個月,一切都順風順水的,再過不久,各地就會開始夏收。
到時候他大唐的糧庫裡,必定會存滿糧食。
因為長安周圍的幾個州,撒下的種子都是萬年縣那畝産三千斤的水稻種子。
各地之前也傳來消息,說水稻長勢很好,比他們以前種下的水稻,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李世民當時那個高興啊。
以為大唐的衰運就會在今年一年之内徹底改變。
可是誰能想到……
“四個月前,朕在此處三令五申,一定要小心今年的蝗災,朕還給成了好些個主意。
”
“混蛋!
”
“兩州之地,七天之内,所有糧食被蝗蟲啃食殆盡。
”
“朕恨不得現在把兩州的所有官員,全都砍了腦袋。
”李世民站在高台上,滿目皆是怒意。
他幾乎都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了,關于蝗災的事情,趙辰與他說了兩遍。
李世民自己也是問了兩次解決辦法。
還在太極殿上,與百官一一交待了。
可是呢?
他們都幹了些什麼?
兩州之地,任憑蝗災肆虐。
兩州百姓,揭竿而起。
在貞觀十年的時候,給他李世民心上狠狠來了一刀。
百官們現在哪裡敢說話。
現在的皇帝,便好像是一頭要擇人而噬的猛虎。
方才一個亂說話的官員,就被皇帝讓人打斷了腿丢了出去。
皇帝的憤怒大家心裡是清楚的。
幾次三番提醒的東西,倒最後竟然還是出現了失誤。
不……不是失誤,是兩州的官員竟然什麼都提前準備工作都沒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