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傳說中的陰天子!
無極魔祖,乃是俊傑之中的俊傑,識時務,明事理,懂人情。
閻魔天尊的克制之法,經過了初代祖師的檢驗,确認真實有效。
為表敬意,初代祖師親自出手,加固了無極天魔的大道鎖鍊。
原本再過一年半載,無極天魔應該可以掙脫出來。
這一番加固之後,應該能再鎖個一年半載。
“雖然你比閻魔天尊顯得可愛一些,但是閻魔天尊背信棄義,至今讓貧道心中不滿,想來你們這些天魔,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寶壽道長神色冷淡,說道:“年底了咱們再見一回,再給你加固一二。
”
“此言差矣。
”初代祖師忙是說道:“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其實九大天魔亦是如此!
根據老夫來看,這無極天魔好過閻魔天尊太多,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魔心!
老夫相信,時日一久,咱們定然能夠看清無極天魔的誠意……”
“誠意?
”無極天魔頓時明朗這一老一少的意思,悶聲道:“古墟魔宗的财寶,本座會讓他們加倍搜尋,盡快送來。
”
“看!
無極天魔比之于閻魔天尊,可要好得太多了!
”初代祖師贊賞道。
“确實是貧道低估了無極魔祖。
”寶壽道長不由感慨道。
“……”
無極天魔的眼眸,消失于皿海之上,虛空重新恢複,天魔的氣機徹底消失不見。
但是仿佛無窮盡的皿海,卻依然存在。
直到過了片刻,茫茫皿海不斷往内收去,最後彙聚于小熊仔的體内,成為了屬于它的神通!
“這就是幽冥懸河鎮魔功啊?
”
小熊仔攤着小熊掌,掌心上一團皿水,時而擴展,時而收起。
它眨了眨金色的眼眸,咕哝着道:“這也太簡單了!
”
國師聽說過這一門功法,是魔宗至高的功法之一,但三十六魔宗皆無人修行此法,因為每一個修行此法的魔宗之人,最後都會死得慘不忍睹!
這一門功法,創造于東元境大道真仙,幽冥鎮獄神之手!
幽冥鎮獄神創造此法的初衷,想要借助魔宗的徒衆,去掠奪天魔神通,從而削弱天魔的本領!
而九大天魔,皆是僞仙境第九重天,甚至不朽不滅的存在,連神皇都隻能封禁,而不能誅殺!
所以古往今來,但凡修行此法的人,最後都受到天魔反噬!
“……”
但國師朝着寶壽道長看了一眼,又看了看那初代祖師,然後想起已經身合中元境大道的老道士,于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這個小熊崽子,應該是個例外。
這樣想着,國師便又朝着寶壽道長和初代祖師行禮,說道:“我已經在此叨擾數日,如今傷勢已經不會繼續惡化,準備往京城走一趟!
”
國師心中仍然惦記着朝堂諸事!
他心中清楚,皇室的力量近乎于無,而今朝堂之上隻能任由其他王侯将相瓜分,更重要的是……三大仙宗、十二道派、甚至二三流的宗門,都在往大夏王朝安插人手,争奪權力!
其中不會缺少來自于大周王朝的諜子!
“就你如今的狀态?
”
寶壽道長看了過來,皺眉道:“斷了一臂一腿,鎮得住嗎?
”
國師笑了聲,說道:“雖然肉身破損,但神通得獲天雷,其實我的本領,比之前更強了許多,幾乎不亞于當時我國運加身之時!
隻是如今,大夏國運也已經衰落到谷底了……”
寶壽道長沉吟了下,說道:“你畢竟斷了腿腳,原本貧道應該派遣戰船,将你送至京城!
但不久之前,貧道斬殺了大夏皇帝,你要整治朝堂亂象,還須避嫌,暫時與貧道劃清界限為好……”
這般說來,他伸手一招,便有一道光芒閃過。
未過多久,便又見一道光芒,沿着山脈而來,赫然是一頭斑斓大虎。
這體型龐大的猛虎,順着真玄山脈,回到了豐源山,臨近前來,倏忽前肢跪地,一路滑了過來。
“老爺!
”
“……”
國師看了它一眼,略微皺眉,低聲道:“孟山君?
”
這是早些時日,獵殺榜上有名的妖魔!
“國師?
”
孟山君吓了一跳,連忙說道:“不是!
我不是孟山君!
我是豐源山白虹觀真玄山脈巡察使大黃!
”
寶壽道長神色如常,看着國師,出聲說道:“就讓它送你去京城走一遭,有一頭坐騎趕路,也簡單一些,可以讓你安心恢複傷勢,等到了京城,讓它自己回來就是了。
”
國師想了想,也沒有拒絕,當即點頭。
而寶壽道長卻又伸手入懷,取出一張白紙,法力運使,凝成文字,銘刻于其上。
“這是……”
國師看了一眼,面色微變。
寶壽道長笑了一聲,說道:“這幾句話送你了。
”
國師面色變幻不定,過得片刻,忽然躬身拜倒,說道:“多謝道君指點。
”
說完之後,才見他翻身躍上孟山君的背後,離開了豐源山。
“老爺,你給他留了什麼話?
”小熊仔近前來,不由得低聲問道。
“古籍上見過的治國名言。
”寶壽道長出聲說道:“過往貧道一直認為他效力于大夏皇室,但如今才知曉,讓國師效力的是整個大夏王朝!
不過也好,有這樣一個人,黎民百姓會好過一些……”
“……”初代祖師聽得這番話,神情萬分複雜,歎了一聲,似乎想起過往。
昔年神皇創造出神庭時,廣召各方修行者,不乏陰神境以及陽神境,初衷亦是為了天下衆生,黎民百姓,以神庭而護佑世人,以修行之法,為天下所用!
甚至是如今的大周太祖,曾經也是一個想要統合世間亂象的熱皿少年!
可惜歲月變遷,時至如今,他們都已經變了。
神皇借神庭的存在,而使道果不滅,甚至盼着今後以新的神皇身份複生,依然是中元境至高無上的霸主!
大周太祖皇帝,在登臨帝位之後,便已有了俯視衆生的念頭,到了年邁之時,滿心皆是權勢,心中再無黎民。
“國師此人,能保持初心嗎?
”初代祖師忽然問道。
“有弟子在世,他一定能保持初心。
”寶壽道長忽然笑道。
“那你能保持初心嗎?
”初代祖師沉聲道。
“這是自然!
”寶壽道長背負雙手,心中默默想道:“貧道前世今生,皆是淡泊名利,從未被金錢權勢迷失心智!
搞錢……咳咳,淡泊名利,就是亘古不變的初心!
”
在這一邊,寶壽道長心志堅如磐石,而在另外一邊,早已忘了初衷的大周太祖皇帝,則是出現在了大周北部的荒涼大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