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99種最讨人喜歡的說話方式

99種最讨人喜歡的說話方式 第90章 問話看準對象和機會

  第十一章第5節問話看準對象和機會

  看準對象、機會的問話可以使你獲得所需要的信息、知識和利益,幫助你了解對方的需要和追求,從而達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助,促成交往的成功。那麼,如何才能正确地問話呢?

  1?提問要看對象

  首先,提問應因人而異,要從對方的年齡、身份、職業、性格以及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出發,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與技巧。如對高齡老人,就不宜問:“你幾歲了?”而應問:“您高齡?”“您高壽?”如對一位正感歎流年似水、老之将至的女士提出一個看似很平常的問題:“您今年多大年齡?”盡管你毫無惡意,也定會惹得她不快。其次,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提問寒暄方式。在我國,朋友、同事、鄰居見了面,習慣的提問是:“吃過飯了嗎?”“忙着上哪兒去呀?”對方聽了會感到親切友好。但是同樣的話,對英、美等外國人說,就會引起誤解或讓他們産生不快。問他吃過沒有,他會誤以為你要請他吃飯;問他上哪兒去,他則認為你在幹預他的私事。再次,提問要根據對方的知識水平。例如,有一位記者去一家機床廠采訪一個曾去過埃及的工人。想請他談談埃及人民怎樣反對英國殖民主義,這個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根本不理解記者的意思,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後來,這名記者換了個問題:“埃及人對英國人怎麼看?”這下子對方明白了,話匣子一打開便滔滔不絕地說起來,那位記者也獲得了自己需要的材料。

  2?讓對方有話可答

  有些人由于提問的方式過于笨拙,使對方無法回答。有一個不善于提問的記者,他采訪美國某跳水運動員(母親是上海人)時連續問:“你的母親是上海人嗎?”“你這次要去上海嗎?”“你準備在上海見你親戚吧?”面對這些平淡無奇的問題,運動員隻好一次一次地重複:“Yes!”這不能怪運動員不健談,而是對這種笨拙的問題也隻能回答到這樣程度。如果記者換另一種方法問:“你準備怎樣把對你母親的懷念帶回美國呢?”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運動員不但可以介紹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還有充分餘地述說一下自己來中國的感受。

  3?提問要掌握時機

  提問要掌握時機效果才佳。兩個過去很要好的朋友都剛剛走上工作崗位,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相遇了,互相詢問:“你們單位待遇怎樣?你工資多高?談戀愛了嗎?”顯得既親熱自然,又在情理當中。但是,如果一位姑娘經人介紹與一位從未見過面的小夥子在公園見面。倆人準時赴約了,沉默了一會兒,姑娘擡頭問:“你談過戀愛嗎?工作輕松嗎?工資多少?”其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4?提問要注意措辭

  例如,在會議上我們經常聽到主持人這樣提問:“不知各位對此有何高見?”雖然從表面上看,這種問話很好聽,但效果很不好。十有八九,與會者會半天不出聲。高見?衆目睽睽,誰敢肯定自己的見解就高人一等呢?就算是有高見,誰又好意思先開口呢?這說明了提問的措辭不佳。如果你問:“各位有什麼想法呢?”恐怕效果會好一些。又如,你到酒家或飯店點菜,切忌這樣問:“這魚新鮮嗎?”這種問法是很不藝術的。新鮮也罷,不新鮮也罷,對方反正會說新鮮的,結果,真要不新鮮,吃虧的恐怕還是你自己。

  如果你開始這樣問:“今天有什麼好菜嗎?”那就等于說,不管什麼菜,隻要好便行。這樣問來,既表示你謙虛,又顯得你大方,酒家或飯店的招待員自然會把最好的新鮮菜肴介紹給你。再如,妻子偶爾回家遲了一個小時,剛進家門,丈夫就氣呼呼地責問:“怎麼晚了一個小時,到哪兒鬼混去了?”妻子反唇相譏:“和情夫逛大街去啦!怎麼着?”一場夫妻大戰就迫在眉睫了。如果丈夫換一種措辭,換一種語調,殷勤地從妻子手中接過提包,面帶笑容問道:“累了吧,是不是……?”妻子自然會把回家晚了的原因解釋清楚。注意措辭,實際上是提問時努力營造一種親切友好,輕松自然的氣氛,有利于收到良好的提問效果。

  篇末點睛:

  提問是一門藝術,必須根據采訪對象地位、年齡、信仰、境遇乃至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提問方式。這樣,你才能主導整個采訪過程。

  ――法拉齊(意大利著名女作者)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