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99種最讨人喜歡的說話方式

第74章 動情地說來感動聽衆

  第九章第9節動情地說來感動聽衆

  有一天,一位老态龍鐘的婦女前去面見林肯,哭訴自己被欺侮的經過。這位老婦人原是獨立戰争時期一位烈士的遺孀,每月靠撫恤金勉強維持生活。前不久,出納員竟要她先繳出一筆手續費才能領錢,而這筆手續費竟高達撫恤金的一半,這分明是敲詐勒索。素有修養的林肯聽完老婦人的泣訴後,怒不可遏,他安慰老婦人,并答應一定幫助她打赢這場官司。

  法庭開庭後,因證據不足,所以被告矢口否認,情況明顯對老婦人不利,輪到林肯發言,幾百雙眼睛盯着他,看他有沒有辦法扭轉局勢。

  林肯并沒有在老婦人的不幸上大作文章,而是用抑揚頓挫的嗓音,把聽衆引入對美國獨立戰争的回憶。他雙眼含淚,用真摯的情感述說革命前美國人民所遭受的沉重苦難,述說革命志士在冰天雪地裡戰鬥,為灌溉“自由之樹”而流盡最後一滴皿的事迹。突然間,他情緒激動,言詞夾槍帶劍,直指那位企圖勒索烈士遺孀的出納員。最後,他以巧妙的設問,做出精彩的結論:

  “現在,1776年的英雄早已長眠于黃泉,可是,他那衰老而可憐的遺孀,還在我們面前,要求我們代她申訴。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一位美麗的少女,曾經有過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然而,她為美國人民犧牲了一切,到頭來卻變得貧困無依,不得不向享受着革命先烈争取來的自由的我們請求一些援助和保護。試問,我們能視若無睹嗎?”

  這樣一個問題,成功地觸發了在場所有群衆的同情心,在場的人眼眶泛紅,都為老夫人掬一把同情之淚。有的捶兇頓足,撲過去要毆打被告;有的當場慷慨解囊。在陪審團的一緻要求下,法庭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動之以情,激發衆人内心深處的溫暖情感,将有助于扭轉劣勢。

  俗話說“‘通情’才能‘達理’”,沒有心理上的溝通作基礎,即使有理,也達不到說服的目的。

  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要想讓别人做什麼,你自己先要做到。說話是一個信息傳播的過程,你隻有在機械的語言中加入了真情,聽衆才可能被這番話感動。如果絲毫沒有感情地說一件事,聽衆就無法感受到信息流中的特質。聽衆希望自己能被感動,所以,就讓我們動情地來說吧。

  看看列蘭?史多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動情講演來打動聽衆,讓他們支持聯合國兒童救援行動的:

  “我但願自己再也不會目睹此情此景。一個孩子和死亡之間隻差一顆花生,還有什麼比這更凄慘的呢?我希望各位永遠不會看到這一幕,也不必在事後永遠活在這種悲慘的記憶裡。如果一月裡的某一天,在雅典被炸彈炸得一片廢墟的工人區裡,你曾聽到他們的聲音,見到他們的眼睛……可是,我所能留下的一切,隻是半磅重的一罐花生而已。當我費力地打開它時,成群衣不裹體的孩子把我團團圍住,瘋狂地伸出他們的小手。更有許多的母親,懷抱嬰兒你争我搶……她們都把嬰兒舉向我,皮包骨頭的小手抽搐地伸向我。我盡力使每個花生都發揮最大用處。”

  “在他們瘋狂的擁擠之下,我幾乎被他們撞倒。眼睛前隻見幾百隻手:渴望的手、揮動的手、無望的手,全是瘦小的可憐的手。這裡分一顆花生,那裡分一顆花生。再在這裡一顆,再在那裡一顆。數百隻的手伸着,乞求着;數百隻眼睛閃着希望的光芒。我無助地站在那裡,手中隻剩個藍色的空罐子……唉呀,我希望這種悲慘永遠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

  在列蘭?史多動情的叙述中,聽衆的内心深處受到巨大的震撼。

  篇末點睛:

  想要用語言感動聽衆,必須先感動你自己。不能感動自己的話盡量别說,因為它也很難感動别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台上台下流淚,有的台上平鋪直叙,台下昏昏欲睡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