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三百萬的軍隊對抗同盟國,看起來是不小的數目,尤其是北線擁有一百萬人,南線擁有五十萬人。
理論上來說面對戰鬥力更強的德國,沙俄如此布置是沒有錯的,因為一旦羅馬尼亞的軍隊退出羅馬尼亞戰場之後,完全可以在南線戰場多堅持一段時間等待後方的部隊增援。
可沙俄在面對德奧聯合進攻南線的時候,又遇到華夏兵不皿刃的占據米努辛斯克,正是神經緊張的時候。
沙皇和高層都覺得很可能還會遭受來自東方的攻擊,所以在沒有知會英法和羅馬尼亞的情況下,沙俄的軍隊開始撤離戰場。
沙俄賣了羅馬尼亞,完全就是希望羅馬尼亞拖住保加利亞和奧斯曼的追兵,他們好更快的抵達比薩拉比亞地區構築防線,免得到時候不僅自身難保,還會丢失東第聶伯河流域的富庶區域。
沙俄的異動很快就被保加利亞覺察到,然後奧斯曼也反應了過來,從奧匈帝國要求他們盡快向北進攻布加勒斯特,打通和布拉索夫的聯系通道的信息中覺察出來。
塞爾維亞的戰事讓奧匈帝國損失不小,但面對戰鬥意志堅強的塞爾維亞,反而是讓奧匈的戰鬥力比原時空強了一點。
恰如一柄生鏽的劍,在經過塞爾維亞的磨砺之後,奧匈帝國軍隊上的一塊塊“鏽迹”被發現,然後進行磨砺一番,重新露出昔日的鋒芒。
雖然不再如曾經那把利劍一樣銳利,可面對同樣鏽迹斑斑的沙俄,完全比爛的時候奧匈反而強上一些。
保加利亞和奧斯曼的軍隊瘋狂的反攻,宣洩着之前的仇恨,借着沙俄軍隊撤退的缺口,羅馬尼亞的多瑙河東部防線也就是南多布羅加地區的防線再次丢失。
這一次比上一次還慘,沙俄在跑了十幾公裡之後才通知羅馬尼亞說:我要去比薩拉比亞地區斷後,免得咱們被人包餃子圍殲了,兄弟你先頂住,我穩住陣腳再來救你。
沙俄的做法毫無心理負擔,理由也無比正當,隻是告知的時間晚了小半天而已。
哪怕是英法也不能指責什麼,畢竟比薩拉比亞地區東部也就兩條不算大的河流可以構築工事,而比起羅馬尼亞的生死存亡,本就工業薄弱的沙俄想要支撐四百五十萬乃至未來更多的軍隊根本不可能。
現在意呆利和奧匈帝國的海軍以及獲得了三艘戰列艦的奧斯曼海軍在愛琴海遊曳,伊斯坦布爾海峽更是布置了數十門來自德國和奧匈帝國波西米亞的岸防炮,法國的軍事物資根本沒有通過。
而黑海之内,沙俄也就隻有四艘前幾年從法國和白頭鷹購買的戰列艦,還是人家成本價出售的。
和波羅的海隻有兩艘稱門面的兩萬六千噸無畏艦以及四艘戰列艦的波羅的海艦隊一樣,黑海艦隊也是和當初的北洋水師一樣飽一頓餓一頓的,或者說一直都是經費短缺。
因為和曆史上的沙俄不一樣,這個時空的沙俄雖然沒有俄土戰争,可和華夏的兩次大戰都是百萬多規模,第二次更是傷筋動骨。
芬蘭大公國更是兩次起義,前後動用兵力也達到了近百萬。
陸軍的頻繁戰鬥讓财政有限的軍費不得不傾向陸軍,而英法兩國也希望沙俄能将大部分的軍費用到陸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