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刻符篆這個做法固然可行,但符咒效力也會影響兵刃原有材質。
”
城東小院之内,夜色正濃,石火光對着環首直刀細細端詳,手上拎着一根指頭大小的銅錘,輕輕敲擊刀身、刀背各處,傾聽回響。
一旁趙黍搓着眉頭,面露難色:“我差點忘了還有這檔子事,金甲術發動之後會鏽蝕甲片,符兵在發揮效力的同時,符咒也在朝内侵蝕兵刃本身。
”
“侵蝕這話也不全對。
”石火光言道:“施符引氣、祭造法物,我看得出來,你打造符兵時,參考了祭煉法器的路數。
比如這道火煞符,其實就在緩慢祭煉環首刀。
隻是這種祭煉并非以修士真氣調攝,如同把環首刀放在火上任意炙烤。
”
趙黍搖頭:“這算啥啊?
弄好了也就是一根烙鐵,弄不好直接煉成一根廢鐵。
”
石火光說:“也不能這樣看,兵刃甲胄放到戰場上,就是會被損耗的。
哪怕沒有銘刻符篆,尋常刀劍砍得刃口崩卷,壞到無法磨砺,照樣要被回爐重鑄。
我看你這符兵,也不是當成法器那樣長久随身,損毀廢棄也不可惜。
”
“這話倒也沒錯。
”趙黍沉思起來。
石火光問道:“你為何突然搞起這種東西了?
戰場之上,将士成千上萬,幾柄符刀遠遠不能扭轉局勢啊。
”
“幾柄不行,一百柄、一千柄呢?
”趙黍問。
石火光歎氣:“你沒這麼多精力去祭造符兵,否則别的事情都不用幹了。
”
“我沒說是我一個人幹。
”趙黍說:“我想好了,祭造符兵并不算難,幹脆作為懷英館百器院的考校功課之一,讓其他館廨生都參與進來。
另外,懷英館祭造的符兵,也能用來充實館廨财帑。
”
“考校功課,這倒是沒問題。
”石火光認同道:“但你要将符兵賣給誰?
這可不是鐵匠鍛打的尋常鐵器,大批制作符兵,朝廷是否準許?
”
“我就是要賣給朝廷啊。
”趙黍笑道:“我打算先趁着星落郡剿匪時祭造一批符兵,交給韋将軍使用。
隻要軍中将士知曉符兵好處,朝廷斷然不會視而不見,到時候興許會有特許旨意頒下,由我們懷英館主持符兵祭造。
嘿嘿,到那時候,銀錢還不是滾滾流入我懷英館?
”
石火光言道:“隻是這符兵祭造談不上深奧,成批大量,遲早會被其他館廨推演出類似方式,到時候就不是我們懷英館一家能說了算。
”
趙黍手指在桌面上來回敲點:“這個嘛……老實說,我也沒多少辦法。
”
石火光沉吟片刻:“如果借助百器院的五方迎靈壇、調制符咒丹砂,估計其他館廨輕易學不會。
”
“那五根大銅柱子?
确實,不過那也是回到懷英館之後的事了。
”趙黍說:“這段日子,就勞煩你帶着其他人,多祭造一些符兵,不光是環首刀,也要試試槍頭、箭簇。
”
“箭簇不行,太小了。
”石火光當即反駁:“你我兩人還能做到,其他館廨生沒有那麼精微細緻的功夫,還不如開設法壇祭煉箭簇。
”
“好吧,是我欠考慮。
”趙黍揉着眉額。
石火光見他如此,低聲詢問:“我白天聽說,你是搭乘崇玄館馬車回來的,還在鐵公祠逗留了一陣子。
崇玄館又找你麻煩了?
”
趙黍心下計較片刻,最後還是向石火光坦白:“梁朔邀請我去崇玄館。
”
石火光老臉一怔,随後低下頭去:“人往高處走,這也沒錯。
”
“你覺得崇玄館不好?
”趙黍問。
“怎麼會?
崇玄館是學仙修法之人向往的聖地。
”石火光言道:“不止華胥國,有熊國許多修士也認為崇玄館是保有天夏一朝經箓秘笈最豐富的所在,哪裡會不好呢?
”
“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些。
”趙黍歎道:“老師好像不希望我去崇玄館。
”
“首座對你悉心教導,視若己出,當然不希望你離開。
”石火光小聲嘀咕:“我也不希望你走。
”
“我又不是一去不回了。
”趙黍說。
石火光問:“等你去了崇玄館,還能回來嗎?
”
“華胥國的館廨不是以前那些修仙宗門,沒有改投師門就要被視作叛徒的說法。
”趙黍解釋說。
石火光隻得言道:“你這話說得太輕巧了,門戶之别哪裡是換個名頭就能去掉的?
”
趙黍心底煩悶,真元鎖的事情又不便跟石火光明說,隻能自己憋着。
石火光發現趙黍不願多談,隻得托辭另有事情離開。
“煩啊!
”趙黍俯身遮面:“自從來到星落郡,感覺就沒幾件事能夠辦好。
”
靈箫淡然道:“事與願違,本是物理常情。
”
“我該怎麼辦?
”趙黍問。
“你不能事事都指望我。
”靈箫直言:“即便你跟着梁朔前往崇玄館,還要費心思去找真元鎖,其中難易安危,如今的你也無法斷定。
”
趙黍抓耳撓腮:“我甚至考慮過,要不直接答應了梁朔的邀請。
他都敢放話拿出仙家寶箓,我向他讨要當初白額公留下的洞府奇珍,也不算太過分吧?
問題在于,我拿了真元鎖,又要怎麼離開崇玄館?
以尋訪仙家遺藏的名義外出遊曆?
”
靈箫則說道:“我過去不曾聽聞《九天飛玄紫氣真文寶箓》之名,想來是過往近千年歲月中,昆侖洲新近流傳的仙法寶箓。
不知其來曆是哪位仙家?
”
“青崖真君梁白鹿。
”趙黍說:“他是永嘉梁氏的遠祖,在天夏朝之前便已成就仙道。
崇玄館另外三姓世家,祖先或是青崖真君的弟子,或是姻親後人。
”
“青崖真君?
”靈箫語氣微妙:“此輩若非有極大成就,否則不會得此尊号。
”
“有傳聞說,這位梁真君乃是天上谪仙降世重修,是真是假我就不知道了。
”趙黍繼續說:“天夏朝設崇玄館,最初便是為了延請梁真君的後人進駐,登壇演法。
崇玄四姓曆代修士不絕,仙系皿胤的說法從那時起便有了。
”
靈箫問:“那四姓後代是否有人求證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