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支騎兵部隊很有必要,在泥濘雨雪天氣,他們起到的作用比卡車士兵起到的作用更大。
尤其是對沙俄作戰,漫長而糟糕的補給線更是需要騎兵來保護。
之所以遲遲不啟動組建計劃而是要等到戰争即将來臨的前組建,就是龐大的華銷吓到了陸軍部所有人。
在機槍方面,韋珣雖然一再要求對國産馬克沁重機槍加以改進,研發一款輕便、制造簡單、性能優秀、皮實耐用的急切。
但礙于國内科研人才的不足,這一改進計劃一拖再拖,輕機槍的研發更是毫無頭緒。
現在華夏使用的是和後世的德國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差不多的國産重機槍,在軍隊中的命名為1898式重機槍,改進型号為1902式重機槍。
1898式重機槍是仿照當初采購的馬克沁重機槍進行整體實用性、槍架、彈鍊的改造的,實用性勉強适應當時在台島的戰争,隻是因為自行生産時在1898年所以這樣命名。
1902式是參考1898的改進措施和槍機結構之後石祿軍工廠自行生産的重機槍,也是華夏目前陸軍重機槍的制式裝備。
而在去年的歐洲訪問過程中,韋珣想要在重機槍和輕機槍方面聯合研發。
同盟三國隻是打算研發重機槍并且各弄各的,韋珣見勸不動這三個“高傲”“好面子”的家夥,隻能向奧匈帝國和德國申請槍械工程師援助。
德國大方的給了五人,奧匈帝國更大方,直接給了十個人。
可惜現在這群人設計的輕機槍都是仿造麥德森輕機槍,但麥德森的造價過于高昂,列裝成本太高。
并且亂七八糟的設計都出現了,什麼镂空彈夾、蝸式彈鼓都出現了;這都還是小問題,這群設計師大爺還喜歡加上自己天馬行空的“靈感”,可勁的利用研發經費實現自己的想法。
他們設計的輕機槍要麼因為槍管過熱無法持續射擊,要麼就是準确度不高,要麼就是部件極**護保養不便,要麼就是造價貴得要命。
好在這群人并不是一無是處,針對1902式重機槍還是提出了不少改進意見,而1910式半自動步槍也因為這群人的加入彌補了很多設計上的不足。
其實比起麥德森輕機槍,韋珣最中意的還是捷克的ZB-26輕機槍的改進型布倫輕機槍。
可惜本來打算看看這批外國工程師能給自己帶來驚喜,結果自然是不出意外的沒有。
捷克式輕機槍可以說是華夏國人最熟悉的二戰輕機槍之一了,射擊精度高、點射掃射都能擔當火力掩護的主要任務,更換槍管也極為方便。
隻是生産的零部件難度有點高,韋珣也隻是知道這支槍的大緻外形,真正的實槍内部結構他是不知道了。
所以列裝輕機槍這個事情被卡得死死的,隻能等,等到以ZB-26輕機槍為藍本的設計得到完善才能列裝。
比起火炮的儲備,在槍支方面,第三個五年計劃要求儲備的槍支計劃在1907年正式大規模生産儲備。
1902式重機槍的改進型1906式重機槍計劃在1911年前生産儲備十萬挺,98K步槍儲備五百萬支,子彈儲備三十億顆,各型号炮彈儲備七千萬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