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興漢室

第三十八章丨柏梁台上

興漢室 潇騰 1848 2023-04-12 00:55

  “天子感之,乃作柏梁台,高數十丈。
宮室之修,由此日麗。
”————————【史記·平準書】

  連忙趕來的太尉馬日磾上前說道:“陛下乃明君之相,今日決議親理政務,批閱奏疏,诏書既下,臣等無不奉命,隻望陛下勵精圖治,選賢任能,那麼重現武帝的盛景也為時不遠。

  士孫瑞也緊跟着說道:“《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願國家之志始終如一,如此才不負天下黔首。

  皇帝好好品味了一番兩人的話,目光帶着一絲深意,他笑道:“兩位說的極是,但光是靠我一人還不行,還得要諸卿勠力同心,盡職輔佐,才能助我光複祖業。

  “臣等遵旨。
”兩人躬身說道。

  侍中和黃門侍郎向來是皇帝的親信近臣,服侍在皇帝左右,輕易不能遠離。
但皇帝此時有話要說,特意将他們遠遠的支開,于是偌大一個柏梁台西側,隻剩下皇帝、士孫瑞和馬日磾這孤零零幾個人。

  看到身邊就連穆順都走得遠遠的,皇帝這才開口說道:“趙溫在廷尉獄門前受阻一事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這朝局實在紛雜,王允有大功于社稷,我狠不下心來去苛責他。
久聞馬公的盛名,不知可有何教我?

  太尉馬日磾乃關西大儒,朝中關西士人的領袖人物,王允刺董,與關西士人的合作是他一力促成。
誰知道王允事後封賞明顯偏心,而且剛愎自用,不聽善言,讓馬日磾大失所望。

  在蔡邕一事上,馬日磾為其四處奔走,除了存着保全當年蘭台好友以外,還有試圖借蔡邕一事,樹立自己在朝中的威名。

  最近他的作為大有成效,就連颍川豪族出身的荀攸都接受了太尉府的征辟,為其出謀劃策,比如這次力勸馬日磾積極向皇帝靠攏以解救蔡邕,就是荀攸的手筆。

  在得知皇帝在尚書台诏旨奪權,又使趙溫持節移送蔡邕後,馬日磾就知道自己該向皇帝表示什麼了。
皇帝成全他救助好友、保全文脈的名聲,他自然要代表關西豪族認可皇帝的權力,這是雙方不需直言就明白的默契。

  馬日磾斟酌道:“司徒性情剛正嫉惡,初懼董卓權勢,故肯折節屈身,緩緩圖之。
董卓伏誅後,其在私下常謂天下大定,隻待關東奉表稱臣而已,故而每每待人都無悅色,秉正持重,不願權宜委婉,是以朝臣多有微詞。
蔡邕入獄,朝野士民皆以為罪不至死,臣亦面見司徒陳說利弊,奈何司徒心意已決,難以轉圜。

  見皇帝面露沉思,馬日磾繼續說道:“司徒有功于社稷不假,但越是如此就越要愛惜名聲,這可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事。
陛下試想,蔡邕若是無故判死,朝廷既失一大儒,司徒又損其名望,實為不智。
陛下既親臨政務,決斷萬方,豈能坐看司徒陷于不義之地?
還請陛下睿鑒,蔡邕一案,宜慎之又慎。

  馬日磾很巧妙的将皇帝出手幹預蔡邕案,說成是皇帝不忍心見王允一錯再錯,特意匡正。
話裡話外都占盡了理,皇帝心理焉能不喜,他順着話頭,輕輕一歎:“時事多艱,朝中這才安定多久?
我實在不願再起波折,可今天若是沒有你為我解惑,我恐怕還想不到蔡邕一案會牽扯出這麼多事來!

  “陛下重整北軍,裁汰無能,提拔良才,正是英主所為。
今日又昭告群臣,親臨政務,待過幾天,侍中侍郎傳揚出去,天下臣民将皆知陛下為中興之主。
屆時忠臣烈士為國效命,漢室中興可圖,這些都是陛下如今建立的人望所緻。
”士孫瑞從旁插話道。

  “治水之功,豈能獨歸夏禹?
當與爾等同心協力,才能克定天下,複興祖業。
”皇帝好言寬慰了幾句,眼神随意的掠過侍候在遠處的侍郎們,複又說道:“那按你們以為,蔡邕案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馬日磾答話道:“蔡邕曾在獄中上書,言稱自己确實有罪,懇請陛下改判其黥首刖足之刑,饒他一命,讓他以戴罪之身修撰史書。

  輕判是題中應有之意,但修史卻要另行商榷。

  皇帝突然不說話了,幾人就這麼屏息靜氣的站在那裡,遠處的侍中和黃門侍郎也同樣在偷偷張望着這邊,不知道天子獨自和馬日磾等人在談論着什麼。
黃門侍郎丁沖對身邊的鐘繇使了個眼色,鐘繇卻擺了擺手,看向了與侍中楊琦站在一起那一夥人,表示不願在此時讨論。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