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過去了,蘇折沒有回來。
沈娴處理朝政更加的順手,她陸續收到了各地方視察遞上來的折子,有的地方發生了蝗災,有的地方降雨量過于充沛,還有的地方水利、農耕都有很大的缺陷。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有。
當然,除了視察,還要解決好這些問題。百姓們對官員前來視察、體恤民情呼聲甚高。
那些折子裡沒有蘇折的筆迹,沈娴不知道他究竟在哪支視察名單裡。大抵是怕沈娴找到他,所以即便上奏,他也不會親自遞折子。
百姓秋收時,歡欣鼓舞。因為今年大豐收。
朝堂上下也十分高興,總算有了多餘的存糧入國庫。
京郊山裡的楓葉紅了,遠遠觀去,姹紫嫣紅一片。京裡的人們都争相去往郊外踏秋。
蘇羨提議讓沈娴也出宮轉轉。隻是她把自己鎖在牢籠裡,心裡暗無天日,又怎見得外面秋高氣爽。
她等到了入冬,還沒等到蘇折回來。但好在,她等來了蘇折的一封信,給她無望的生活注入了一絲新鮮的空氣。
信上字字清晰,都是蘇折的筆迹。
沈娴看得很慢,她生怕一下子就看完了。
蘇折在信上說,南境平安,他去南境吃了地方菜,去看了風土人情,一切皆好,讓她勿念。
沈娴把他的信捧在手上,放在心口,夜裡輾轉難眠。房裡的燈未熄,她一遍一遍細讀着信上的字裡行間,想象着蘇折寫信時的光景,想着他,念着他。
心痛得喘不過氣了,她便把自己蜷縮起來。若要是有殼就好了,她想躲進殼裡,獨自度過這一次又一次的漫漫長夜。
後來沈娴唯一的期望,就是等來蘇折的信。好在蘇折的信不止一封,每隔半個月左右的樣子,就會有下一封信送來。
拆看蘇折的信,成了沈娴的頭等大事。
有時候正在早朝,信使送了信進宮裡來,都是直奔朝殿。沈娴暫放一切朝事,坐在那高高的位置上,手忙腳亂地拆信封,取出信紙展開來看。
她會久久沉默,時而安靜發笑,笑着笑着,就皺了眉。
百官們發現,當朝隻有蘇相一人,能如此牽動着她的喜怒哀樂。隻是朝臣都對此諱莫如深。
楚京下大雪的時候,蘇折信上說江南也下雪了。好在江南的雪都是怡景怡情的小雪,河水未曾結冰,依然可以泛舟。船頭烹一壺茶,靜看雪花飛落,也别有一番滋味。
沈娴皺眉,是不知他穿得夠不夠厚,不知他這樣會不會着涼。不知……他何時會回來。
轉眼到了年底,離蘇折離京也有三五個月了。
當初一同離京視察的各路官員都趕在年底以前,陸陸續續地抵京,然後向沈娴上報各地方的治理情況。
沈娴視線一一掃過去,看到最後一個官員,裡面也沒有她朝思暮想的人。
她問:“蘇相呢?”
官員們面面相觑,小心謹慎道:“蘇相還沒有回來嗎?臣等還以為他已經回京了……”
數月以來的等待瞬間一場空。
沈娴再隐忍不了,抓着那些官員,一個個地質問:“他不是和你們一起走的嗎,為什麼到最後你們都回來了,獨獨他沒有回來!他去哪兒了,啊?!”
官員們吓得噗通跪在地上。
沈娴沖他們大吼道:“你們為什麼就不問問他去哪兒了?!”
“臣等問過,可當時蘇相隻帶了兩個随從,說走到哪兒就算哪兒啊……”
若不是賀悠攔着,及時讓那些官員退下,隻怕沈娴還要發難于他們。
禦書房安靜下來,沈娴忽然無力道:“賀悠,你看我像不像是一個瘋女人?”
賀悠同她一起坐在禦前台階上,看了看她,于心不忍道:“皇上想瘋卻不能瘋,這才是最痛苦的。”
沈娴蒼白地笑了笑,垂着頭,以手撐着額頭,疲憊道:“他們舟車勞頓,才一回京複命,就受我一通脾氣。回頭你幫我好生安撫一下,應有的犒賞,都按照功勞相應派下去吧。”
“是。”
“你也下去吧,我自己一個人坐會兒就好了。”
賀悠遲疑了一下,道:“你一個人……沒問題嗎?若是想有個人說說話,我可以陪你。”
沈娴沒回答,隻搖了搖頭。
賀悠還是退下了,留沈娴一個人坐到天亮。
又一年過去了。
今年除夕沈娴和蘇羨在太和宮過的,京城裡家家戶戶都充滿了年味,唯獨最奢華的宮裡透着凄清。
百官們私底下聚會時都對女君的此等境況感到同情,商議着要不年後大家谏言讓女君納後宮,如此宮裡也不至于太過冷清。
大年初一的時候,沈娴出宮了。她去到陽春河邊,看了一陣大人們帶着孩子在河冰上嬉戲,自己往街上轉了轉,等不知不覺回過神來時,已到了蘇折的家門前。
他家門前比往年還要冷清。
一年一年,管家也老了,未來得及早早清理門前雪。看到沈娴來,管家感到很意外,卻也哀歎。
“皇上要進來坐坐嗎?”管家道,“大人雖不在家,熱茶老奴還是拿得出招待的。”
“好。”
沈娴進了内院,在她和蘇折曾共同住過的房間裡坐了一陣,後又去蘇折的書房裡坐坐。
他的書房幹淨整潔、光線明亮,窗前竹簾半垂,案上香爐内一爐死灰,無半點沉香氣。
她就坐着,沒亂動書房裡的任何一樣東西,連一本書、一幅字畫都沒打開來看。她唯恐破壞蘇折走後這房間裡的樣子。
年後開朝,沈娴全大楚張貼皇榜告示尋人。告示上畫着蘇折的畫像,不管他在什麼地方,隻要是大楚境内,就有被發現的可能。
當然百姓們隻是好奇,這告示上所畫的是何人,并不知乃是一朝丞相不知去向。
沈娴最後得到蘇折的消息,是在六月份裡。
聽說他去了西陲邊境之地,與鎮西将軍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