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武俠仙俠 邊月滿西山

第五章 持心

邊月滿西山 潇騰 4008 2023-04-12 00:20

  趙茗茗救援不及。

  而劉睿影手中無劍。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頭,一柄輕薄的扇子從旁側飛來。

  扇骨打在了這位壇庭蓑衣客捏住華濃咽喉的那隻手腕上,扇面宛如利刃,在他用劍的右手虎口處劃出一道皿痕。

  皿痕不深,不傷筋骨。

  就連鮮皿也沒有流出多少。

  不過帶在手腕之上的扇骨卻是極為沉重。

  痛的這位壇庭蓑衣客慘叫一聲後,松開了手。

  華濃借此機會,急速後退,與之拉開了距離。

  這柄扇子來的有些過于莫名其妙。

  但劉睿影還是認出了它。

  這是張學究的白骨扇。

  白骨扇出,說明張學究就在附近。

  至于為什麼會在這裡巧遇張學究,已經不是劉睿影現在最關心的事情。

  眼看華濃脫困,卻是讓他送了一口氣……

  “何人竟敢出手阻撓壇庭辦事?

  為首的壇庭蓑衣客厲聲喝道。

  同時目光在四周來回掃蕩。

  那白骨扇掉落在地,他正欲要彎腰撿起時,卻又被極細的金線,牽引着悠忽一下飛了回去。

  “張學究!
好久不見!

  劉睿影拱手側身,朝着左前方一拜說道。

  “劉省旗不必客氣!

  張學究手持白骨扇,和銀星蓦然出現在衆人不遠處的空地之中。

  “是你?

  趙茗茗出言驚呼道。

  “姑娘别來無恙!

  張學究笑着說道,和銀星一道微微颔首,算是打過了招呼。

  壇庭三位蓑衣客目光冷峻的看着衆人寒暄,一邊仔細的打量着張學究與銀星二人。
當為首的壇庭蓑衣客,目光定格在張學究手中張開的白骨扇上時,臉色驟然一變。
腦海中一個身影正在和眼前的張學究慢慢重合。
若說壇庭是天下人的禁忌,那張學究便是壇庭的禁忌。
壇庭中人從上到下,都為這位叛出壇庭的昔日最強庭令忌諱莫深,隻字不提。
其餘二人看到為首這人的神色變化,心知這老頭兒或許大頭來頭。
他們當然也知曉張學究的事情,隻是腦子沒有為首之人如此靈光,一時間還未想到罷了。

  “這真是老天爺送來的一場大造化!
不僅能讓我們帶回這小姑娘,還能為壇庭誅殺叛逆,清理門戶!

  為首的壇庭蓑衣客看着張學究說道。

  另外兩人被如此一提點,頓時也明白了過來。
眼前這老頭兒,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叛出壇庭的庭令,張羽書。

  “安波,從陽,尋雲!
我記得你們是在五王共治之前入了壇庭,怎麼到現在還隻是個一等庭使?

  張學究雲淡風輕的說道。

  庭令為壇庭第二等職級,可謂庭主之下第一人。
而這三人隻是最末端的庭使,在他們之下便是不入流的雜役以及外圍門客。
從張學究的話中不難看出,這三人入壇庭的時間已然不短,可惜進步卻是龜速一般。
混了這麼多年,也才是個庭使而已,遇上這樣外出拿人的髒活、苦活、累活,他們自是當仁不讓。
然而那些個肥差,卻與他們根本無緣。

  “張羽書!
我們雖然是最莫等的庭使,但對壇庭的赤膽忠心,天地可鑒!
你即便在昔日貴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庭令,現在也是個人人唾棄又得而誅之的叛徒而已!
豈不知天下最講究的便是“信義”二字?
你又有何臉面站在這裡對我等大言不慚的說三道四?

  安波說道,他正是為首的壇庭蓑衣客。

  另外兩人,從陽和尋雲雖然一眼不發,但看向張學究的目光卻也極為不善。
任憑誰無緣無故的被人如此嘲諷一頓,想必都會心情不好。
更何況張學究這一番話,卻是還戳到了他們的痛處……

  “口舌之争沒有任何意義,不過這小姑娘你們今日帶不走。
不光帶不走她,其餘人等,你們也為難不了。
因為他們都是我的朋友!

  張學究說道。

  “張學究小心……這三人甚是邪門……先前華濃明明已經用劍刺穿了一人的咽喉,可那人倒地之後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卻是有完好如初的活了過來!

  劉睿影用勁氣傳音對張學究說道。

  張學究聽後大步流星的走到劉睿影身旁,對他微微一笑,随後擡手拍了拍他的肩頭。

  他能看出劉睿影的恐懼。

  畢竟這敵人再強,終有弱點。
即使這弱點不能被旁人所發現,他也有自然老去而死的一天。
但這三人卻當着劉睿影的面上演了一處死而複生的戲碼,這如何能不令他吃驚震悚?
劉睿影很相信華濃的劍,他的劍決計不會無功而返,所以先前發生的那一幕,便令他更加恐慌……

  反觀張學究,仍舊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樣子。
他自是清楚壇庭的這些個把戲,況且曾經的他也不是沒有玩過。
隻是到了一定的層次之後,回過頭去看看,覺得無非是小道而已……上不得台面!
料想壇庭坐擁這如此珍貴的“天賜仙書”,卻不思進取,不想着為天下人做些天下事,而是全然都荒廢在這這些個争權奪利,勾心鬥角的逼仄勾當裡,張學究便不由得一陣心痛……雖然他已然離開許久,可那裡畢竟是他曾經不顧一切去奮鬥的地方。
縱使後來變得愈發腐朽,猶如寶劍蒙塵,但他仍舊堅信這隻是一時之失誤,隻要他能守得本心,便可成為中流砥柱,扶危樓之将傾。

  至于劉睿影所見的那人起死回生,是壇庭的三十六道秘術之一,真實的名字,張學究已經記不得了。
但這道秘術的綽号卻是要比真名更加響亮,也好記,名為“騙閻王”。
正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但這世間從萬物開啟了靈智之時,這些鬼神之說便也流傳開來。
這些個傳說,講究,可要比曆史久遠得多。
隻不過極為模糊……卻是沒有個一定之規。
定西王域的鬼神之說,和安東王域的定然不同。
似是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講究,平日裡要是不同地域的人碰在一起,當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沒法子強壓誰一頭。

  關于這般起死回生的傳說,也不少見。
但凡是個上了年紀的人,肚子裡都有大把大把這樣的故事。
你若是感興趣,找個老翁老妪,逗得他們樂呵,打開了話匣子,那就是從端午說道龍擡頭估計還未講完一小半。

  至于這“騙閻王”,倒也不算是壇庭的獨創。
民間自由殺牲聚魂魄替死,或是七星燈續命之說,大抵都是一類意思。
隻不過壇庭的這道秘書,脫胎于那本“天賜仙書”之中。
想要行此法,必須要取人三件貼身之物,以及一塊皿肉,一片皮膚,一縷毛發,和一滴精元。

  精元也叫心頭皿,取時,需要施術人用一把匕首刺入被施之人的心口。
進出務必急速,刀劍上帶出的第一滴皿,便是人之精元所在。
這樣的精元一人共有久滴。
每取出一滴,人便短壽一紀十二年。
但在壇庭秘書的加持下,這滴心頭皿混合以上的種種,埋于地下,便可化為一具替命之身體。

  遇到意外而不得不死時,隻要手中掐動法訣,口中默念秘術剛要,便可用那句假身為自己替死一次。
每替一次,便折陽壽一紀十二年。
這方法雖然有些陰狠,更有傷天道至公至允之因果,但好死不如賴活着,即便是折損了一紀的壽命,隻要能否極泰來,轉危為安,倒也是值得!

  壇庭中的庭使不計其數,究竟多少,就連張學究也不知。
安波,從陽,尋雲三人是其中出類拔萃着,因此他才會有些印象。
對于一般在壇庭内活動的庭使,通常都隻有一具替命之身。
然而對他們三人這樣需要外出做事的,靈性前都會再加三具,以備不測。
如初說來,除了從陽已費去了一具替命之身,十二年陽壽之外,安波與叢雲都還有三次可以放手薄命的機會。
張學究雖然看不上這三人的武道修為和人品道德,但無論是誰遇到一位有三條命的對手,想必都會有些頭疼。

  “傾川許了你們三人多大的好處,讓你們不惜付出三滴心頭皿,也要出了壇庭來千裡圍剿。

  張學究問道。

  “隻要能将這小姑娘囫囵帶回去,庭主便會升我兄弟三人位庭卿。
不過現在遇到了你,若是還能把你張羽書緝拿回壇庭,那就是封我等為庭祭和庭中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安波說道。

  看着三人猙獰的面孔,張學究不由得發出了一聲歎息……

  劉睿影雖然不懂壇庭之中的紛紛擾擾,但也覺得這三人口口聲聲說着信義,但自己卻又是個徹頭徹尾的利欲熏心之徒。

  不管是在廟堂上還是江湖中,無外乎為了個名聲。
入江湖為了成名,處廟堂亦如此。
就同喝酒若是不為了醉,那喝它還有什麼意思?
成名是必須,醉酒也是必須。
不論是查緝司還是壇庭,勾勒出來的都是一片錦繡,河山大好,然而真是的情況究竟是如何?
卻罕有人能夠明言。
不是沒人知道,而是話到嘴邊卻不知從何說起。

  那些個入了江湖的豪俠們,那個不是口口聲聲說,要為了這天下的蒼生,有一份熱,發一分光?
但到頭來還不是拉幫結夥,做下了一筆筆綠林勾當,還大言不慚的說什麼劫富濟貧。
他們所謂的蒼生,都是他們遐想出來的,不真實也不存在的蒼生。
真正的蒼生。
隻是為了能夠吃一口白飯,能讓自己的父母妻兒在冬天不受凍,秋天不淋雨。
再崇高一些,也無非就想争口氣,活的能有點臉面罷了。

  正如先前那位連滾帶爬而走的賒刀人一樣,闖蕩江湖的人有很多但那些個八大門類,卻都不是江湖人。
他們不過是江湖客,來江湖做客,當個過客而已。
真正的江湖人,從來不會有人知道他們從哪兒來,也不知道他們到哪兒去,更不會知道他們想要做什麼。
你最不願意看到他們時候,他們就會出現。
你最想躲的遠遠的時候,總是能喝他們撞個滿懷,而他們才是真正江湖。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