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芬蘭王國建設海軍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就是華夏可以提升在波羅的海的影響力,往後要是有什麼想要威脅人的,大可以以海軍前往芬蘭進行聯合演習,然後走上一圈事情說不定就解決了。
(鷹醬:你在學我?
)
而芬蘭目前和未來也顯然極為需要一支可以和沙俄分庭抗禮的海軍,隻要海軍不太弱勢,那麼沙俄就無法在未來進行登陸作戰,兩湖旁邊以北上千個湖泊将是對付裝甲部隊和大規模陸軍的最好幫手,如此國防安全得到全面的保證。
畢竟海軍不是一年半載可以組建的,更多的是需要完善的軍事理論學習和戰術演練以及軍官官兵的素質提升,還有最為重要的戰艦制造,如此方能建立海軍。
派遣軍官到芬蘭,無疑可以讓芬蘭在前期可以安穩的發育好這一切。
再說了現在芬蘭王國國王是自己的三兒子,雖然是華德混皿,但好歹和歐洲王室都沾親帶故,幫助建設海軍讓兒子有個穩定的未來不好嗎?
芬蘭畢竟不是意呆利、奧匈那樣戰鬥力弱雞的家夥,二十萬人能打得一百二十萬蘇軍以三十七五千餘人的傷亡殘勝,可以說是戰鬥力爆表。
華夏又落下了一招棋,但現在兩大陣營正在全神貫注的等着大西洋到直布羅陀海峽必然發生的海戰,沒有多餘的精力管波羅的海的事情。
包括英法兩國本土調集的十艘無畏艦和從印度洋調遣的兩艘無畏艦,再算上法意兩國在地中海各有三艘無畏艦,哪怕是意呆利需要封鎖壓制亞得裡亞海的奧匈艦隊,也擁有十五艘。
白頭鷹和奧匈隻有十二艘無畏艦,似乎是處于弱勢地位,但沒有人能忽視随行的那三十六艘(對抗中損失四艘)潛艇在混亂中的威脅。
也正因為這些潛艇,英法擔心損失過大,一緻決定在直布羅陀海峽和美奧兩國的海軍大戰一場。
直布羅陀海峽最窄處僅有14千米,可以借助岸防炮台協助攻擊,如此可以保證英法艦隊擁有絕對優勢的火力。
但同盟國也不傻,除了明面上的三十六艘潛艇,在大西洋的德國潛艇也秘密調集了四十艘。
當美奧的龐大艦隊抵近海峽的那一刻,全世界無數人都在屏息凝神的等待在電報房和電話前。
“我華夏海軍參謀團緻電:美奧海軍已抵海峽,大戰将其,尚且不明美奧戰略。
”
陳紹寬看着總參謀部海軍作戰室内臨時占據了一半席位的海軍要員和艦長,擔任起了講解的職務。
所有人都在等着海戰的經過和結果,華夏海軍也派遣了二十來個既是幫手也是軍事觀察團的年輕軍官随船積累戰鬥經驗和掌握第一手的情報。
奧匈帝國的艦隊雖然歸屬于奧匈海軍,然而海軍數量不多的奧匈根本無法抽調足以指揮和進行作戰的軍官、水手,所以主力艦幾乎都是德國人在操控。
當海峽第一聲炮擊響起,海戰似乎就已經陷入了最為激烈的時刻。
看似直挺挺的駛入直布羅陀海峽,還是全速前進,似乎在宣告着同盟國想要掌握地中海的決心。
所有人在此刻都好像猜到了美奧艦隊的想法,憑借無畏艦厚實的裝甲帶着艦隊闖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