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明已經獨攬縣政大權很多日子了,知縣仍在青陽城未歸,甚至于連封書信都沒有帶回來過,也有可能是沒有寄給過徐昌明。
對于東河縣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的小事,徐昌明已是輕車熟路,于是他開始将手伸到了東河縣城外。
“每村叫過來一個聯絡人,負責與縣裡聯系。
”
徐昌明做這些自然是不會讓王仁東和陳冶州知情,他先從三合村入手,建立了與縣城的聯系,然後又以三合村為中心,向鄰村擴張,形成一個包圍東河縣的趨勢。
用典史的身份去代表朝廷,将權力深入到各個村子。
這件事徐昌明是秘密行事,随着構建聯系的村子越來越多,聯絡員也越來越多,徐昌明知道這件事是遲早要被查出來,于是加快了進度。
在小院裡,徐昌明和李同、徐夏克圍着桌子,李二叔年紀大了就隻負責李家寨的事情,李同則是負責對外聯絡,徐夏克幫襯。
兩人幾日來也是行動迅速,因為借由小鷹嶺一事,李家寨的名氣逐日高漲,何況現在徐昌明還是東河縣典史。
徐昌明翻看着李同遞過來的花名冊,這些都是李同這些天來發展的各村的聯絡員,這些聯絡員平時是沒有什麼事情的,一旦村裡或者附近出現了僅憑村民無法解決的大事要事,就向上彙報。
看着這些天的成果頗豐,徐昌明自然知道這隻是第一步,剛剛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班底,距離真正掌控東河縣還很遙遠。
徐昌明讓李同和徐夏克先負責聯絡這些人,同時還要兼顧對村内民兵組織的訓練,以防萬一将來有什麼的大的禍事。
“如果将來局勢動蕩,我們要有自保之力。
”
李同和徐夏克他們起初聽到徐昌明的暴論,内心止不住的震驚,但思來想去,又不得不佩服徐昌明的遠見卓識。
何況這幾個村子本身就有軍人的底子,又加上徐昌明為這些民兵立下的紀律,慢慢的在這幾個村子裡逐漸形成了規模。
農時種田,閑時訓練,巡邏,負責維護各村的治安。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磨合,與三合村聯系緊密的幾個村落治安都變得好了許多。
徐昌明拿着東河縣的地圖,看着已經被圈住的幾個村落,告訴李同他們一定要找靠得住的人,同時讓這些聯絡員私下互相監督,保證各村無大事,一旦有事我們能第一時間了解情況。
這樣才能緊急動員民兵去組織救援。
“先從小村子入手,然後把這些人口多的大村子包圍起來。
”
徐昌明又圈了幾個村落,不多會兒的功夫,一個東河縣地圖就被他畫的滿滿當當。
幾乎每到一處,徐昌明就提出一個解決辦法。
“我們最後的目的就是,讓這些村子建立和我們三合村一樣的模式。
”
“當然,我這隻是紙上談兵,具體工作還需要你們去進行。
”
李同和徐夏克聽徐昌明這麼一番講解後,覺得有些豁然開朗,比之前的想法更活躍了一些,這些天組織活動時的一些問題也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