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網..org,最快更新帶着名将混三國最新章節!
或許是辛勞感動了老天,也或許真是蒼天也有情。
但不管怎麼說,七日之後,何鹹發現雒陽城中的一應事務,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董珉那裡,果然如預料的一般。
董珉寫信向董卓哭訴不成,反而被董卓臭罵了一頓,并敕令他帶着董璜趕赴長安鎮守,不準他拖何鹹的後腿。
而且,似乎是為了敲打董珉,董卓還特意令其留下了一萬兵馬
,歸何鹹調遣。
得到這個命令的董珉,簡直傻了眼。
他真不知道何鹹給董卓灌了什麼迷魂湯,把他的親哥哥都給忽悠瘸了。
離開雒陽的時候,董珉還狠狠地放了一番話,大概意思就跟灰太狼和光頭強說的一樣:我還會回來的!
對此,何鹹敬謝不敏,隻奉送了董珉一個中指。
朱儁那裡,得了司馬防這位多年的雒陽令幹将,進度開始穩中有進。
七日時間内,朱儁将何鹹的末位淘汰獎懲制搬過來後,使得那些掾吏積極性大為提高。
非但編好了遷徙百姓,還收攏了不少驢車牛馬。
剩下的這點時間,司馬防都開始動用了家族力量,從河内一地開始偷運驢車牛馬,為保障遷徙工程順利進行而增磚添瓦。
皇甫嵩那裡事情計較棘手些,畢竟整頓吏治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幸好此番皇甫嵩也拿出了當初在冀州殺黃巾賊的氣魄,從雒陽往西一路二百裡殺了個皿流成河,期間還抄了不少塢堡,收獲頗豐。
至于空出來的官職,除卻何鹹提出,可令當地真正有才有德的士族毛遂自薦外,皇甫嵩還提出了可令一些優秀傑出的太學生參與進來。
那些太學生還未熱皿冷卻,大部分都懷着治世匡扶的雄心壯志。
雖然,他們在處理政務方面還比較稚嫩,但好在有家族裡能人指點,又有皇甫嵩撐腰,倒也将底層的吏治刷清了一遍,填補了用人方面的空
白。
聽着司馬懿将竹簡木牍上的消息一條條念出來,何鹹随即便酌情給予答複。
可憐的司馬懿就得乖乖地趴在案幾上,将何鹹的批奏謄寫出來。
至于說虐待兒童、剝削童工的思想負擔,何鹹是一點都沒有的:開玩笑,自己這是在培養司馬懿好不!
“何中郎,長安王司徒那裡已傳來了消息,安置百姓區域已劃分妥當,函谷關至長安一路的歇息地也已經整頓完畢。
董公那裡也傳來鈞令,令我等三日後先将天子及衆公卿大臣、太學生遷徙入關。
”何鹹微閉着眼睛,聽到這條消息後并未開口,隻是點了點頭:對于董卓來說,遷都的政治因素是要大于民生的。
無論是天子還是公卿士大夫及太學生,都極為重要。
至少,對于朝廷和董卓而言,這些人比
百姓要重要的多。
所以,對于這條命令,何鹹隻有服從的份兒。
隻不過,雒陽定都近兩百年,公卿大臣遍地走,家眷足有三四萬人之多。
而太學生在董卓入京後逃散了一些,但目前也有兩萬人之多。
總的算起來,先行遷徙之人足有近五萬人了。
而且,這還不算那些豪
門當中的奴仆、婢女、僮客、蒼頭、家丁護院七大姑八大姨.
要是真正遷徙,這些人恐怕不下十萬,将近整個雒陽的十分之一。
故而,何鹹覺得自己腦仁兒有些疼,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問道:“楊修那裡,傳來了什麼消息沒?
”
何鹹整個麾下,不說他那些心腹嫡系部下,就是皇甫嵩和朱儁,也一直緊密地同何鹹保持着聯系。
唯獨楊修這一塊,自開始遷都後,便一直一副若即若離的模樣。
偏偏楊修這一塊,直接關系到公卿士大夫那裡的動态。
而且,何鹹也知道,此番遷都算是斷了這些公卿士大夫的根兒,比刨了他們祖墳還嚴重。
再想想那些士大夫的尿性,何鹹總覺得楊修這一夥子,暗地裡正在密謀着什麼幺蛾子。
“回中郎,楊主簿傳來的消息不多,隻是簡短彙報了下設立粥棚一事。
”司馬懿稚嫩的臉龐也變得有些凝肅,他隐隐間似乎也察覺到了什麼,開口道:“不過中郎不必介懷,如今中郎兵權在手,予殺予奪。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