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道士就是身穿青布道袍,頭上玉簪發髻,獨身隐居,與青山綠水為伍,同香燈木魚為伴,過着清苦而神秘的生活。
他們或住在清幽深山之中,或端坐三清塑像之前,與我們的生活相去甚遠。
而現代社會的道士至今還遵循着、實踐着,嚴格的道士生活規定,并且以此作為對自己堅定信仰的磨練,作為對道門優良傳統的繼承。
但是,他們越是遠離世俗,我們就不禁越是好奇,道士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成為道士就一定都要出家嗎?
現在道教有正規學院嗎?
一、學道修行
道士的生活是最讓人好奇的,他們為什麼要穿道袍呢?
是道士就一定要蓄發修行嗎?
道士可以結婚生子嗎?
怎麼樣報考道教學院呢?
●道士稱稱
道士之名源于戰國。
秦漢時的方士,即有方術之士。
道教創立之後,道士則專指從道修行的道教神職教徒。
隋唐前後道士,習慣上男稱道士、黃冠;女稱女冠、女真。
較晚至今,則分别稱男、女道士為乾道和坤道。
南北朝時代奉道之士增多,對在家修持的人,稱為火居道士,以區别出家道士。
在曆史上,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響,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詣,以及擔任的教職,配以相關的稱稱,擇要簡述如下:
天師:指張道陵或其嗣号之後裔。
但後世也有個别道士稱“天師”,如寇謙之,隋焦子順,唐胡惠超等。
法師:精通經戒、主持齋儀,度人入道,堪為衆範的道士,叫法師。
精通道法,能養生教化,為人師表者叫法師。
煉師:起初多指修習上清法者,後泛稱修煉丹法達到很高深境界的道士。
祖師宗師:各道派的創始人說祖師,各派傳道的首領稱之為宗師。
真人:通常尊稱那些體道大法,道行高深,羽化登仙的道士。
黃冠:早期道教徒崇尚黃色,故世人根據道士衣冠顔色,稱道士為黃冠。
羽客:也稱羽士、羽人。
以鳥羽比喻仙人可飛升上天,引申為神仙方士,進而專指道士。
後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先生:道士的尊稱或谥号、賜号。
居士:信奉道教的俗家信衆。
方丈:對道教十方叢林最高領導者稱稱,也可稱住持。
方丈是受過三壇大戒,接過律師傳“法”,戒行精嚴,德高望重,受全體道衆擁戴而選的道士。
監院:也稱當家、住持。
由常住道衆公選,為道教叢林中總管内外一切事務者。
當監院大任者,必須才全智足,通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己衛衆,柔和善良,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
知客:負責接待參訪及迎送賓客,《三乘集要》記載:“知客應答高明言語,接待十方賓朋,必須以深知事務,通達人情,乃可任也。
”
高功:指那些德高望重,精于齋醮科儀,善于踏罡步鬥,溝通神人,代神宣教,祈福消災,拔度幽魂,主持齋醮法會的道士,是經師的首領。
道人:最初與方士同義,最早出現于《漢書·京房傳》。
道教創立後,道人一詞曾專指道士。
南北朝時代,則以道人專指沙門,而區别于道士。
唐朝以後,又以道人泛指有道術之人,或指道士。
道長:是當今教外人士對出家道士的尊稱,而不是職稱。
●道士服飾
自劉宋陸修靜始,道教服飾有了規定。
現在道裝有:
1、大褂,袖寬近半米,袖長随身。
2、道袍或稱“得羅”,袖寬0.6米,袖長随身;大褂為日常服。
3、戒衣,袖寬近一米,袖長随身,黃色黑邊,受戒時穿;
4、法衣,花衣,或稱班衣、經衣,為無袖氅衣形狀。
法衣是作法事或宗教大典時高功和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經師上殿、念經做法事時穿的繡花衣。
●道士道冠
道士的道冠有黃冠、五嶽冠、星冠、蓮花冠、伏魔冠、沖天冠、五老冠等。
●道士九巾
道士戴的帽子,稱“巾”,約有9種。
“九巾”是:混元巾、莊子巾、純陽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遙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陽巾。
●穿袍蓄發
道裝,又稱為唐裝或漢裝。
道士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道服寬松、大方,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道士穿着道裝,以顯示其從事職業的傳統性和民族性。
道士蓄發留須,一是作為從道的标志;二是為了順應自然規律;三是為了表示盡孝之意,胡須鬓發為父母所授,不得輕易毀損;四是為了養生保健,人蓄頭發,必須要經常梳理,經常梳理頭發有助于大腦皿液循環。
大腦為人身之主,大腦健康,人也少病,因此,道士常蓄須發。
●道士分類
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規定道徒可在家立壇,朝夕禮拜,不必出家修道。
金代時王重陽創立全真道,規定道士不許婚娶、茹葷,必須出家住叢林。
這樣,道士遂分為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兩類。
台灣的道士一般是分為“烏頭道士”和“紅頭道士”兩大類。
●道士拜師
體悟大道,憑借經。
經文蘊藏大道的玄理,常人難以自悟,須借師之引導而進入道之門牆,故而拜師極為謹慎而嚴肅。
憑借自身之緣分,尋找與自己有緣的度師,由度師誦經諷咒,忏除自己前世今生之罪愆,授予三皈五戒之儀。
俗家皈依者,拜師之後,必須研習道經,行善積德,做個道門的合格弟子。
●道士修道
神仙崇拜是道教信仰的一大特征,神仙是:在肉體上,擺脫生老病死、寒暑困擾、衣食所憂等諸多苦惱;在精神上,道德修養超越常人,極為高尚,人格完美,擺脫名利牽纏、恩愛之累,六根靜定的修行者。
憑借道以契合神仙之境界,故而修道。
●早晚功課
玄門早晚功課,是道教徒早晚必誦的兩部經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則。
功課者,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
修道之士要認真習誦,理解經意,深悟玄理,腳踏實地按經旨行持。
道教講結三緣,《早課》誦清靜經,即分輕清之意,為祈求國泰民安,忏悔罪業,可結仙緣。
《晚課》誦救苦經,超度鬼魂,可結鬼緣。
《午課》誦三官經,可賜福、消災、解厄、赦罪,可結人緣。
●開期傳戒
全真派之正式道士,必須經過受戒儀式,受戒即表示接法,為正式之法嗣。
出家初入道觀為道童,拜師學經,蓄發結辮。
在此期間要誦習《早晚功課經》、《三官經》、《玉皇經》、《玉皇寶忏》、《鬥科經》以及作道場之經咒。
等到有十方叢林開壇傳戒時,小廟的師父便保薦其赴叢林受戒。
戒期為50天至100天,住在十方叢林裡過十分嚴格的宗教生活,聽傳戒律師宣講戒律,求戒者要誦讀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等三堂大戒的條文。
傳戒的高道大都是十方叢林的方丈,這時稱為“傳戒律師”。
律師之下,還有證盟師、監戒師、保舉師、演禮師、糾儀師、提科師、登籙師、引請師、糾察師、道值師等共同主持授戒。
道童受戒後便名入《登真籙》,取得戒衣、戒牒,便成了正式的道士。
以後或住叢林,或住小廟,或稱遊參訪,行動自由。
●許願還願
許願是求神護佑自己,使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
還願是自己的心願得以實現,對神許下的諾言予以對現。
許願、還願不需擇吉日,随時随地都可以許願、還願。
許願之前最好能沐浴其身,齋戒淨口。
在神前敬三炷香,然後在神前伏拜虔誠祈禱,默許所求心願,祈求神靈護佑實現其心願。
許願可大可小,不拘形勢,有許做多少善事的,有許誦經、做道場、獻神供品、重塑金身、助印善書贈送、捐資修廟等。
求神護佑實現心願後,求神護佑之時許下的什麼諾言都必須兌現。
●道士挂單
臨時下榻道觀居住稱“挂單”,挂單後由負責接待道觀提供食宿。
古時候挂單要求很嚴格,參訪必須準備棕蒲團、便鏟、緣瓢、引磬。
這是因為出門在外,路途遙遠,有時候兩天三天,有時甚自己煮飯至半月或一年都到不了目的地,道士必須随時準備自己動手煮飯解饑,或者化緣。
衣、巾、布襪、布鞋缺一不可。
衣服必須内外圓領,藍色,兩袖下垂與手長相等,袖寬近半米。
戴一字巾或者混元巾。
布襪要高腰的,鞋子要青布雙眼的。
不穿襪子,不戴道巾的,道觀可以拒絕挂單。
道觀會對請求挂單的道人進行盤問。
一般會問在何廟、從何處來、名姓、法派、輩分、師父名諱、是否來過這裡等,然後是背經書。
背完經,由号房填單,寫明住幾天。
挂單者拿了單,才可以轉身取自己的行李。
進了廟門還要接受廟規教育,要與堂主、殿主見面,因為挂單的人要參加觀裡的功課。
挂單的程序看起來複雜,但試想如果挂單太容易了,廟裡的飯豈不是要被懶漢吃光?
如果挂單者犯了規矩,也應有擔保人出面協調。
既背不出經文,又找不到擔保的,隻能在離大廟不遠的小廟裡給他找個臨時居住的地方,以便複習經文。
這叫“借單”。
這一措施體現了全真道的寬容和以人為本的思想,客觀上為求道與傳道創造了條件。
道士挂單時,必須随身攜帶蒲團、緣瓢、引磬及衣、巾、布襪、布鞋等随身衣物,還要随時準備自己動手做飯。
●道士出家
出家制度起源很早,不過原來的符箓各派并沒有很嚴格的一律的規定,隻有全真道提倡出家,并且要求其專職道士必須出家。
所稱出家,就是放棄家庭生活,專門從事修真向道的宗教活動。
原先沒有建立家庭的,不得再建;已經建立家庭的,則要求離棄家庭。
初期道教中有影響的教派都沒有必須出家的規定,正一派的祖師張道陵和他的兒子張衡、孫子張魯都有妻室,人稱“三師三夫人”。
以後正一派天師代代相傳,天師道在魏晉以後也形成了若幹世家,所以總的來說,正一派中容有出家道士,但是沒有必須出家的強制性規定。
創立于金代的全真教,提倡三教合一,可能是由于受到佛教的影響,王重陽一開始就提倡出家。
以後雖然也出現了全真居士,但一般說來,全真道的職業道士都是出家的。
道士之所以選擇出家,是因為以家庭為牢,認為在家會影響修道成正果,也有人是為了顯示自己信仰的虔誠與徹底,願意用一生的時間和所有的精力來修道求仙。
曆代道士中都有人選擇出家修行的,近代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改變着人們的生活和觀念,全真道徒對出家制度雖然仍然強調,但一部分道士實際上已放棄了出家的方式,雖然住廟,但也另有家室。
這在市場經濟已經普遍化或者相當發展的嶺南、香港地區尤其明顯。
●道士婚姻
全真派道士按最初規定皆為出家道士,有四點基本要求:第一,不結婚;第二,不食葷;第三,平時也必須着道裝;第四,束發面須。
基本上都住在宮觀裡。
正一派道士按傳統皆為不出家道士,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家庭生活;可以食葷;除上殿誦經、做經忏法事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胡須,發式随俗。
俗稱“散居道士”。
●實修實煉
實修實煉,即是從經典中明智。
經典中有很多是先賢已經走過的經驗總結,可以為我們這些後世的實踐者提供指導。
從行為上實踐,将經典中提及到的理論付諸實踐。
這種實踐囊括的面是很廣的。
包括持誦經文、克服己心、修養自身、以善心待人,舉善行、言善語等。
其實也就是說,從理論中實踐後,再反過來理解理論的方式。
●修行方法
對于一般信衆提倡的修行方式是:行善積德、濟物利人,存善念、舉善行,學習教儀、詠誦經典等。
如奉行“修德十益”:一與人為善、二愛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勸人為善、五救人危急、六興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師長、十愛惜物命。
煉氣之類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統師承,一般人自己練容易出偏,因此不提倡。
●為何敬神
道教提倡敬仰神明是為了讓我們記住神明修行濟世的風範事迹。
關鍵崇尚的是那些為國為民的事迹和濟世利人的精神,而不是具體的神明。
也可以說,道教裡面有很多的先天神明都隻是教理教義的化身。
具象化表現是為了更好地讓當時文化低下的社會底層信衆所理解和接受。
●如何加入道教
加入道教有兩種形式:一是成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為道教居士。
成為正式的道士,也有兩種情況,一是成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為正一派道士。
兩者均須履行拜師手續,但前者必須到道教宮觀出家,後者則不需出家。
要成為道教居士,隻要到道教宮觀辦理皈依手續,取得皈依證即可。
●如何進入正宗道門
道教的信徒大緻上可以劃分為:信士、居士、道士、法師四大範圍。
也有分為:道士、隐士、居士、學士、信士五類的,法師可歸類到道士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