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大明官

第四百零一章 餘波袅袅(上)

大明官 随輕風去 2325 2024-01-31 01:11

  常言道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安小伯爺醒悟後的怒吼歸怒吼,但還處在看熱鬧的程度,雖然是他自己的熱鬧。

  但是兩旁的胥吏就是久在公堂的老公門,見慣了大老爺審案子,今天從頭旁觀到尾,看着方知縣唱獨角戲,端的是叫他們暗暗心驚。

  這案子的要害之處有兩個,一是縣尊隐忍多時,故意勾着安小伯爺一而再,再而三的鬧事,不知不覺之間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成了緻命的問題。

  二是縣尊使出的移花接木、偷梁換柱之計,直接把陳家店産和報國寺換了個位置,永平伯原本霸占店産的行為變成了強占報國寺地方。
其實這個轉接比較生硬,有往永平伯頭上潑污水的嫌疑,但關鍵在于皇家認不認帳?

  以當朝太後那死命為自家人撈好處的性格,在繁華地帶有人主動為兄弟尋覓廟産,那自然求之不得、欣然納之。
更何況太後居住在皇宮東北端,從北門出入到鐘鼓樓一帶很便利,把報國寺搬遷到這裡自然是極其讓太後中意的[。

  今上作為孝子,在這上頭自然沒有必要忤逆母親,再說今上也不是什麼嚴于律己的人,所以肯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賬了。
然後,這永平伯便屈尊到縣衙來聽審了。

  從頭到尾連起來看,衆胥吏不得不贊一聲運籌精細,心裡隐隐對年輕縣尊産生了敬畏感。

  方應物側頭對旁邊刑房書吏問道:“強占店産、傳喚不到、毆打命官、毀損縣衙,數罪并罰,按大明律例該當何罪?

  書吏瞠目結舌。
讷讷不能語。
這些罪名加起來是很重的,充軍流放都是小意思。
但犯人可是一位伯爵勳臣,他一個小吏如何敢說出口?

  方應物罵了一聲:“不學無術的蠢材”!

  又回過頭來判道:“念在是功臣之後。
從輕處置,重責三十,枷号示衆一日!
”在古代做官就是這點好,判罰起來自由度太大了。

  這他娘的也叫從輕處置?
安小伯爺忽然悟到什麼,天子雖然下诏說叫他到縣衙受審,其實就是給他和方應物一個私下裡解決糾紛的機會,但方應物卻是扯起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的對自己下狠手!

  永平伯轉念又一想,即便方應物滿懷惡意的把自己修理了,天子大概也不會多說什麼。
他一個二流伯爵丢人現眼又不是皇家丢人現眼,天子自然沒什麼感覺,隻要事情早點結束就好。

  永平伯念及此,咬牙切齒道:“方大人須知,士可殺不可辱!

  方知縣嗤笑一聲,嘲弄道:“你這胡作非為的纨绔也配稱是士麼?
今日不是你撕毀傳票的時候了?
不是你毆打本縣官吏的時候了?
不是你縱兵行兇毀掉縣衙前庭的時候了?

  安小伯爺一時間啞口無言,方知縣再次下令道:“左右何在?
難道叫本官親自動手麼?

  小伯爺怒喝道:“誰敢?

  在大堂上當班的衙役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大老爺的命令應該是聽的,但是叫他們去打一個小伯爺的闆子。
那就實在有點不敢動。

  關鍵時刻,還是隻能靠親信,方應石大喝一聲,從角落裡跳了出來。
一巴掌把瘦弱的小伯爺拍倒在地上,就像上次對待永平伯府管家一樣。

  又有人主動送了水火棍到方應石手裡,擡頭一看。
果然還是張貴張班頭。
方應石擡起水火棍,呀了一聲就要打下去。
卻又發現張班頭站在旁邊一動不動,忍不住疑問道:“為何不一起動手?

  張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擡手道:“您請,您請!
”方應石撇撇嘴,重新擡起水火棍,一下又一下的打了下去。

  卻說在大堂外尚有不少還在等待的百姓,雖然聽不真切大堂裡發生了什麼時候,但卻都看到先前那氣勢洶洶的貴人進了大堂沒多久,便被按在地上打闆子,一幹百姓無不震驚的以為眼睛看錯。
無論是來告狀的,還是來喊冤的,無不目瞪口呆。

  那貴人身上的朝服還沒有脫下,從式樣來看,肯定是一位不得了的人物,聽剛才吆喝應該是永平伯。

  一位伯爵就這樣被新知縣按在小破縣衙公堂上當衆行刑?
這個場景,讓衆位目擊者感到人生觀都被颠覆了,他們從來沒有想象到過這樣的場景。

  然後不知挨了多少下,貴人慘叫幾聲後昏了過去,堂下觀衆不由得冒出個詭異念頭,“原來大人物挨闆子時,也和吾輩小民也沒甚區别。
一樣會叫,一樣會裝得昏死過去,裝的一樣很像......”

  再然後,便見有個高壯漢子提起昏倒在大堂上的貴人,拖着他一直朝外面走過來。
堂外人群剛才看熱鬧,已經漸漸聚集在門口外一片地方,見狀又分開一條路,讓這高壯漢子拖着小伯爺繼續向外走。

  隻聽得高壯漢子邊走邊對旁邊衙役道:“縣尊有令,将人犯枷号示衆!
速速去拿枷鎖!

  人群裡又是轟然炸響,也顧不上公堂威嚴,忍不住的議論紛紛起來。
一時間,連官司也顧不上打了,不由自主的跟随着那高壯漢子朝縣衙大門走去。
官司以後可以再打,但見識要錯過一次,那也許就再也看不到了。

  大門外還有幾個永平伯随從等候,突然見到自家主人被拖着出來,無不驚愕。
待要有所動作,卻見那高壯大漢捏着小伯爺吼道:“宛平縣奉诏提審永平伯,現已經伏法,誰敢劫走囚犯?
想造反麼?

  于是在衆目睽睽之下,永平伯還真被拷上了枷鎖,按在縣衙大門八字牆的牆根下,像是犯了事的平民百姓一般任由圍觀。

  頓時附近這一片百姓徹底轟動了,其實不相信傳言的人相當多,但扶老攜幼的來看過景後,驚歎之餘不能不服。
受制于技術條件,半日内也就這種效果了,要是放在七百年後的網絡時代,隻怕一個小時就能傳遍全國。

  與此同時,“永平伯仗勢欺人強奪店産,方知縣鐵面無私為民做主”的故事迅速發酵并成型,百姓對這種清官段子的喜聞樂見程度,猶在才子佳人卿卿我我、英雄好漢劫富濟貧之上。
(未完待續。

)

  ps:老規矩,先補昨天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