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豫城。
自從以李家為首的南境豪族投靠梁休之後,整個南境的百姓,都陷入了狂歡之中。
尤其是昌州一戰結束,陳修然宣讀聖旨,将南境所有土地都分給百姓之後,百姓們更是奔走相告。
眼下正值三月,是去年冬麥正開花挂穗的時候,正是農閑時節,可百姓們依舊隔三差五就跑進地裡打理一番。
但這僅限于那些土地已經分到各地百姓手中的城市。
還有許多地方,朝廷雖然将土地收了上去,卻遲遲沒有分地的意思,這讓當地百姓們個個翹首以盼。
豫城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這幾日,城中忽然來了一幫外鄉人,在城裡跑來跑去,四處打聽一些奇怪的事情。
比如當地哪裡有紅土,哪裡的水有鐵鏽味等等。
這讓百姓們感到十分不解,因為這些人雖然個個談吐不凡,舉止文雅,但他們穿的卻又是粗布麻衣,和尋常百姓無異,讓百姓們更加拿捏不準他們的身份。
百姓們後來才知道,這些人隸屬工部下轄的地質局,這是朝廷新成立的部門,部門中的人都來自京都新建的南山學院。
在南境被收複之前,這裡的百姓們對朝廷中的事情都了解極少,自然不知道京都前些日子出現的種種事迹。
但随着這些南山學院的學子們到來之後,幾乎所有人都聽說過了梁休的故事。
唐威原本是南山流民中的一員,因為為人機靈,加上勤奮好學,被南山城的一個村長舉薦到錢寶寶處,經過考驗之後,破格被錄入了南山學院。
這樣的人在南山學院不在少數,他們剛到京都的時候,隻想着能讨一口飯吃。
卻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入朝為官。
雖然這地質局是新成立的部門,但朝廷對他們極為重視,炎帝還親自讓賈嚴去叮囑他們,梁休交代的事情,一定要認真完成,這對唐威這種連飯都吃不飽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做夢一般。
也讓他們對梁休那句‘知識改變命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這次來到豫城,他的任務是按照梁休彙集朝廷數百名學者編撰的地質手冊,尋找當地的礦産。
和他同行的,還有一個地質小組,因為人手不夠,所以唐威擔任了地質小組的組長,除了唐威之外,地質小組裡還有豫城李家的好幾名公子哥。
在梁休的要求下,這些以前在豫城除了吃喝玩樂之外,整日遊手好閑的公子哥們,現在整天跟在他屁股後面,老實的不行。
這可由不得他們不老實,梁休曾親自交代,無論是誰家的弟子,都必須要協助朝廷在當地建設工廠,這件事情做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他們在家中的地位。
劉家橋。
這是豫城的一個小村莊。
經過五天的考察之後,唐威已經能肯定,這個村子裡就有一個鐵礦,也就是說,他的第一個選址任務,已經順利完成。
當然,這隻是他的判斷,這地下究竟有沒有鐵礦,至少得在地下先挖出兩塊礦石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