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慕雲是政保局的特務,這種事情,當然是他的拿手好戲。
而且,朱慕雲也希望,時棟梁能盡快找到有效的辦法,因為,軍統還有源源不斷的僞鈔進來。
到時候,需要借鑒時棟梁的經驗。
“時兄,軟的不行就來硬的,抓幾個人去六師,他們敢不說真話?
”朱慕雲笑着說,很多人喜歡收藏古籍。
可是,又哪有那麼多古籍呢。
所以,隻能用點手段,給他們制造一些古藉。
時棟梁一聽大喜過望,用朱慕雲的方法,很快就問到了一個辦法,而且效果還不錯。
說穿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用茶水煮。
煮開之後,再放點醋,效果更佳。
時棟梁特意把加工過的僞鈔拿給朱慕雲來看,用茶水煮過的僞鈔,已經很難再分辨了。
時棟梁很是得意,讓朱慕雲幫忙,請幾個人幫忙比對。
還特意跑到朱慕雲家裡,拿出已經加工過的中儲券,請他當面驗看。
“其實也不用什麼比對,拿到銀行、銀号這些天天跟錢打交道的地方,人家一看就知道。
”朱慕雲微笑着說,如果特意找人去比對,又會壞事。
日本人對僞鈔的打擊力度很大,雖然他們在幾年前,就開始仿制法币。
可是,面對重慶仿制中儲券,他們就坐不住了。
近代軍閥割據造成了中國長期以來貨币不能統一。
1935年國民政府在英、美等國支持下進行币制改革,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農民銀行發行的中國貨币為法币,隻有上述四家銀行才擁有法币的發行權。
由于法币統一了中國貨币,并與英鎊實行固定彙價,提高了中國貨币的威信,這對中國經濟的恢複與發展,以及在金融方面準備抗日戰争起到了積極作用。
因此,遭到了日本的強烈反對,甚至公開聲稱不惜以任何方式徹底阻止中國的币制改革。
日本陸軍省次官古莊指責中國此舉“顯系放棄親日政策”,日方“将斷然排擊之,雖訴諸武力,亦必阻止實現”。
于是,當中國政府要求各國在華銀行交售白銀以換取法币時,日本斷然拒絕,并指示浪人大規模走私白銀。
1935年華北地區每月偷運白銀高達400多萬元銀元。
1935年1月至9月,由上海走私到日本的白銀有1.44億餘日元。
日本制定并抛出的《華北金融緊急防止措施要項》,明确嚴禁法币在華北地區流通。
日本在無法阻止中國币制改革又感到中國的抗日準備正逐漸顯示其成效時,便先下手為強,在中國币制改革後不久就對華發動全面侵略。
法币的行使流通,使中國政府總攬貨币的發行和回籠,穩定并擴大了政府财政收入,也使中國方面能最大幅度地掌握現金和集中貴重金屬白銀等,以作為從國際市場購買軍火之用,這對中國反侵略戰争是十分有利的。
1938年底,日軍因自身資源、兵力所限,停止了對華大規模的軍事進攻。
為了取得在占領區金融上的壟斷權,日本特務機構受命僞造法币的行動便秘密實施了。
朱慕雲作為一名中國特務人員,日本方面不可能告訴他詳情。
可是,作為古星負責經濟緝查的最高長官,他知道的情況比别人多一些。
比如說,他知道有些做貨币兌換生意的商人,手裡就曾經有過假法币。
是從日商,甚至是從日本特務那裡換來了。
一百假法币隻需要六十真法币就可以,為了謀利,這些人铤而走險。
往小裡說,坑騙的是百姓,往大裡說,坑害的國家。
他們的行為,是十足的漢奸行徑。
現在,重慶印制假的中儲券,朱慕雲自然大力支持。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也讓日軍體驗一下,經濟被人破壞的悲催。
當然,這場經濟戰,最終受苦的會是百姓。
可是,哪次戰争,受苦受難的,不是這些普通老百姓呢。
從南京政府發生中儲券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最終會成為一張廢紙。
隻要對堅信抗戰必勝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而随着戰争深入,重慶政府為了支撐下去,也必定會濫發貨币。
這是朱慕雲為何一向對紙币不感興趣的原因,他與人進行重要交易時,總是喜歡以硬通貨為支付貨币。
特别是金條,攜帶方便,能直接戳中對方的内心深處。
“銀行存了,銀号用了,各個商号、洋行也都買了東西,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認出來。
”時棟梁微笑着說。
“那就好了啊,時兄,恭喜。
”朱慕雲拱了拱手,微笑着說。
“現在隻剩下一個問題了,找到‘黃老闆’。
”時棟梁咬牙切齒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