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4.不好預感
趙洞庭點點頭,&;quot;可有具體辦法?
&;quot;
鐘健接着道&;quot;自皇上從雷州率軍驅元以來,至今已過整整十三載。
我朝将士從最初的殿前司、黃龍禁軍到現在的整整三十六支天罡禁軍以及日益壯大的地煞禁軍、各地守備軍、守軍共計百餘萬将士。
大宋亦是從最落魄的時候發展到現在成為全世界最為強盛的國度,這其中為大宋建功立業的将士可謂多不勝數。
而從景炎至今。
皇上您隻在當初複臨安時有犒賞全部三軍将士,且當時諸将分封并不全面。
臣以為,皇上不如趁着此時再行犒賞三軍。
對全軍将士論功行賞,封軍銜、獎勳章。
更重要的是讓全軍将士投票,豎立軍中優秀典型。
如此。
不僅可讓将士們暫且分散精力,也能借着這段時間完成犒軍大事。
&;quot;
趙洞庭眼中發亮,聽鐘健這席話,還真有種被驚醒的感覺。
他以前有很多次萌發過犒賞三軍的念頭,隻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擱淺。
其中多數時候都是因為打仗。
從雷州那時候起到現在,大宋軍隊征伐的時候實在太多了。
趙洞庭因為不想遺漏那些正在執行作戰任務的軍隊,就沒做犒賞。
通常都是在戰争結束後,各軍草草犒賞了事。
雖犒賞其實很豐厚,但總缺少全軍共慶的那種氛圍。
連臨安閱兵都不算盡善盡美。
而現在,大宋各軍都沒有戰事。
的确可以趁着這個機會将各軍積累下來的軍功給犒賞下去。
該封的封。
該賞的賞。
如此也能讓軍中少生出些流言蜚語。
至于鄭益杭的倭路大軍,因為是倭路守備軍,連地煞禁軍都不是,且又偏居海外,這會兒被趙洞庭自動忽略了。
稍作沉吟以後,趙洞庭道&;quot;那這件事就交給你們兵部去辦?
&;quot;
鐘健笑道&;quot;臣領旨。
其實犒賞的事情并不需要那麼着急,隻推舉軍中優秀典型之事能有效分散将士精力,還請皇上下旨讓前線各軍自行推舉。
犒賞之事一并提及,臣會同兵部諸位同僚由飛龍軍起,逐軍逐軍的統計戰功、軍功。
登記在冊,拟軍銜,請皇上先行過目,再逐個發往軍中。
此事緩急,臣以為完全可以視我朝和元朝局勢而定,短可數月,長可數年。
&;quot;
趙洞庭輕輕點頭,&;quot;好。
就這麼辦。
&;quot;
心中不禁感慨身邊有能臣就是要輕松許多。
就拿現在來說,自己身邊能臣無數。
真比雷州那會兒不知道要輕松多少。
光是想想在雷州的時候,連去采買瓷罐的事情都得親自出馬,趙洞庭就有種心酸的感覺。
那時候他不像是個皇帝,倒更像是個難民領袖。
……
幾天的時間過來。
君天放、齊武烈等人本就沒危及到性命的傷勢已經徹底穩固下來。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都燃燒精皿導緻傷及本源,說不定這兒時候都已經恢複行動能力。
不過這會兒,也都能下床行走。
徐青衣這幾天都在武鼎堂内照料着自己的父親徐鶴。
徐鶴在得知她并沒有回家去,而是跟着白玉蟾遊走江湖。
着實有些哭笑不得。
不過聽徐青衣說已經寄家書回去,也就稍微放心。
如此,起碼不至于讓家中的娘子擔心。
随即也慶幸自己沒有在這件事情中丢掉性命,如此比較起來,隻是燃燒精皿,縱是無望極境,也真算不得什麼。
想着那會兒女兒趴在自己旁邊哭得撕心裂肺的模樣,徐鶴滿心慚愧。
不禁想。
或許當初不應該那麼爽快答應皇上。
如果真是死在那老太監手中,那自己這輩子便注定欠妻子和女兒的。
她們孤兒寡母的。
會何等傷心?
這種感悟以及慶幸,讓得本來就對徐青衣很是寵溺的徐鶴現在更有着朝&;quot;寵女狂魔&;quot;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