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鳴和林曉很少碰頭,一般為了提高效率,都是各自在不同的城市。
有時候是一南一北,有時候一東一西。
省下來的飛機票錢都夠買輛車了。
但今天他們又回到了同一個房間裡。
金石會所有的員工也都在各自的崗位上。
群體置換最早蘇醒的一批人員在9點多就醒了。
但他們基本上沒有任何動作,大部分人還在等待同伴。
但是他們心中隐含的躁動,方一鳴和林曉都感覺到了。
大量的置換救援申請,還有大量的報警電話。
全國的各個城市裡,隻要有救助站的地方,就有大量的這樣的申請和電話。
幾乎所有的内容都是一樣——他們要求自由,要求離開救助站。
穿越者聯盟隻是對外公開過群體置換的時間,卻從來沒有提過這種置換的訴求。
這讓很多人産生了某種誤解,以為這就是一場單純的置換,純粹的作秀。
但現在看來,穿越者聯盟很高明。
置換本身就是目的,置換本身,就能産生訴求。
這就像一個人,如果隻是自己生活貧窮困苦,可能他隻能呆在家裡艱難度日,感慨自己時運不濟。
但如果他知道整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無數的人都跟自己一樣,甚至活的比自己更慘。
那……
一種無法被限制的力量就會出現。
在這次群體置換之前,置換者們的生活視野其實是被一步一步壓縮的。
從一開始因為經濟問題,貪圖生活成本的便宜,選擇去救助站。
然後因為嚴打和稅收,選擇盡量少的去置換。
再因為各種“治療”,幾乎停止了置換的念頭。
這個過程中,置換者群體之間的交流其實是逐步縮小的,很多人隻是主觀上覺得日子越來越難過,但整個群體的未來,他們很少考慮過。
大部分人的感覺,就是這不過是暫時的一陣風,是政府為了壓制置換采取的臨時措施。
隻要秩序穩定下來,一切都會過去。
很多人已經很久沒有置換,甚至很久沒有出門了。
他們各自呆在各自的救助站,滿足眼前在救助站裡的一日三餐和溫飽。
大部分人其實感覺自己過的還可以。
然後就是大規模的參觀,和政府宣傳。
這是心理上一個重大的臨界點,所有置換者都開始意識到,情況已經在變壞。
但具體變壞到了什麼程度……
大家隻能從網絡上大概的猜測和判斷,但網絡上的信息本來也是經過篩選的,是嚴重失真的,那些過度負能量的東西,是不可能被所有人知曉的。
但置換卻無法被封禁。
置換的出現,讓人類出現了超越生存的另一種無法被阻止的自由。
也許置換者無法選擇目的地,但置換者永遠有出發的權利。
政府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限制這種權利,卻無法真正的根除它。
而使用這種權利的沖動,仿佛是地層下湧動的岩漿,隻要稍微找到縫隙,就會不顧一切的噴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