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想着說,皇兄不過剛剛出事,作為皇弟,如此迅速便繼任太子之位,屬實不妥。
”
讓人頗有些意外的是,李泰竟然沒有直接答應下來。
畢竟這要是換做其他人,怕是皇帝開口問,他們就答應下來。
不少原本太子黨的官員,此刻對李泰的态度改觀了不少。
李承乾已經基本上是回不來長安城。
他們這些原本屬于太子一派的官員,現在也要想着改換門庭了。
如今看來,李泰無疑是最有把握繼承太子之位的人。
“魏王殿下此言差矣,國不可一日無儲君,太子之位如今懸而未決,哪裡還顧得上其他。
”
“況且,魏王殿下有此番心思,廬州郡王殿下聽聞必定也心生感激。
”
“魏王殿下,太子之位非殿下莫屬。
”有官員拍着李泰的馬屁。
又要把李泰給捧上太子之位。
廬州郡王便是李承乾如今的爵位。
“韓大人說的不錯,陛下,太子之位懸而未決,是社稷大患,理應盡早決定太子人選。
”
“臣侯君集願舉薦魏王殿下入主東宮。
”侯君集現在可是一心想讓李泰入主東宮,成為太子。
這可是以後的靠山。
可不能讓别人做了太子。
“這侯君集還真是迫不及待。
”魏征站在房玄齡身後,小聲嘟囔道。
房玄齡皺眉,目光落在侯君集身上。
确實如魏征所說,侯君集今日表現的太過急躁,便是好想要在李泰面前極盡可能的表着忠心。
侯君集也知道自己一個武将對太子的人選如此上心,影響必定是極為不好的。
可是,他這個時候若是不趁着機會,與李泰好好的表現一番。
以後等李泰坐上太子的位置,可就不會那麼正眼看自己了。
而且,皇帝明明已經讓中書省起草了诏書。
李泰的太子之位是跑不了的。
所以,隻要自己的言行,符合最後皇帝的質疑,那什麼都是無所謂的。
“陳國公所言極是,陛下,除魏王殿下之外,其餘諸位皇子,恐難擔如此大任。
”
“按能力,按親疏,都應是魏王殿下成為我大唐儲君!
”
“陛下,臣等皆是認為,魏王殿下為我大唐太子,乃人心所向。
”
百官們又是一陣山呼海嘯。
以往倚靠在李承乾麾下的官員們,此刻呼聲比之原本李泰麾下的官員還要來的大。
沒有人覺着有任何的羞愧與不妥。
良禽擇木而栖,是他們對自己行為的文雅解釋。
“先生,你怎麼縮在這裡不說話?
”李恪溜到隊伍後面,見趙辰眯着眼睛假寐,不免的有些着急。
雖然他李恪是沒有做太子的想法,畢竟皿統擺在那裡。
百官們無論如何是不會同意。
但是這并不代表他李恪願意看到李泰坐上太子的位置。
明明這次扳倒李承乾是他們出的力,怎麼好處全讓李泰得了去?
而且,李泰本來就跟李承乾一樣,對他們沒有任何好感的。
上次閱兵儀式上,他李恪還跟李泰打了一架。
把李泰都給打暈過去。
這要是李泰成了太子,還不得第一時間來找自己報複?
“我說什麼,阻止皇帝冊立太子?
”
“你怕不是想讓群臣對我一擁而上?
”趙辰睜眼,與李恪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