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3章羽絨換服裝
重生84,從養魚開始第0173章羽絨換服裝
盧昌華二十萬買下了哈市肉聯廠的罐頭生産設備,由汪明偉在哈市負責裝車。
他先趕回了北甯。
扔下北甯的一大攤子,他真不放心。
他一回來,王瑤就病倒了。
“不行,必須打針,你這要是坐下病根可怎麼得了?
!
”
盧媽媽拉着王瑤非去醫院不可。
盧昌華也跟着勸。
王瑤這才放下手裡的事,去了第一人民醫院。
吳霞接替了王瑤的工作。
要說吳霞也是個能人。
現在警用物資公司解散了,她也不打算回原單位了。
回去幹啥?
混日子?
在公司裡混了幾年的人,吃香的喝辣的習慣了,再回原單位清水衙門,待遇降低了不說,還勾心鬥角。
她的性格也是大大咧咧的,怎麼能習慣得了。
于是他跟丈夫一商量,幹脆出來跟着王瑤一起幹吧。
家裡有一個人在體制内就行了。
就這樣,王瑤招呼她來幫忙,她就樂颠颠的來了。
宰殺大鵝剩下的羽絨堆在罐頭廠後的空地裡,就跟個小山似的。
“昌華,這些鵝毛咋整?
要不燒了?
”
“不行。
”
盧昌華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我想想辦法吧。
”
先不說安不安全的問題,這樣的處理方式肯定不行。
他就想起那些羽絨服廠來。
像江西的丫丫。
這些都是用鴨子的羽絨做填充物的,也不知道鵝毛要不要。
打定了主意,他去了第一百貨,找到黃主任。
“主任,咱們衣帽櫃台有羽絨服嗎?
”
“還真有幾件,聽說是出口轉内銷的。
”
“有沒有廠家的聯系方式?
”
“沒注意,我帶你去問問。
”
黃主任帶着盧昌華去了衣帽櫃台,把羽絨服拿過來,翻找起标簽來。
丫丫的标簽上有電話号碼。
他趕緊記了下來。
“喂,請問你們是丫丫羽絨服廠嗎?
”
“是啊,你是哪裡?
”
“我是黑省北甯啊,我們有鵝絨鵝毛,你們要嗎?
”
“鵝絨?
有多少啊?
”
“有……”
盧昌華一琢磨怎麼也得幾噸吧?
“可能有幾噸,沒稱過。
”
“鵝絨幾噸,我們真要不了。
”
“為啥啊?
”
“鵝絨價錢太高,我們用鴨絨就行了,有自己的原料。
”
我去!
嫌太好了,不要?
!
“我們的鵝絨鵝毛自己處理不了,你們看看質量,再說要不要的事,咋樣?
”
“這個……你等等。
”
對方猶豫了半天,好像又找人商量了一下,這才說道:“要不你們拿點樣品來看看,要是合适的話,再說。
”
見對方沒把話說死,還留有餘地。
盧昌華才出了口氣。
讓人把鵝絨鵝毛各裝了一袋,這些就是樣品了。
他就是覺得這些鵝絨鵝毛扔了可惜。
這才想盡辦法處理。
跟王瑤說了要去送樣品的事。
她有點不放心。
“你就放心吧,我快去快回,不耽誤事。
”
“嗯,注意安全。
”
盧昌華又跟爸媽說了自己的去向。
這段時間,趙妍已經生了。
一男一女,組成了一個好字。
盧媽媽趕着去伺候月子。
“兒子,你嫂子坐月子,你也沒時間去看看,等你回來,趕緊回農場一趟。
”
“媽,真的太忙。
我這就要走了,回來我就去。
”
放下電話,盧昌華對老爸說道:“爸,魚莊你就多操心了,我要去趟江西。
”
把工作交代清楚,他就做火車去了哈市。
買了機票直飛南昌。
南昌向塘機場距離NC市區二十八公裡。
盧昌華下了飛機,直接去了四公裡外的向塘火車站。
購買了去共青城的車票。
一百公裡的距離,綠皮車咣當了一下午。
晚上才到了共青城。
共青城八四年才正式命名。
以前叫共青墾殖場。
當年滬海的九十八名共青團志願者,來到鄱陽湖畔墾荒。
墾荒點被命名為共青社。
其後共青社與金湖農場合并為德安國營共青綜合墾殖場。
後來,共青墾殖場的總部從金湖遷到南湖。
共青墾殖場養殖闆鴨,銷往港島市場,年産十萬隻。
後來用幾十件羽絨背心開拓出了羽絨産業。
八八年的共青城,已經建設的初具規模,完全就是一個小城鎮的樣子。
雖然共青城名字叫城,可它的級别依然是一個墾殖場,和盧昌華所在的長水農場一樣。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www.yeguoyuedu.com安裝最新版。
】
他在一家旅社住下。
第二天才根據聯系人留下的地址找了過去。
現在的盧昌華比農民還農民。
衣服上白花花的,沾着鵝絨,肩頭扛着兩袋鵝絨和鵝毛。
到了羽絨廠門口。
他被保安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