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煮酒論江湖 上 長青1040萬賞加更
我開創了無數幻境第一百一十三章煮酒論江湖(上)長青1040萬賞加更
比武好說,一橫一豎,站着的是赢家,躺下的是輸家。
除了最後的頭名獎勵是兩百萬和三部片約,每打一場擂,赢家亦有二十萬可以拿。
這已經很公道了。
香江的很多地下拳賽,一條人命也才幾千塊。
當然,比武這一塊,基本上不會有實況轉播出去。
畢竟國際主流是要平和,不要皿腥。
實況轉播主要針對的是文比,以及最重要的煮酒論江湖。
文比的方式也簡單,每個登船的乘客,都有三張貼紙,這三張貼紙不允許轉贈。
之後文比的短篇武俠小說都貼出來後,船上的乘客們,可以根據喜好,賦予某一篇,或是多篇文章貼紙,三張貼紙用完,則代表不再有任何的投票權。
而且這貼紙的作用,并不隻是用來選擇文比的優勝者。
大會最後,遴選武林‘十大長老’的時候,也需要用到貼紙。
反正是在船上,缺乏工具的情況下,有人想要彷造貼紙,或是大規模的用手段收買人心,也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至于小範圍的拉票···這很正常,本來就屬于常規社交活動之一,楊壽不至于苛刻到這個地步。
更何況,所有的一切規則,他都有最終解釋權。
要真有人想要瞞天過海,以謀私利,那楊壽會讓他知道,什麼叫做資本制裁,以及暴力掀桌。
舞台是楊壽一手搭起來的!
那站在台上唱戲的,就必須按照他定的規矩來。
之所以臨時加出一場‘文比’,目的就在于逼金镛、梁羽升、倪哐他們這些所謂的文壇大拿入場。
讓他們不要自持身份,将自己的架子高高的擡起來,不思創作,卻隻想着指手畫腳。
如果先發的文比不參加,後續的‘十大長老’遴選的時候,他們可就要落後了。
船出海後,就是一個封閉的小世界。
這個時候,外界的其它幹涉,會被縮小,而發生在船上的事情,會被放大。
也就是說,如果真的有某個後起之秀,寫出了極為耀眼的文章,那他踩着幾個文壇大拿的名聲上位,也不是不可能。
都是聰明人,不會看不懂楊壽這些設計裡的心思。
要真看不懂,最後被踩下去,那也是活該。
楊壽的講話結束,整個大堂裡是一片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楊壽将話筒交給了徐柯,自己坐回到主桌。
徐柯是他的副手,理當要給他提一提江湖地位。
徐柯自然也在台上,說了一些場面話,迎來了一陣陣喝彩。
再之後是代表武俠小說作家的金镛、司馬霖,代表演員的王雨、秦沛,代表導演的胡金全、張策,紛紛上台講話。
氣氛倒也還算是熱烈。
隻是相比起最初的人心沸騰,此刻整場的氛圍,似乎已經開始逐漸冷卻。
沒有了真金白銀的誘惑與激勵,隻談理想,隻談過去和未來,即使是言辭再激烈,聽多了也難免顯得空洞。
黃渚強和很多人一起,站在人群裡,不斷的鼓掌,望向那燈光彙集之處,眼神中盡是渴望。
他就職于香江藝術館,屬于典型的活少、錢多,但是他的心中,始終有一個文豪夢想。
雖然平時抽空,零零散散的寫過一些東西,卻也沒有真的一舉成名,與那些真正站在聚光燈下的文豪相比差了不止是一點半點。
“我一定要成名,也一定要和他們一樣,受無數人敬仰。
”黃渚強下定決心。
看到氣氛逐漸開始冷卻,楊壽再次出來主持場面。
“現在将五隻話筒,給到全場,話筒落到誰的面前,燈光就打過去,鏡頭也跟着拍過去。
”
“大家暢所欲言,說一說自己心中的江湖是什麼樣的,武林又是什麼樣的。
”楊壽開口道。
叫來金镛等武俠小說名家,是為了讓這場盛會,名副其實。
目的卻是要調動所有人的情緒,讓大家都參與進來,而不是少數人的概念灌輸。
那些形而上學的東西,雖然很有内涵,也很真實。
但觀衆不愛看,就激活不了人們對武俠小說、武俠電影、武俠電視劇的追逐與沖動。
果然,各自都準備了足夠多草稿的武俠小說名家們,看到楊壽如此安排,難免都有些失落。
寫小說如果不是為名為利,難道還為理想?
事實往往是真正跳出所謂理想,純以功利心而論成敗的人,才真有可能在一個行業裡,獲得想要的東西。
那些純粹為理想而奮鬥的人,終将被理想埋葬,不是狼狽放棄,就是吃不飽肚子餓死。
理想最終,也就成為了一個用來粉飾利益的說辭。
話筒很快流傳出去,聚光燈先打在了鄭紹秋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