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包松全和顧律商量的第二件事,是有關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邀請報告人的事情。
所謂的大會邀請報告人,是指國際數學家聯盟邀請一批傑出數學家,在大會上進行學術報告。
學術報告分位兩種。
即一小時學術報告與四十五分鐘學術報告。
兩者不同的是。
一小時學術報告面對的聽衆是所有與會的數學家,而四十五分鐘學術報告,面對的聽衆隻是各自學科分組的數學家。
顯而易見,兩種不同報告形式含金量完全不同。
根據往屆的慣例,被邀請做一小時報告的數學家,每屆大概隻有二十位左右。
而被邀請做四十五分鐘學科分組報告的數學家,每屆将近百位。
當然,無論是被邀請做一小時報告,還是做四十五分鐘報告,都足以體現國際數學聯盟對該數學家的認可。
畢竟,無論哪一屆國際數學家大會,被邀請做學術報告的那批數學家,皆是各自研究領域的佼佼者。
同時,許多數學家把被國際數學聯盟邀請做學術報告,當做為一種殊榮。
這種榮譽,絲毫不弱于獲得某些國際性的大獎項。
當然,在這兩種報告形式之外,還有一種‘十分鐘報告’。
這種報告形式,隻要獲得與會資格的數學家皆可以進行申請,一旦申請通過,便可以在各自分組會議上進行一次時限為十分鐘的簡短報告,闡述其觀點。
往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有不少數學家通過這種“十分鐘報告”的形式,一鳴驚人,從一位籍籍無名之輩迅速得到各方關注。
比如說,十二年前德國柏林的那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本來跟着其導師盧卡斯來見見世面的西蒙,就是憑借在代數幾何分組會議上十分鐘的簡短報告,瞬間揚名立萬!
西蒙之名,在那之後便徹底打響。
…………
當然,顧律目前在數學界的名氣,已經和那位西蒙不相上下。
通過十分鐘報告的形式揚名立萬,對現在的顧律來說,已經完全沒必要。
名氣,顧律已經有了。
現在欠缺的,是被國際數學家所認可。
要知道,顧律雖然現在名氣極大,但由于其崛起的太快的原因,顧律目前,仍未獲得任何一個國際性的數學獎項。
甚至,連國内那幾個知名的數學獎項,顧律一個都沒有。
不得不說,這個情況确實有些尴尬。
但沒辦法,顧律實在是成長的太快了。
前年,顧律剛剛博士畢業。
而今年,顧律已然可以和西蒙那樣的數學家一覺高下。
在各大數學獎項組織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不知不覺中,顧律已經成長到這種地步。
顧律對此是不着急的。
反正研究成果擺在那裡,不愁以後沒有獎項拿。
顧律不着急,并不意味着包松全不着急。
包松全現在可以極為迫切的希望,把顧律塑造成他們燕大數院的牌面之一。
因此,讓顧律受到國際數學界的認可,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而眼前即将要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若是顧律被大會選做邀請報告人,那便代表着國際數學聯盟對顧律的承認與認可。
一小時學術報告,包松全不敢奢望。
每屆大會,一小時學術報告隻有二十人左右的名額。
其中,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名額會被往屆菲爾茲獎得主占據,三分之一被今年的菲獎提名者占據,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會被其餘數學家瓜分。
尤其是對于華國數學家來說,想要在大會上進行一小時報告何其難也。
整個華國,目前有過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進行一小時學術報告經曆的數學家,僅有寥寥十幾位而已。
就連是包松全本人,也沒有這個機會。
倒是包松全和顧律的老師,季昌義院士,在2004年第二十三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被邀請在所有與會者面前進行長達一小時的學術報告。
包松全想讓顧律争取的,并非是在全體與會者面前,進行一小時學術報告的機會。
而是在代數幾何領域的分組會議上,進行四十五分鐘學術報告。
顧律有那個資格嗎?
是有的!
剛剛證明出BAB猜想的顧律,是完全有成為邀請報告人的資格的。
代數幾何領域雖被譽為天才雲集之地,但顧律如今已是和西蒙等人齊名的存在。
可以說,在代數幾何領域,能夠穩穩勝過顧律的青年一代數學家,一個都沒有!
這是包松全的底氣。
但包松全擔心,或許會因為一些其他的因素,讓顧律失去這個機會。
比如說,資曆,還有年紀。
國際數學聯盟的那群人,可全都是一些不易相處之輩啊!
“師兄,你的意思是說,你有辦法,讓我可以穩穩的獲得邀請報告人的名額?”顧律眼前一亮,望着包松全開口說道。
對于邀請報告人,顧律自然是有機會就盡量争取。
畢竟,這是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包松全不動聲色的點點頭,“嗯,确實有個法子。”
原來,擔任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主席的是華國數學會理事長吳文軍院士。
按照國際數學聯盟不成文的規定,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議主席由東道主國家選派人員擔任。
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議主席,在國際數學聯盟内部的話語權還是很高的。
而顧律和包松全老師季昌義院士,和那位吳文軍院士是不錯的朋友。
包松全可以通過季昌義的關系,讓吳院士幫幫這個小忙。
現在,包松全隻是征詢一下顧律的意見。
沉吟幾秒後,顧律點頭表示答應。
于是,當天晚上,顧律便帶着顧律前往吳院士家中。
對于老友的兩位弟子,吳院士自然是熱情的招待。
談話間,包松全隐晦的探了一下吳院士的口風。
吳院士笑呵呵的開口,“我們選擇邀請報告人,隻看能力,不看年紀。否則,到時候台上做報告的,豈不是全是一群沒有真才實學的老家夥。”
吳院士雖然沒有明說,但其意思已經不言而喻。
顧律和包松全心滿意足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