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的觀點和韓爌截然不同,這也反應了大明朝朝堂上如今兩派政見的向左。
一派自诩溫和,徐徐圖之。
一派自诩積極,大刀闊斧。
孫承宗原本是沉穩之人,現在卻被保守派罵做激進者。
韓爌原本是脾氣剛硬之人,現在卻被改制派罵做守舊者。
其實,他們的觀點背後,都是立場問題。
軍委會是有軍事任務的,需要大量的鐵礦資源和預算。
内閣是有經濟民生任務的,韓爌擔心太激進搞砸了自己收不了場。
崇祯道:“朕乏了,都下去吧。
”
韓爌和孫承宗互視一眼,也不再多說。
“臣等告退。
”
“王承恩,你去大明門前勸勸成大人,讓他們先散了吧。
”
“是。
”
王承恩剛走,湯若望就來了。
“參見陛下。
”
“東西帶來了麼?
”
“在外面。
”
“拿進來。
”
湯若望連忙出去,有了皇帝的命令,外面的大漢将軍也不阻攔了。
東西被搬進來了。
這是一台顯微鏡!
你可以說它是大明朝的第一台顯微鏡。
而正統曆史上,第一台顯微鏡是荷蘭眼鏡商人亞斯·詹森發明的,不過比較粗糙,隻能放大五倍左右。
後來經過列文虎克等人的改進,顯微鏡才有了真正的發展。
顯微鏡的原理并不難,難在打磨鏡片的技術。
看到這台樣式簡樸的顯微鏡,張凡仿佛感覺自己回到了21世紀。
顯微鏡被放到桌上,他便開始用起來。
他先是拿過來雕琢很精細的工藝品,用顯微鏡觀察了一下,果然放大了許多。
不過依然還是很粗糙,最多也就能觀察一下昆蟲。
崇祯一邊觀察一邊揮手:“湯愛卿你先下去吧,朕先用一段時間再找你。
”
“臣告退。
”
這東西可是好東西。
這東西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在顯微鏡出現之前,人類隻能研究宏觀世界的東西。
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人類才開始往微觀世界去研究。
昆蟲學、細菌學、微觀物理學如原子、分子,都是需要用到顯微鏡的。
甚至後來的導彈、核彈的發明,也都是大量利用了微觀物理學。
大明朝現在的新學還屬于生根發芽階段,但已經可以将這東西整出來,讓他們慢慢去改進了。
崇祯自己在乾清宮擺弄了一會兒,很快就到了傍晚時候。
王承恩跑來:“皇爺,成大人還在門口跪着。
”
“還在跪着?
”崇祯深吸了一口氣,這些人還真是難纏啊!
崇祯猶豫了一下,走出去,一路向外面走去,走到大明門前。
三十幾名官員,都還跪在那裡。
吏部侍郎成基命跪在最前面。
他們一看到皇帝來了,連忙大聲道:“陛下,請收回成命!
”
成基命幾乎是爬到皇帝面前:“陛下,臣鬥膽直言,《大明國土管理法》乃是害民之法,貪贓之法,荼毒天下之法,此法一開,必引發天下大亂,不可取!
不可取!
”
崇祯看着這些官員道:“朕做的一些決定,必然也是深思熟慮過了,朕知道你們為了朝廷,都回去吧。
”
為了個屁的朝廷,你們心裡想的那些勾當,朕不知道?
皇帝卻沒有直接說出來。
戶部主事錢維忠道:“陛下,此法乃禍亂天下之法,此法一開,必有貪官污吏無數,請陛下收回成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