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禮,做了自我介紹,又寒暄了兩句,此間的徐嬷嬷,就帶着三人先看起了繡坊。
進門就是一個寬闊的庭院,兩邊種了花草,庭院正對着的是一個三層高的繡樓,每一層都有十五間繡房,每一間繡坊裡都擺着繡架、理線的架子、挂花樣的架子。
徐嬷嬷帶着三人走進一間繡坊道:“這繡房裡的繡架都是好的,我們家夫人說了,雲夫人你們若是想買下繡坊,這些繡架,和繡坊裡剩的絲線,都免費送你們了。
”
一間繡房也不大,堪堪能擺下這些東西,不過每一間繡房都是有窗戶的,光線都不錯。
秀樓兩邊有兩間大的廂房,一個是平時接待客人用的,一個是繡娘吃茶用的。
因為繡樓裡不能有茶水和吃食,避免污染繡品,故而繡娘若是餓了渴了,都是出了繡樓到廂房裡去喝水吃東西的。
繡樓後面就是後院兒,後院兒中間有一口井,有一間正房和兩間廂房,後院兒後頭還有一排後罩房,可供繡娘居住。
三人看了繡坊都很是滿意,轉而又去看了織布坊,織布坊比繡坊要大些,但瞧着沒繡坊規整好看,有三十來架織布機,也有可供織娘住宿的後院兒。
對于這織布坊雲老夫人是不太滿意的,但想着那趙夫人與兒媳的情分,人家這些東西也白送,便還是點頭把這織布坊要下了。
繡坊趙夫人開的價錢是各三千兩銀子,等三人回了家,一人拿出了兩千兩銀子出來,讓人給趙夫人送去了。
趙夫人收了銀子,第二天便把改好名字的房契和鑰匙送了來,房契上落的是沈怡。
沈婉看着地契上的名字,有些意外地看着祖母和婆母道:“怎麼落的是我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