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将牙令

第六十四章 絕筆家書

将牙令 行雲天 3686 2024-01-31 01:11

  聖使胯下駿馬已經跑得口吐白沫,他沒等馬蹄停住就飛身跳下,駿馬借着慣性繼續往前跑了一陣,慢慢才停了下來。

  他如此着急,此番火速前來,必是有重要聖旨才不敢耽擱片刻。侯子雲連忙請他到驿站歇息,聖使急急的将一道密旨交到他手裡,隻道:“聖上有旨,命你打開密诏後,立即按旨行事。”

  侯子雲不敢怠慢,吩咐屬下款待聖使後,拿着密诏火速趕回軍帳,打開一看,上面寫道:京都完婚最後時限之前不可出兵北潢,朕即派兩路大軍前來,待七月二十七日之後,立刻集結易州所有兵馬前往邊境,以悔婚之罪,讨伐北潢,先占據草原,兵抵涿州,待兩路大軍到達之後,一舉攻取北潢王都。

  沒想到雍武帝不采用侯子雲先發制人的建議,仍是要等到七月二十七日最後完婚時限過了才發兵。他定是不想背上師出無名的罪名,而且對汪監軍的罪責隻字不提,這完全就是包庇,不與追究。

  侯子雲失望至極,他以為雍武帝是個賞罰分明的明君,汪監軍又不是皇親貴族,隻是太子府一個門客而已,為何要如此包庇他?還是雍武帝故意不随侯子雲的意願,以此考驗他是否忠心不二?

  他這個叛王後人,父親又違抗軍令被斬,如果他敢因為雍武帝賞罰不明而做出忤逆之舉,那雍武帝派來的兩路大軍就不是增援他,而是剿滅他了。

  雍武帝早早就料定北潢會悔婚,他當時給侯子雲的密诏已經明示待北潢悔婚之後才能出兵,意思就是等到七月二十七日過了再打。而侯子雲為了檢舉汪監軍濫殺軍士一事而派快馬上奏,同時又建議雍武帝:既然北潢悔婚已成定局,何不提前出兵,打他個措手不及。

  這顯然不遂雍武帝的心意,他是個講究面子的皇帝,怎會願意背上師出無名的罪責。就算戰機稍縱即逝,也得等到最後時限過了再出兵,才算師出有名。到那時,賠上的将會是更多軍士的性命。

  侯子雲舉報雍武帝親派的汪監軍一事,更是間接的諷刺他用人不明。他就算是個一代明君,也達不到唐太宗包容魏征的度量。而他若是明君,為何又會派這個汪監軍前來?這其中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意圖在裡面?

  再說,侯家有忤逆前科,侯子雲卻奪得青勳榜首,要是不重用他,以後大雍将士誰還奮勇建功,争上青勳榜?

  雍武帝任用侯子雲實在是兩難之舉,更像是迫不得已才對他委以大任。就算雍武帝知道侯父當年是為了大雍江山社稷才不惜違抗軍令奪回易州,但他甯要無條件服從的将領,也不要自以為是、擅作主張的功臣。

  侯子雲此舉無異于與侯父如出一轍,但他目前沒有擅作主張,還是上奏請示雍武帝決斷之後方才行事。雍武帝覺得他還是可以重用的,隻是得多加考驗,試其是否死忠。

  對于汪監軍濫殺無辜一事,故意不與追究,就是要看看侯子雲有何舉動。這明說的兩路援軍,很有可能是一把雙刃劍,一者,可進圖北潢,二者,若侯子雲有忤逆行為,便是剿滅他的兵鋒利刃。

  這帝王之心,實在深若千尺,完全捉摸不及。若依诏行事,那伏擊北潢兀木世子算不算私自出兵?如果此次失信于北潢二王子,以後再想聯合他除掉世子就沒那麼容易了。

  北潢王一向出爾反爾,兀木世子眼中更沒有将大雍當做一回事,隻有二王子真心結好大雍國。雖然除掉世子也是幫助二王子當上儲君,但這是一箭雙雕的好事。世子一死,北潢軍心大亂,再聯合兩路大軍揮師北上,直取王都指日可待,然後再扶持二王子坐上王位,管理北潢百姓,才能保證大雍北面穩定。

  如果要強行攻打北潢,以硬碰硬,北潢勢必上下一心,堅守國土,那時想要取勝就沒有這麼容易了。侯子雲這下真拿不定主意,眼看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到了申時還不執行伏殺之計的話,将會失信于二王子,想從兀木世子身上撕破北潢軍心的一道口子的計劃,也會化成泡影。

  他沉默許久,想起剛剛淩岚那一番舍命相救的豪言壯語,下定決心,道:“淩兄,依诏中所示,伏殺兀木世子似乎會忤逆聖上旨意,而若不從兀木世子身上粉碎北潢軍心,想要強行攻取北潢,恐怕我軍也會損失慘重。”說着,他似乎想起了父親當年面對這種抉擇時的心情了。為了大雍江山,為了少死數萬軍士,犧牲他一人,又死何足惜?

  一将功成萬骨枯,功高蓋世的良将,是手刃了多少條鮮活生命才讓自己立下蕩蕩之勳,功标青史。又有哪位将軍願意為了卑微的軍士性命而違抗聖意,以身犯險?

  侯父可以用自己一條性命奪回一座城池,保證易州百姓安甯。作為将門之後,侯子雲自然不甘落下。為了銳挫北潢軍心,保我大軍取勝,擅自決意伏殺兀木世子,因而忤逆了雍武帝暫緩出擊的旨意。就算引來殺生之禍,他也毫不畏懼,隻是苦了家中老母無人照顧,怕是會撒手人寰随他而去。

  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親,不想母親再度傷心欲絕,又不想被天上的父親嘲笑他是個婦人之仁的懦夫。他沉思許久後,道:“我決定按計伏殺兀木世子,此後定會背上抗旨罪名,我這就寫二十封家書,如果我被依法處斬,還請岚兄向家母謊稱我已逃出刑場,以後每年寄一封家書告慰她,我還活着,讓她安心。”

  帥案上擺在一疊紙張和一支筆肚還未風幹的毛筆。侯子雲說完後,心生悲痛,頓時淚如雨下,痛哭許久後,執筆奮書,一口氣寫了二十封告母家書,卻唯獨不給奚瑤寫上一封。他考慮的是,不想奚瑤牽連進來,就讓她以為他就是個忤逆的臣子,漸漸忘記他,不要再受相思之苦。

  淩岚面色痛楚,看到那其中幾封家書,裡面寫道:慈母在上,父親為了大雍一座城池可以不惜性命,抗旨不尊。兒知母親一直視父親為一代英雄,兒自然也想追随父親英迹。故,擅自伏殺北潢世子,大挫北潢軍心。今,兒幸獲部下相救,留得一命,苟活于世,不敢露面,隻待聖上大赦天下之時才能相見,望母親養好身子,待與兒重聚。

  另一封寫道:慈母安心,兒過得甚好,與幾位部下在山中隐居,衣食自足,無意間探得山中有一寨子,得寨主賞識,已應諾待其女到了婚嫁年齡,便許給我為妻……

  又一封寫道:慈母歡心,兒娶得寨主之女,已生下一子,名叫侯經天,待明年再生一子,取名侯緯地,希望他兩兄弟長大成人後有經天緯地之才,待聖上大赦天下之後,就讓他們前來探望奶奶……

  ……

  侯子雲當真用心良苦,這滿滿的二十封家書,每一封都讓侯母抱着活下來的希望。他對大雍國有此忠心,對于母親又如此孝順,可惜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

  敲山先震虎,攻人先攻心。他為了頓挫北潢軍心,從心理上撕開敵軍一道口子,讓我軍少死數千上萬将士的性命,而不顧自己違抗聖意,引來殺身之禍。

  淩岚看得心裡一陣酸楚,他不想侯子雲做出這種犧牲,反問道:“侯兄弟,須不知如果殺了兀木世子,也可能會讓北潢上下同仇敵忾,更加憎恨大雍?”

  侯子雲早就有此慮,他擦幹眼淚,穩定情緒後,告訴淩岚,北潢國内并非團結一心,連世子和王子都互相坑害,更别說那些身份卑微的軍士了。為了自己的利益,勾結外國大将伏殺自己的王兄,此等陰險小人之舉,何能讓舉國上下團結一心?

  若是北潢國人有慷慨赴義之心,十一年前又何會歸順大雍,這十年期間北潢百姓不曾有叛亂之舉,完全就是北潢王自己死性不改,圖謀自立。

  要是殺死北潢軍士的兄弟姐妹、父母妻兒,人家會同仇敵忾,但殺死一個縱情享樂的世子,與他們何幹?那些北潢兵隻不過都是為了一口軍糧活命罷了,隻要兀木世子一死,我軍揮師北上,北潢必定是軍心大散,不堪一擊。

  淩岚知道此間道理,他隻是為了制止侯子雲抗旨前去伏殺兀木世子,才故意如此問道。侯子雲顯然是心意已決,執意要從兀木世子身上撕開敵軍一道口子。他之前就說過,如果侯子雲受難,他隻身也要前去相救。眼下,看着侯子雲這二十封家書,字字鑽心,句句催人淚下,怎忍心讓他以身犯險,于是道:“既然你叫我一聲淩兄,伏擊之事便讓我前去,你坐鎮易州,等待援軍到來,率領他們攻破北潢。”

  侯子雲睜着淚眼,久久望着他。想不到一向主張和談的淩岚,也有這等義薄雲天的豪情。而他已有妻室,上有老下有小,怎麼跟自己單身一人相比,侯子雲道:“子雲孤身一人,隻有一個母親牽挂,淩兄一家老小還需你照顧,子雲是萬萬不能讓你背上抗旨罪名的。”

  淩岚執意要替他下達這個伏殺兀木世子的命令,侯子雲極力勸阻,見他聽不進去,最後隻得以大都護身份壓住他,命令他坐守易州,道:“我這一罪名定會讓宗府二夫人時常挖苦母親,若淩兄真心相助,便悄悄将我母親接到你府上贍養,子雲萬謝!”

  兩人都不想對方背上違抗聖旨的罪名,争執許久,最後還是淩岚軟了下來,畢竟他還有一家人要照顧。侯子雲一去,淩岚照顧侯母一人不成問題。而淩岚一去,這個二十歲的少年如何能照顧淩岚一家老小?

  言罷,侯子雲令淩岚留在城裡整軍備戰,等待雍武帝派來的兩路大軍到達之後,再銜接易州事宜。

  這一去,回來也得因私自提前出擊受到軍法處置,淩岚心裡隐隐擔心,以他對侯子雲的了解,真不知他會不會因為橫豎都是一死,而深入敵境,對兀木世子窮追猛打,直到擊殺掉目标為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