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萬界穿越

第一百九十七章 拖延

萬界穿越 清明卿旻 3200 2024-01-31 01:02

  “說不上什麼的了解,隻是略有涉及而已。
”王清明擺了擺手的說道。
“茶道,簡單的說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
而且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哦,想不到在茶道方面也是有着這麼多的說法呀,像我們這些的婦道人家隻是喝一個樣子而已,根本就比不得妙玉姑娘的修身養性的。
”王夫人見到王清明随随便便的說出了一大堆的關于茶道的說法,頓時就更加可以确信自己的想法了。

  “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為久遠的時期。
先輩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中國茶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這乃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并且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
”王清明瞄了王夫人一眼,然後便是繼續出聲而道,王清明知道王夫人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為了不讓王夫人等人試探更多的事情,同時也麻痹那在暗中一直關注着榮國府的各種的勢力都不能得知王清明真正的底細。

  “哦?
那為何我們現在對于飲茶方面卻是追求極少呢?
按理來說,着飲茶之道應該是被那些的大人、夫子們所推崇呀?
”榮國府的賈探春卻是聽得王清明的話語,猜測王清明想為衆人講一講那茶道,也是便是順着王清明的意,為王清明接着講述做了鋪墊。

  “這裡卻是有着元朝之時的極大的原因,衆位請聽我慢慢道來。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且那宋朝的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甯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瓯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禀,祛襟滌滞,緻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閑潔,韻高緻靜……’”王清明頓了一頓,接着說下去道。

  “南宋紹熙二年那遠在海外的倭國僧人榮西将茶種從中國帶回倭國,從此倭國才開始遍種茶葉。
在南宋末期倭國南浦昭明禅師來到中原的經山寺取經,交流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将茶道引進倭國,成為茶道在倭國的最早傳播者。
倭國《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确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築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
”倭國《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
直到倭國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于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倭國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并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我們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于我們。

  “我們的茶道出現很早,但遺憾的是我們雖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
我們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
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隻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
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于複雜或是過于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我們茶道并沒有僅僅滿足于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谛,創造性地将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并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我們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唐代的飲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湯與我們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
唐代飲茶,是将茶餅切碎碾成粉末,過‘羅’,也就是就是篩子後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狀,同時還要往裡加鹽、蔥、姜、桔皮、薄荷等,類似于一種可怕的‘胡辣湯’。
也難怪這種徹底怪味、想象起來都讓人覺得不堪下咽的‘茶湯’能提神,能讓人喝了不打瞌睡。

  “唐代的茶道向後世流傳,在經曆了元朝統治的一百年後徹底在中原的土地上湮滅。
反倒是倭國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
元代興起的茶葉泡水一直傳到了今天,但這裡已經沒有了“道”的成分。
今日盛行于中原的所謂“茶道”、“茶文化”,所謂“‘勤和簡靜’的茶道思想”,以及諸多扭捏姿态,全是近些年來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虛的胡扯,還有更荒誕的所謂漚了若幹年的一個普洱茶餅子價渝數百兩的黃金的宣傳,則簡直形同欺騙。
”王清明說到了這裡,卻是将手邊的那盞的茶水又拿起來輕嗅了一下子,然後又搖了搖頭放了下去了,“這正是所謂器之不存,道亦不複。

  “妙玉姑娘不愧是高人弟子呀,諸事見解就是不同于普通人的。
”見到王清明轉首去飲他自己帶來的茶水的行為,老太太、王夫人、王熙鳳卻是有點的不忿了,不過那林黛玉卻是一臉的贊同的看着王清明,“聽妙玉姑娘一席話,卻是勝過了苦讀十年的書呀。

  “相比這位姑娘就是那當年的巡鹽禦史林如海的女兒林黛玉了吧。
”王清明擡眼看了林黛玉一眼,然後出聲确定道。

  “妙玉姑娘果然是神機妙算呀,她的确是黛玉妹妹。
”見到林黛玉和王清明有了交談的意向了,那林黛玉一旁的薛寶钗趕忙的出聲幫助林黛玉回到道,同時也暗中的捧了王清明一句。

  “算不上是神機妙算,隻是觀的這位姑娘面露富貴之象,且有着南方那邊的水鄉女子的特有的溫柔之樣,故而猜測的說道而已。
”王清明并沒有領了那薛寶钗的贊美之說,反而是更加的推崇那林黛玉。

  “無論如何,妙玉姑娘都是非普通人,黛玉聽得君今日的一席話,卻是在私下很想多和妙玉姑娘交流着一番,不知妙玉姑娘可否同意?
”薛寶钗被王清明以言語做了阻擋,那林黛玉才是有了說話的機會,所以那林黛玉是直接的說出了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了。

  “當無不可,今後黛玉姑娘有什麼想要交流的,大可來牟尼院來尋我便是了。
”王清明點了點頭表示了贊頭,因為在這榮國府之中,王清明唯二的可以從林黛玉和薛寶钗身上看到一點的靈性,但是從薛寶钗剛剛的行為之中,王清明已是對于薛寶钗産生了一點的厭惡之意,而且王清明還發現那薛寶钗乃是命比紙薄,可心比天高,但是那林黛玉卻是一直都以一種的不争之意面對着所有的人,王清明看上的,也正是這點的不争之意。

  “那就多謝妙玉姑娘了。
”林黛玉向着妙玉淺行了一禮,然後便是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不再多言其他,隻是靜靜的看着其他人的各種的表現了。

  “妙玉姑娘既然來了榮國府,豈能還有讓妙玉姑娘回到那環境不好的牟尼院之中居住呢?
榮國府如此的大,定然會有妙玉姑娘喜歡的院子的,我想老太太定然也是很是歡迎着妙玉姑娘的。
”王夫人聽到了王清明先前的話語,卻是向着王熙鳳使了一個眼色,王熙鳳雖然不知道王夫人如此行為的原因,但是她先前早已是得到了王夫人的安排了,所以便提出了王夫人先前和她安排着的事情。

  王清明沒有着急着回答王熙鳳的話語,而是以自己的玉指輕敲着手邊的桌子,像是在思量着什麼的似的。

  “主子,也是不早了,馬上就要到您喝午藥的時候了。
”得到了王清明的暗示,一直站在王清明的身後的春江卻是附身到了王清明的耳朵旁邊,以一種壓得極低,但是卻又是可以被屋子之中的所有人都能聽得到的聲音,向着輕聲的說道。

  “快到了嗎?
”王清明聽到了春江的話語,卻是表現出了一副子的意猶未盡之意展現在衆人的面前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