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李遠一點辦法都沒有,隻好窩囊的躲在城牆邊上,從縫隙裡看去,那名突厥軍官一箭接着一箭,僅一個人就壓制了這一塊城牆。
而最危險的就是,底下很多突厥士兵頂着箭雨,扛着雲梯,向城牆步步緊逼。
李遠一邊蹲着,一邊咒罵着,娘的,怎麼弓還不上來,手中的弓箭已經快被他拉斷了,而普通士兵的弓更不頂用,完全經不住李遠的臂力。
終于,看到先前那個士兵吭哧吭哧的跑着,身後背了把大弓,累的額頭上的汗水不停的流着。
李遠一個翻滾,直接将士兵背後的弓和箭囊拿下來,拍了拍戰士的肩膀。
好一把長弓,長度約四尺,弓把處是牛角,什麼牛的李遠分不出來,弓弦乃上好牛筋制成,真的不比空間内練習用的差。
試拉了兩下,力度不錯,起碼有三石弓,瞄着試了試,真是得心應手。
依舊冒着腰,走到城牆邊,仔細搜尋着那名軍官。
阿史那圖扶,突厥貴族後起之秀,據說這一戰無論成敗,隻要活着就可以進入突厥真正的軍隊虎頭飛鷹,就如同大周的虎豹騎一般骁勇。
而這隻部隊常年征戰于魔鬼森林,是突厥真正的立國之本。
阿史那圖扶今年剛滿二十周歲,正是青春年華無敵之時,騎射之強在年輕一代也算是佼佼者,他與其他的突厥人稍有不同,向往大周的文化,行為舉止完全沒有突厥人的粗魯,反而可以算知書達理,平時也很注重禮儀。
其實,在突厥人眼中,燕然關是一個考場,在這個考試下活着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男人,當然如果能夠攻破這座城池自然是最好的結局,如果不能,就拿他來練兵吧,突厥養不活這麼多人。
冬季自然淘汰年老者和體弱者,世間戰争淘汰普通人,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
阿史那圖扶很聰明,畢竟快進入虎頭飛鷹的人,對燕然關的幾位以武力著稱的戰将也是很清楚,他清楚現在離城池的距離,除了那幾位出手之外,自己應當是可以舒服的收割城牆上的大周士兵。
當然,如果那幾位真的來了,自己也不是沒有後手,起碼活着是沒什麼問題的。
阿史那圖扶視力極佳,看着死在自己長弓之下的大周士兵,心情無比舒爽,他很慶幸,自己是個弓箭手,不用和其他人一樣,貼身肉搏,那樣看起來無比的粗魯。
李遠估算着距離,大約900尺,(按每尺22厘米計算,以後盡量用現代的量度)按照教官說的也就大約200米,不過今天風速較大,必須把握好風速。
風速,距離是弓箭手必須掌握的本領,是吃飯的家夥。
李遠猛然站起身來,左手緊緊握住弓把,右手順勢抽出弓箭。
箭上弦,目光鎖住對手,右臂用力,直接拉了個滿懷。
“嗖”
弓箭離弦而出,劃破長空,直奔阿史那圖扶。
不愧為突厥精銳,當李遠站起那一霎那,他突然感覺到内心裡一陣壓抑,必須立即射死對手。
阿史那圖扶的弓比李遠現在的還要好,畢竟他出身貴族,身上的皮甲,胯下的駿馬,手中的長弓都是重金求購的。
在李遠箭離弦的那一瞬間,阿史那圖扶的利箭也從手中的弓裡射出去了。
兩隻箭的速度旗鼓相當,居然在半空中對撞,啪的一聲,兩隻箭頭同時碎了,發出清脆的響聲。
李遠沒有想到這個結果,對手真的不弱啊,這下可引起了李遠的好勝心。
畢竟他認為他的弓箭不弱于任何人,當然隻不過是坐井觀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