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
”————————【杏花詩】
建安十一年,二月初三。
東海國,郯縣郊外。
在筆直的驿道上,兩旁楊柳還滿是枯桠,遠遠看去,仍不見絲毫青色。
這時有人脫離隊伍騎馬過去,伸手從樹上攀折下一根柳枝,略看了兩眼,便折回去,在一輛馬車邊說道:“二月春風,關中尚留殘雪,青徐之地,就暗藏生機,将要遮掩不住了。
”
“叔林,你倒是有趣,我不過随口說了一聲,你就立即趕去看楊柳是否着青。
你不是我的蒼頭,大可不必如此。
”車内坐着的是一名貴氣的青年,雖然衣着樸素,但眉目間神采飛馳、志得意滿,與那騎馬者谄笑的樣子相比,二人更像是主仆。
孔桂是涼州人,韓遂作亂時,他不免卷入其中,充當文吏,後來僥幸擺脫追究,遇到曹操擔任征西将軍,便想盡辦法攀上這棵大樹。
他極善逢迎阿谀,又通曉棋藝、蹴鞠,曹操很喜歡他,直接将他留在身邊,後來還是郭嘉等人的建言,曹操才将其疏遠。
一來二去,孔桂便将目光投向曹家當前最受矚目的二公子曹丕身上,寄望于有朝一日能再回曹操身邊。
這次曹丕在殿試上考出了不錯的成績,雖然沒有名列前茅,但也分到了一個好官職——琅邪國都開陽的縣令。
與他一同上路赴任的還有琅邪國相趙該,此時他正在曹丕的車上聊天解悶,聞言往車窗外一探手,将那楊柳枝拿了過來,細細端詳,果然看見幾枚嫩色的葉苞,笑說:“聽說隻要将這樹枝插入水中,置于暖室,不日便會抽芽長葉。
曹君可要一試?
”
“離根之木,即便能活,又能活幾日呢?
”曹丕不以為然的說道。
“也是。
”趙該也是随口一說,擡手就要将那樹枝丢棄,卻不料曹丕忽然改了念頭。
“且慢。
”隻見曹丕從趙該手中拿過那樹枝,摸了摸那幾枚凸起的芽點,看了一眼有些意外的趙該,沖他揚了揚柳枝:“旅途無聊,試試也無妨,哈哈哈……”
趙該也“呵呵”的笑了幾聲,這一路走來,他發覺這個曹家二公子表面親和待人,内裡卻是一副孤冷的性子。
為人雖然年輕,但極有主見,三言兩語就能把人牽動,在這個隊伍中,有時候常常是對方拿主意,趙該這個上司反倒像對方身邊的僚屬插不上話,或許是自己這麼多年為劉虞當幕僚當慣了、又或許是此刻的劉虞還有求于曹操,所以才避曹丕的風頭……趙該如此安慰自己道。
現今曹操是劉虞得以“錄尚書事”的一大保障,在趙該眼中,雙方正是合作的關系,等到劉虞以三公之位“錄尚書事”,他與曹丕之間的關系或許就能更自在些了。
隊伍往前行進了不久,不一會便來到郯縣外的長亭,長亭外有一名騎馬的少年正往路盡頭不停張望着,看到隊伍來了,忙帶着人騎馬上前打招呼。
“阿兄,你來了!
”來的這名少年十三四歲的模樣,在馬上的身姿十分矯健,衣着華服,與曹丕很少熟絡,他正是東海相曹仁的長子曹泰。
曹丕也急忙讓人停車,匆匆從車上走下,兩人幼時關系尚可,如今他鄉相逢,比以往更要親近一些。
曹泰也在車前下馬,兩人執手相望,作為堂兄的曹丕好一陣打量了對方,不住的點頭說道:“不錯,數年未見,你長成個大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