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騎馬并行,金飛道:“識得弟弟這麼幾天,不知弟弟還知些史實。
”
孫招遠道:“弟弟以前也讀過幾本書,知些典故,像楊雲将軍這樣的大英雄,豈有不知之理,想當年,楊将軍英雄年少時,隻率二百人,孤軍深入敵後,殺聶耳族人千餘人,斬首聶耳族外戚,這等威風,縱觀曆史,隻有寥寥幾人可以媲美。
”
金飛道:“這個事情,我可從未聽說,我隻知,當年若不是奸臣張自美用尚方寶劍将楊将軍斬首,聶耳族狼軍絕不敢進犯中原。
”
孫招遠道:“哥哥稍安勿躁,等弟弟慢慢道來。
楊雲将軍原是江州人,父親早逝。
舅舅是前朝進士,官至布政使,家境優渥。
楊将軍卻偏不好四書五經,成天喜好鑽研兵法。
楊将軍伯父、海州百戶去世,膝下無子,楊将軍便世襲其百戶之爵。
不久,鹿速國遭聶耳族襲擊,烏山州巡撫王化貞,派楊将軍前去援助鹿速國,帶了二百人,乘四艘船自烏山州出發。
”
姜富貴道:“這二百人,有何能耐,竟然能立大功?
”
孫招遠道:“其實王化貞此舉,是接到聖旨,做做樣子,并不打算真心馳援鹿速國,偏生領兵之人是楊雲,楊雲帶領這二百好漢在海上航行兩月有餘,行程兩千海裡,在鹿速國悄悄登陸上岸,聯絡鎮江堡内應,知那裡兵力大概一千餘人,五倍于己,不可強攻,要使調虎離山之計,便派二十人去鎮江周邊放火,造謠言有人叛亂,誘使聶耳族外戚佟養真派出鎮江堡主力前去平叛,鎮江立時城防空虛,破綻大開,随即派五十人持火把弓箭埋伏于樹林,以防敵軍回援,親率剩餘好漢乘夜攻打鎮江堡。
鎮江内應裡應外合,兵不皿刃,殺敵三百,斬首佟養真及其家丁,剩餘聶耳族之兵,回程後皆被殺死。
”
姜富貴道:“好生厲害。
”
孫招遠繼續道:“楊雲悉心經營數十年,在聶耳族後方到處安插内應,提供情報,皆用此計,連戰連捷,斬首共計五千餘人,擁兵也近五千人。
要知彼時聶耳族大軍不過十萬。
聶耳族貴帝見這個眼中釘,便親率大軍來戰,楊雲将軍知不能力争,也知聶耳族人不善海戰,便據守黃島,由烏山州用船運送糧草物資,騷擾聶耳族後方,使其不敢強攻中原,黃島漸成貴帝心病。
”
姜富貴道:“這楊将軍,可真能相機行事。
”
孫招遠道:“自古名将,皆善用地形地勢,待天時地利一舉擊敵。
楊将軍牽掣聶耳族,居功至偉,前朝仁帝天子授其尚方寶劍,節制一方,若有不聽号令者,可先斬後奏。
前朝尊文貶武,加之楊雲是個不懂官場之人,從不巴結朝中高官,也不去管什麼冰敬碳敬,隻知一心為民,卻不知,官場險惡,你不孝敬我,便是異己,朝廷群臣對其猜忌防範,群起攻擊。
皆被仁帝天子一一化解。
此時張自美升任烏山州巡撫,張自美乃是進士出身,文官造化,此人志大才疏,無半點軍事才能,倒是拍馬屁拿手,給仁帝修了無數生祠。
張自美在朝野時,便聽聞楊将軍名聲,深為嫉恨,文官将領,隻會躲在城牆後面放炮,卻看不上楊将軍深入敵後的謀略。
張自美聯絡朝中文官攻擊楊将軍浪費糧饷,而烏山州的錢糧逐漸不能按時運到,楊将軍逐漸掣肘于人,貪污糧饷和猜忌武将是文官士大夫們拿手好戲,卻硬是對武将颠倒黑白,調轉乾坤,楊将軍深入敵後、孤懸海外,糧饷不足,隻能龜縮黃島,以待時機。
”
姜富貴道:“那天子呢?
天子不知楊将軍情況,不給他糧食嗎?
”
孫招遠道:“朝中衆人衆口铄金,天子也不知因果,下書譴責楊将軍按兵不動。
”
姜富貴道:“奶奶的,明明是朝廷不給糧食,沒有糧食怎麼打仗?
卻被誣陷故意而為。
”
孫招遠道:“颠倒前因後果不正是朝廷黨派之争的暗器嗎?
兵部甚至上書說道楊雲糧饷充裕,請朝廷減少糧饷。
朝廷高官督促楊雲主動出戰聶耳族,聶耳族、楊雲兩敗俱傷,是朝廷文官想要結局,隻因那楊雲出身行伍,卻手持尚方寶劍,違背前朝祖帝定下“以文制武”的祖制。
楊雲卻堅持不出戰。
張自美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派遣親信造謠天子下旨讓楊雲手下軍士移至烏山州。
楊雲緊急帶兵攔截,随即上書仁帝天子奏請嚴查,張自美親信被處斬。
事已至此,楊雲在官場再無文官敢幫,否則便是與天下文官為敵。
仁帝天子因為烏山州戰事緊要,倚重張自美,也授其尚方寶劍,可行先斬後奏之事。
有了尚方寶劍在手,張自美決定殺掉楊雲。
張自美以閱兵為由,前去黃島,楊雲設宴與張自美喝酒,張自美道:将軍已離家幾十載,不若我奏請聖上,讓将軍封爵列侯,榮歸故裡。
楊雲,心系百姓,回道:離家太久,心内甚是想念,但烏山州之事,隻有我能掣肘,待大破聶耳族之時,我再歸鄉。
張自美見楊雲心意甚決,便讓埋伏帳外參将率兵入内,擒住楊雲,張自美列數楊雲罪名,這些罪名,或是莫須有,或是不得已而為之之事,楊雲與其争辯,張自美厲聲斥責,拿出尚方寶劍,将楊雲斬殺。
至此,一代名将隕落。
正是少了楊将軍的牽掣,聶耳族貴帝後來長驅直入,入住天下,禍起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