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兵敗如山倒。
被登州軍的炮火炸得沒有任何脾氣的特倫格林部殘兵,現在早已成了驚弓之鳥。
他們亂哄哄地調轉馬頭,習慣性地往靠山屯兒的部落營地方向逃去。
這種下意識的選擇,無疑于給登州軍創造了一個一鍋端的大好良機。
養精蓄銳的登州軍騎兵沖鋒起來速度極快。
僅僅半刻鐘時間不到,沖在最前面的龍盡虜和親衛隊員的鋼刀就劈到了蒙虜們的背上。
借助戰馬的高速沖擊力,登州軍騎兵的鋼刀輕易就劃破了蒙虜的後背,甚至有些力大的人還能一刀削去敵人的腦袋。
而處在逃跑狀态下的蒙虜殘兵,早已沒有了任何抵抗意志。
他們隻顧着狠命鞭打胯下的馬匹,想要離這股兇神惡煞的明軍更遠一些。
這個時代和後世不同,熱兵器時代因為槍支發射的便宜性,撤退甚至逃跑方也可以适時地發起有力的反擊。
而在明末,一支軍隊一旦開始潰逃,那一定是潰不成軍!
因為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隻要失去了隊列陣形,将後背露給了敵軍,就隻有被屠殺的份。
而現在,特倫格林部的殘兵正面臨這樣的悲催境地。
“殺呀!
”、“殺鞑子呀!
”登州軍綴着蒙虜敗兵的尾巴,一路痛快淋漓地砍殺不停。
從兩軍交戰的戰場到靠山屯兒營地,蒙虜兵壯的屍體鋪滿了草原。
登州軍的鋼刀乃是采用新技術煉治的精鋼打制而成,鋒利和堅韌程度都強過了這個時代所有的軍隊。
這樣的寶刀握在士氣如虹的登州軍士兵手中,完全就是如虎添翼。
鋼刀的刀刃如同切豆腐一般,輕輕松松就劈開了蒙虜們的皮袍和破舊的盔甲。
蒙虜部落的駐紮之地雖然也有栅欄,不過卻對登州軍的将士起不到半點的防備作用。
沖在最前面的登州軍士兵直接解下腰間的手榴彈扔了過去,将營地四周的簡易栅欄炸得木屑紛飛,破洞遍地。
循着這些豁口,殺發了性的登州軍勇士蜂湧而入,蒙虜營地的男女老幼統統暴露到了登州軍雪亮的鐵刀之下。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
被登州軍的炮火炸得沒有任何脾氣的特倫格林部殘兵,現在早已成了驚弓之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