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王奇率領的大軍,已經是南下抵達永定城。
天氣已經漸漸多了一絲寒意。
隻是齊國的将士,卻是全都激動不已,因為事到如今,齊國方面的将士一路所過,都是望風披靡,他們抵達了永定城,接下來不久後,就會抵達平壤城。
王奇和聶封的軍隊彙合,那永定城的兵力收攏在一起,同時安排了少許人鎮守永定城,又在永定城補給了糧草和物資。
從大同江南下,再到曹山口,一應的糧食等,都是靠齊國自身供應。
永定城卻是不同的。
永定城這裡,本就是後勤物資的保障,有了永定城,王奇這一次南下攻打平壤,已經并不困難,畢竟不缺少糧食了。
王奇在永定城休整了一天,便準備要啟程南下。這時候,卻是聶封急匆匆來到王奇身旁,他禀報道:“陛下,臣有重要的情報,向您回報。”
王奇道:“什麼情報?”
聶封說道:“臣拿下永定城時,當時的永定城守将鄭善躍,歸順了我齊國的,陛下也是接納了他,準許他在齊國為将。”
王奇颔首道:“朕有印象,這個人卻是有些貪圖享樂。”
聶封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昔日在高句麗時,鄭善躍的确是貪圖享樂,但是歸順齊國後,他為齊國效力,所提出的諸多策略,都是在點子上,能切中關鍵。這樣的一個人,是極有能力的,并非是什麼無能之輩。”
“正所謂,君明臣賢,陛下是聖君,下面的人自然是受到陛下的影響,賢能無比。而鄭善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不再享樂了,能處處和将士打成一團,而且是文武雙全。”
“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當然臣如今來,并非是提及鄭善躍能力如何的事情,是他出身高句麗鄭家,其家族在平壤頗有影響力。其兄長鄭善器,是執掌高句麗南城的守城大将。”
“鄭善躍此前,安排人傳書給鄭善器,讓鄭善器投降,歸順陛下。”
“就在剛才,鄭善躍收到了消息。”
“鄭家乃至于鄭善器,願為陛下效力。隻要是陛下的大軍,抵達平壤之日,到時候,鄭善器打開城門,迎接陛下的大軍入城。”
聶封顯得很是歡喜,他開口道:“陛下,能不費吹灰之力,直接殺入平壤,那麼我們一旦奪取了平壤城,整個平壤也就納入齊國境内,高句麗自此覆滅。”
王奇點了點頭。
如果事情真如鄭善躍所說的,自然是最好,能省下很多的厮殺。
可是,如果這是一個陷阱就不一樣了。
甚至于鄭善躍因為丢失了永定城,他已經是歸順齊國,這一點是無法更改的,所以鄭善躍的歸順,是真正的歸順。
然而鄭善器的歸順,卻是未必,或許是一個計謀。
王奇仔細的盤算清楚後,便道:“鄭善器的情況,朕知道了。一旦是鄭善器打開城門,迎接王師入城,那麼,朕不吝嘉獎。”
“謝陛下。”
聶封笑着應下。
他轉身就離開了,得去把消息告訴鄭善躍,讓鄭善躍知道這一結果。
王奇看向身旁的周子山、諸葛豐,笑道:“子山、兄長,你們認為這一次鄭善器的歸順,是真是假?”
周子山說道:“按照道理來講,鄭善器的歸順,不至于作假。第一,如果他作假,會導緻鄭善躍陷入困境;第二,如果鄭善器作假,一旦打破了平壤城,高句麗吃不了兜着走。當然,也不排除鄭善器其人,是一個追随高句麗王的主戰派,執意要開戰,執意要以姓名算計陛下。”
諸葛豐眼眸轉動,他心中已有定計,開口道:“陛下,臣認為周部長的話,完全是有道理的,我們如今,暫時繼續行軍南下。”
“但是,卻安排人通知潛伏在平壤的馬複,然他調查鄭善器的情況,以及了解他的情報。等我們抵達後,有馬複的消息,我們就可以清晰做出判斷。”
“另外,等我們抵達時,鄭善器願意打開城門,那就讓鄭善躍親自先帶兵入城。我倒要看看,鄭善器即便是心懷鬼胎,他敢不敢下令進攻。”
“妙啊!”
周子山笑道:“諸葛部長最後的安排,實在是點睛之筆。如果鄭善器沒有私心,一切自然是輕松順利。然而,即便是有私心也不懼。”
王奇颔首道:“兄長,你安排了就是。”
“遵命!”
諸葛豐當即就應下。
王奇道:“時間緊迫,傳令下去,啟程離開永定城。”
“是!”
傳令兵立刻安排下去。
大軍繼續浩浩蕩蕩的啟程南下,直撲平壤的方向去。
如今王奇的身邊,兵力已經前所未有的多了起來,抵近了十萬之衆,畢竟收降了金在山、鄭善躍兩路兵馬,這就湊集了五萬多精兵。
尤其是有諸多的政工部人員,全部充實到高句麗将士中,不斷給這些人做思想工作,所有人如今都是認可齊國,都是願意為齊國效力。
浩浩蕩蕩的大軍南下,在南下走了不到二十裡路時,就有哨探返回,禀報說通往平壤城的半路上,遇到了阻擊,有高句麗的軍隊在半路上借助高地阻擊。
王奇聽到這一情況後,下令大軍暫緩進攻,然後吩咐聶封帶兵前往解決。
事到如今,大勢已成。
區區阻擊,根本成不了氣候。
周子山心中琢磨一番後,他卻是忽然道:“陛下,這情況有些不對勁兒啊。”
王奇道:“什麼意思?”
周子山鄭重道:“按理說,金在山歸順,以及樸元啟被俘虜的消息傳回,根本不可能再有抵抗的事情。隻要是高句麗徹底亂了,不會半途抵擋。可是如今,卻是有軍隊在半路上阻擊,這就意味着,高句麗是鐵了心要抵擋,高句麗王樸亦盛,也是要直接抵抗到底的。”
王奇道:“子山的分析,的确是有道理。高句麗方面,應該是鐵了心要抵擋。既然樸亦盛決定要死戰,那麼接下來,我們是否可以論斷,這鄭善器方面,或許是樸亦盛的誘餌?”
周子山道:“暫時不确定。”
諸葛豐也是附和道:“鄭善器的問題,還是需要更确切的消息。”
王奇說道:“鄭善器這裡,暫時就不管他。一切,按照我們的節奏推進。更何況,有了樸元啟在,也可以借此來對付樸亦盛。不管他是否真要是抵抗,都可以利用樸元啟的。”
周子山道:“是這個道理。”
王奇想了想,道:“來人,通知金在山來一趟。”
“是!”
士兵得令,轉身就下去通知。
不多時,金在山來到了王奇的身前,躬身行禮道:“金在山,拜見皇帝陛下。”
王奇說道:“金在山,關于鄭善器這個人,你知道嗎?”
“知道!”
金在山說道:“陛下,論及關系,我和鄭善器是同門師兄弟,我是師兄,他是師弟。我和鄭善器,都是師從于大将軍乙支文雄的。”
王奇道:“你說說,這個人有什麼特點?”
金在山仔細的想了想,便道:“鄭善器的性格,為人挺仗義的,另外很鮮明的一點,就是他極為孝順,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鄭善器也有能力,文武雙全,隻是這個人,有些時運不濟。他有能力,問題是每一次上戰場,他都是沒能打赢,都是吃了敗仗。”
“以至于蹉跎了幾十年,時至今日,也隻是一個鎮守南城門的将軍。”
王奇聽完後心中大體明白了過來。
這一切,還是看鄭善器的母親,當然有鄭善躍的影響,相信鄭善躍撰寫書信回去,那麼鄭善器的歸順,倒是多了幾分的真實。
王奇沉聲道:“關于鄭善器其人,聽從了鄭善躍的勸說,已經派人傳來書信,表示他會打開南城門,迎接大軍入城,這一事情你怎麼看?”
“應該不假!”
金在山鄭重回答。
王奇道:“理由呢?”
金在山說道:“衆所周知,鄭善器的母親柳氏,對小兒子鄭善躍很是疼愛。同時,柳氏其人,很有些手段,但更是趨吉避兇的老婦人。”
“她這樣的人,不懂什麼家國大義的,隻知道家族的利益。所以有鄭善躍的勸說,柳氏肯定會心動。鄭善器考慮到家人,尤其是考慮他的母親,所以我認為,鄭善器的歸順不是弄虛作假的。”
王奇道:“但願如此。”
王奇擺了擺手,金在山就轉身退下。
王奇又等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前方已有哨探返回,禀報說路途上占據高地的高句麗士兵,已經是被徹底擊敗,大軍可以繼續趕路了。
王奇大軍再度啟程,十餘萬大軍的行進,形成了一股浩蕩洪流,根本就無法阻攔。即便是南下途中,又遇到兩撥阻攔,可是,都是輕易被擊潰。
十月十二這一日。
王奇率領的大軍,已經是兵臨平壤北城外。
大軍抵達了後,暫時并沒有進攻,王奇卻是安排了人,把樸元啟捆綁在了木樁上,然後讓人高呼樸亦盛出來一見。
在王奇麾下的士兵呐喊後,城樓上,樸亦盛他看到了城外的一幕。
樸亦盛被齊國士兵扛着,立在了城外百步距離。
至于齊國大軍則是更遠。
避免遭到射擊。
樸亦盛看到了被綁在了木樁上,已經有些奄奄一息,甚至有些頹廢的樸元啟。他的内心,一下就揪住,甚至内心無比的難受。
他的兒啊!
竟是被捆綁在了木樁上。
可惡!
該死的王奇!
樸亦盛内心詛咒了王奇不知道多少遍,但他如今,卻是面臨一個困境,不管兒子的死活,那麼兒子安全堪憂,甚至他也會處處為難。
可是一旦顧慮到兒子,甚至王奇這時候讓士兵喊話,讓他出來就是為了借助樸元啟,以便于打擊他,以便于連削帶打的對付高句麗兵力。
這是狼子野心。
樸亦盛的手死死緊握成拳,甚至因為用力過猛,以至于指甲刺入肌膚,他都不曾察覺。
樸亦盛腦中,正在進行着抉擇。
片刻後,樸亦盛下令道:“大将軍。”
“在!”
乙支文雄一直站在一旁,立刻就開口回答。
樸亦盛的眼眸瞬間就瞪大了,他眼中滿是冷色,下令道:“你立刻安排神槍手,給我射殺太子。另外,帶着太子出來的齊國士兵,也一并射殺,給太子報仇。”
“大王,這……”
乙支文雄聽到後,也是震驚。
沒想到,樸亦盛竟然做了這樣的一個決定,超乎他的預料。
李昌诃也在這裡的,他見樸亦盛如此果決,心中卻是喟然歎息。齊國的軍隊,戰鬥力如此的強橫。齊國的軍隊,戰鬥力難以抵擋。在這一情況下,即便是樸元啟死了,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幫助。
不過李昌诃沒有說。
李昌诃人老成精,他更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如今的樸亦盛,已經是有些紅了眼。
極容易被刺激。
稍有不慎,甚至可能殃及自身。
所以一言一行,要更加的謹慎。
樸亦盛大袖一拂,斷然下令道:“大将軍,話就不必多說了,你直接執行命令,給我射殺樸元啟。”
樸亦盛一番話說完,眼眶已經通紅,手撐在女牆上時,都帶着輕微的顫抖。
他整個人,無比難受。
親自下令射殺自己的兒子,這是何等的難受?
李昌诃喟然歎息一聲,朝乙支文雄吩咐下去,不多時,就有神槍手瞄準了城外的樸元啟。
砰!!
槍聲響起。
一枚子彈射出,轉眼間,便到了樸元啟的身前,噗的一聲,洞穿眉心。
殷紅鮮皿,頓時流淌出來。
樸元啟連聲音都沒有發出,就被一擊緻命。
兩個穩住木樁的士兵見狀後,根本就不作任何猶豫,先是直接卧倒,然後迅速匍匐前進一點距離,便一躍而起,飛也似的往後跑了。
王奇在後方也看到了這一幕,他有些震驚樸亦盛的魄力。
竟是殺了自己的兒子。
這手段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