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戰前軍議
與此同時,應天城,中書省大殿内,朱标參加了平生第一場軍議。
本來朱标這麼小年紀,是用不着參加軍議的。
但是,這等要命的關鍵時刻,擁有無數神異的朱标,難道不能起到異乎尋常的作用嗎?
所以,朱元璋特命朱标來到了現場。
……
……
“天不佑我!
天不佑我吳國啊!
”
“是啊!
誰能想到,陳友諒的水師如此強大,竟能攻下太平直取應天!
”
“要我說,咱們必須趕緊撤往嚴州,與李文忠将軍彙合,再圖後舉!
”
“退往嚴州?
這也太示弱了吧?
依吾之見,咱們應該出城,退往城外的紫金山。
依山而守。
”
“哼,什麼退往嚴州?
退向紫金山?
俺不退!
俺死也要死在應天!
”
“死守應天?
拉倒吧!
你吳良一條建命,如何能與吳國公相比?
你要死便死,莫拖累了吳國公啊!
”
……
應天主要文武官員慌了手腳,在大殿内吵吵嚷嚷,商議對策。
絕大部分人認為,以現在敵我兩軍的實力對比,應天城絕不可守,必須馬上撤退。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些人有如此想法,當然是很正常的。
很簡單的道理,“别人皆可降,唯主公不能降也!
”
退出應天城算什麼?
甚至就是吳軍全面戰敗算什麼?
這些臣子們,大可以改換門庭,投靠陳友諒,繼續富貴榮華。
真正會死無葬身之地。
唯獨朱氏一家而已。
“這麼多臣子,到底有幾個沒白吃我們老朱家的俸祿呢?
”
朱标坐在朱元璋旁邊,向群臣的面上緩緩看去。
嗯,緊急趕回的應天徐達、常遇春,以及吳國的根本班底鄧愈、湯和、吳良、費聚等人都是沒問題的。
他們或者慷慨陳詞,或者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劉基更是不錯,兇有成竹,鎮定自若。
真正有問題的,是吳國建立後,為了榮華富貴來吳國做官的人。
不過,話說回來,對付陳友諒的十萬大軍,單靠徐達常遇春等中堅力量,肯定是不夠的。
這些貪慕容華的牆頭草,雖然不大可靠,這時候還真需要他們出力!
到底,該如何激發起那些牆頭草的鬥志呢?
朱标若有所思。
“标兒!
”
忽然,朱元璋的聲音到了朱标的耳中,道:“陳友諒十萬大軍氣勢洶洶而來,咱們的大軍不足五萬。
你說……咱們是要戰,還是要逃?
”
最關鍵的時刻,終于到了麼……
朱标神色沒有任何的變化,站了起來,環顧了一圈衆将的表現之後道:“兒臣以為,當戰!
”
朱元璋道:“哦?
為何當戰?
”
朱标黑色的眸子沉靜入水,面對着衆多将領們的注視,緩緩道:“陳友諒的軍隊确實非常強大。
但是,如果我們失去了應天城,還能去哪裡呢?
去紫金山上做草寇嗎?
去嚴州找阿兄李文忠?
嚴州還不如應天堅固呢?
!
陳友諒殺來,咱們是不是繼續逃?
!
這逃亡之路,究竟什麼時候是個頭?
”
“但……但是……”有人弱弱道道:“咱們就算死守應天,也守不住啊?
”
“怎麼守不住?
陳友諒有大軍十萬,我軍兵力也在四萬左右。
以逸待勞,難道就一定守不住?
我雖然年幼,但我覺得,我軍不但守得住,而且,有機會能反守為攻,反敗為勝!
總而言之……”
頓了頓,朱标向着四周抱拳拱手,道:“我吳國沒有未戰而先言敗的說法。
誓與陳友諒周旋到底!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
“世子說得好啊!
”
劉基劉伯溫站了出來,向着朱元璋微微躬身,道:“微臣請上位下令,将那些主張投降的人,盡皆斬首,以正軍心!
”
朱元璋道:“隻是軍議而已。
伯溫此言,有些過分了吧?
”
朱元璋雖然雲淡風輕的這樣說,但是剛剛還在叫嚷着投降的人,卻莫名的覺得一陣寒氣。
“微臣以為,一點都不過分。
”
劉伯溫轉身,向着群臣的面上指去,道:“陳友諒的實力強大怎麼樣?
如果敵人一直非常弱小,還要你們這些文臣武将有什麼用呢?
你們就不能想辦法,讓我軍以弱勝強嗎?
陳友諒大軍驕狂無比,能不能利用?
陳友諒生性多疑,咱們能不能設下妙計?
陳友諒卑鄙無恥,我等能不能用來動搖軍心?
哼,什麼都不考慮,根本就沒有竭盡全力絞盡腦汁,隻想着逃走。
你們配做吳國公的臣子嗎?
你們還有臉稱吳國公之臣嗎?
就算單從膽氣來看,你們都不如世子,一個未及弱冠的少年!
你們,到底還要不要臉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