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明末洪英傳

第88章 禦門聽政

明末洪英傳 歸去來栖 3259 2024-01-31 01:11

  時光靜默而逝,離登月樓對聯擇婿,已過三年。
三年來,繁事纏身,偶爾想起若蘭,也不過一瞬間的事。

  唉!

  殷複聲輕歎一聲,感覺與若蘭小姐的距離,恍如鴻溝。

  無奈隻能感慨古代的通訊實在令人捉急。

  “吱呀”

  但聞一聲門響,将殷複聲思緒引回,俞驿丞端藥進來。
關切道:“狀元公今日感覺可好些了?
”說着,已經将藥碗遞給殷複聲。

  “已經好多了。
多謝驿丞。
”殷複聲接過藥,一飲而盡,随後,抹抹嘴,問道:“驿丞,我有個事兒,想跟你打聽。

  俞驿丞接過碗,笑道:“狀元公有話盡管問。

  “我有個遠房妹妹,三年前去遼東尋她的姑父。
據說她姑父還是當時遼東武将。
可遼東失陷,我這妹妹就下落不明了。
不知俞驿丞可知當時退回廣甯的将領中,都有什麼人?
呃,他們之中,何人帶着侄女的?

  聞言,俞驿丞皺起了眉,“哎呀,我記得當年遼東失陷,好多難民避難到廣甯城,兵荒馬亂的,聽說死了不少人。
後來,敗軍之将,多數又已被治罪。
最後留下的,那都是大福之人呐。
至于,現在廣甯附近的守将,我還真是不曾聽說,有誰帶着侄女兒打仗的。

  殷複聲略顯有些失望,更為若蘭擔心。

  “呃不過,這種事,下官不大清楚。
您要真找人呐,最好還是去問問巡撫王大人的好。

  找王化貞幫忙?

  殷複聲搖搖頭。

  這隻是一件私事,若找王化貞,他定是召集所有官員,大張旗鼓地找人,最後,搞的滿城風雨。

  “小事一樁,何須勞煩巡撫大人。
多謝俞驿丞提醒。
這人啊,我還是自己找吧。

  ……

  不日,廣甯捷報連同王化貞和熊廷弼的奏章,很快被送入京師。

  内閣這幫六七十歲的老頭兒,一見捷報,高興的不得了。
尤其是葉向高,樂得合不攏嘴。

  那能不高興嗎?
廣甯實際掌兵的,那是他的學生王化貞。
廣甯告捷,怎麼說,王化貞也當是頭功一件。

  然而,當他看到王化貞那張辭呈,外加推薦殷複聲的奏章,立刻收起了笑容,一拍桌子,怒斥道:“真是個糊塗蛋!

  其他老頭兒正高興呢,忽聞葉向高這一嗓子,紛紛圍了過來。

  “首輔,發生了何事?
”文淵閣大學士韓爌問道。

  “你們自己看!

  韓爌疑惑地舉起奏章,衆老頭兒聚首而觀,随後,不禁皺眉搖頭。

  “廣甯大捷,乃是奇功一件。
這個王化貞好端端的讓的什麼賢?

  “就是啊。
再說,無論如何,肖幹實在不該推舉那個狂兒巡撫廣甯啊。
這不是胡鬧嘛。

  “是啊,是啊……”

  “呵呵呵……”

  幾個老頭兒正憤慨之時,也不知誰在旁邊兒發出一陣怪笑。
衆人回頭一看,正是都察院左督禦史鄒元标。

  鄒元标也有七十多歲,小鼻子小眼兒,柳條眉,花白的胡須,笑起來一顫一顫的。

  “鄒禦史,你笑什麼呀?
”韓爌不悅道。

  鄒元标擡手舉起手中另一奏章,“諸位看看這個吧。

  說着把奏章往案上一放,戲谑道:“怪事年年有。
呵呵,常聞廣甯經撫不和,看來是誤傳那。

  葉向高,韓爌等人聽着莫名其妙,拿起那封奏章,這麼一看,當即愣住了。

  王化貞和熊廷弼竟同時遞辭呈,還同時向皇帝舉薦了殷複聲。

  葉向高震驚之下,不禁捏須沉思。

  ……

  次日,皇極門前“禦門聽政”。

  這是自永樂以後,明代早朝奏事的習慣。
不在皇極殿内,而是在皇極門外到午門之間的一座偏殿,名為“右順門”的地方奏事早朝。

  這裡距離文武辦公的六科廊很近,百官有事上殿奏事,無事回班辦公。
無需官員在外久立,這也是明代皇帝體恤下臣的一種表現。

  天啟小皇帝朱由校也早已收到廣甯捷報,也看過王化貞和熊廷弼二人的辭呈。
内心無比喜悅。

  一喜我大明終于打勝一回。
二喜,這勝仗與他知人善任絕對有關。
殷複聲可是他欽點的狀元,也是他親自委派去廣甯的。

  這下殷複聲立此大功,皇帝覺得臉上倍兒有面子。

  再看王化貞和熊廷弼兒二人又同時舉薦殷複聲,朱由校心說:日後誰再在朕耳朵邊兒說什麼經撫不和,朕非得治他個欺君罔上不可。

  瞧這倆人,默契的厲害,連辭職舉薦都在同一日,還舉薦的同一人。

  朱由校覺得,殷複聲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确可堪重用,沒什麼好争議的,唯有一條,他不知如何抉擇,該是殷經略呢,還是殷巡撫?

  朱由校當下沒有決定,隻待庭議之後,再做決定。

  于是,早朝頭一件,就是與諸臣商議此事。
他本想,這也就是二選一的事情,沒什麼意外。
可他還是想得太簡單了點兒。

  事情一說,當即,就有人跳出來反對。

  首當其沖是吏部尚書趙南星。

  其實,趙南星是工部右侍郎,這個吏部尚書還是暫代職務,是代替原尚書張問達臨時做那麼幾天。

  不過,即便如此,趙南星還是很負責,很當自己是幹糧。

  他上前奏道:“陛下,我朝開國以來總督、提督、巡撫,經略等重職,唯進士出身者可任。
巡撫一職更需兼有其它朝廷要職者,方可任。
然殷複聲,僅以文解元之身,就任朝中重職,怕不合祖制。
況且,他年紀尚輕,又不曾就任一官半職,隻怕缺乏曆練,難以勝任。
望陛下三思。

  趙南星之後,跟着吏部的一幫喽啰也跳出來反對,大體意思和趙南星差不多。

  小皇帝聽了把臉一沉,什麼年紀尚輕,明明和朕差不多大。

  “缺乏曆練?
難道廣甯一役不算曆練嗎?
諸位愛卿不是常說,用人當重其能力,怎得如今到論起了出身?
再說,有廣甯巡撫和經略共同辭官讓賢,想必,他二人也是見識了殷複聲的才華,才做此抉擇。

  禮部尚書孫慎行奏道:“陛下,廣甯大捷,雖然振奮人心,卻隻是防守之戰。
臣以為不當有此重賞,更不能隻賞一人。

  金之俊随之道:“臣以為孫尚書所言極是。
臣聽聞,廣甯一役,熊經略制令有方,王巡撫任人唯賢,副将羅一貫巧設埋伏,此外還有黑雲鶴詐降,劉渠祁秉忠等人奮力拼殺,才殺的敵軍大敗。
陛下此時當論功行賞,犒賞全軍,絕不能獨賞一人,更不能就此準了經撫二位大人的辭官啊。

  “金之俊,朕并沒有說隻賞殷複聲,其他人不賞。
隻是,王化貞與熊廷弼皆言,廣甯大捷,全賴殷複聲洞曉天機,當屬頭功。
若是頭功之人不加封賞,豈不更難以服衆嗎?

  金之俊眼神猶疑,退了下去。

  看皇帝對此事态度堅決,衆臣默默不語,都等着看事态的發展,再伺機而動。

  半晌無人說話,朱由校不耐煩了,直接點名葉向高,“閣老,殷複聲該有何封賞,你意下如何?

  葉向高眼珠一轉,奏道:“陛下,殷狀元此次的确大功一件。
然,有違祖制之事不可行。
老臣聽聞,廣甯一役,建虜元氣大傷。
代善戰死,阿敏,李永芳被俘,連奴酋和皇台吉也身負重傷而逃。
此時正是我軍重整兵馬,休養生息之良機。
陛下不如借此機會,召殷狀元回京。
即便勿需考取進士,也當先于朝中暫任一職,加以曆練之後,再赴邊關重鎮,擔任重職。
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葉向高一早意料到今日之局面。
皇帝要賞,群臣不讓。
但是,皇帝這回是站在“理”字上的,群臣再是雄辯滔滔,也不可能阻止殷複聲當官的節奏。

  隻是,在他得到聖寵之前,必須先試探他的政治傾向。

  也就是看他能不能成為東林黨一員。

  召殷複聲回京,就是他計劃中的第一步。

  葉向高說罷,韓爌,鄒元标等人立刻附和道:“臣等以為,葉閣老言之有理。

  這幫老頭兒全都同意,商量好的吧!

  朱由校年紀雖小,但早已了解這幫老頭兒的做派。
心想争執無益,反正他也正想再見到殷複聲呢。

  回來就回來吧。

  随即拟旨,召殷複聲回京受封。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