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帝崩,十六日,皇長孫(朱允炆)即皇帝位,葬帝于孝陵。
......................................
大漢光和六年,淮右大旱,民饑不得食,流離州中,疫患喪者,不可勝數。——《後漢書》
淮右有一縣名為鐘離,北接淮水,南山雲聚,縣中有玉帶河蜿蜒而行,向北注入淮河。逢此初夏,若是尋常年景,縣中鄉民怕是早已于河中沐浴淨身,正忙于采摘艾葉,搗制糕米,以迎重午之節。
此刻,玉帶河旁卻錯落地散布着數百饑民,人人面如枯木,眼窩深陷,一身褐色的短衣披在身上,兇前嶙峋瘦骨随着呼吸若隐若現,關節個個分明地在手指上露出,外面則沾染着泥土與不知名的穢物。稀疏的蝦蟹魚骨散落在腳下,蠅蟲在側飛舞,衆人也混不在意,偶爾才有人勉力揮手驅趕一下,也無甚作用。
日漸西沉,衆人似乎也無離去的念頭,猶如築巢的燕雀一般死寂地守在河邊。待到月升星明,偶爾顫動一下的黑影,伴着似有似乎的幽冷目光,河畔這片“營地”在腐爛之息中似乎化作了幽冥之域的入口。
“叮鈴,叮鈴”,金屬碰撞之聲夾雜着腳步聲從不遠處傳來。聲動于靜,卻未打破夜之靜谧,好似鈴聲本屬于此方天地一般。
“角來遲矣”,一柄九節杖,一身素黃袍,那人面容既慈且毅,稍帶一絲疲憊,平穩越過草木石沙,向河灘邊衆人走來。
“大良,賢,賢師?”,饑民聞鈴聲似有所覺,一人顫顫巍巍的掙紮欲起,卻發覺恍惚間那人已到近前,吃力地張口詢問。
“莫急,莫焦”,張角輕手扶起他,溫言告慰一聲,随即口鼻緩吸一息。
“角已得鐘離縣令與縣中富戶之諾,放糧赈濟縣中饑民,諸位無憂矣”,聲傳四野,卻又遠近如一,雄渾醇厚,溫之人心。
“多謝賢師”,衆人聞言感激流涕,伏身拜道。
“大哥腳程太速,總須等等我與二哥”,不遠處又走來二人,着道袍,負青囊,手中八卦燈,滿面疲憊。
“二弟三弟且取出些符紙來”,張角對二人吩咐道。
“大哥連日奔波,還望稍歇,布置符水,且由我來代勞”,張寶開口勸道。
“術業有分,寶弟不擅此道,符水之事,又豈容馬虎”,張角擺手而絕。
張寶,張梁二人見張寶面有疲憊之色,心中愁苦,悔恨跟随兄長已有幾年,得張角親授,卻隻得皮毛,不由暗暗自責。
青囊中有符紙無數,除水火五行之符外,多祛疫除疾之符,配以道決焚之和水吞服,可解疾患之苦,張角三人憑借此法周遊六州之地,傳播太平道,救民無數,以此獲名‘大良賢師’。
張寶,張梁二人解下青囊,将符紙取出,聚成一團,放在張角面前。張角目視心中默默念引道決,一道青焰霍然憑空而見,落于符紙之上,符紙觸之既燃,隐隐有藥香從符火之中彌散而來,鄉民聞之五髒舒然,身上疾乏之苦大大減緩。
符火燃了不足半刻,餘燼将熄,鄉民乏弊之體已大大減輕,起身拜倒在張角身前,恩贊‘大良賢師’。
“取符灰和水服下,即可解除傷病,增一二日之力,足以行至縣中,領取兩米”,張角對鄉民吩咐道。
“賢師恩重,萬不敢忘”,饑苦鄉民面有涕泣之色,心中感激異常,紛紛拜謝。
“天地意,緻天平。須謹守太平要義:得善應善,善自相稱舉;得惡應惡,惡自相從”,張角見狀将鄉民訓導一番,鄉民紛紛點頭應是。
“大,大哥,恐有天變”,一旁張梁雙目駭然,顫聲急道。
張角聞言心下吃驚,舉目視空,隻見紫微星光芒暴漲,五色奪目,尤勝月華。太微,天市雙護星則暗淡微弱不已,遠不如往昔之狀。
“寶弟,梁弟随我而來”,張角面色嚴峻,呼喚二人而走。
三人也不理鄉民,徑直疾步而去,張角居首,二人随後,奔出一裡之餘,尋了一處曠野,方才停下,雙眸卻從不曾離開帝星片刻。
“主強臣弱之相,有卻悖當今之世,奇哉,怪哉,大哥,此天相将作何解?”,張寶凝目望天,面色冷峻,低聲向張角問道。
張角怔怔望着紫薇星,也不言語,隻是目色卻愈發深沉。
“又變!”,張寶奇聲叫道,隻見帝星紫微星芒盛極,迸出五彩之芒,青,白,黃,赤,四道異芒從紫微中激射而出,向四方疾馳而去。
“天青地明,陰濁陽青敕乎!”,張角左手翻動,掐出一個法訣,右手按指于眉間,隻見一股青紋泛于雙目之中。雙目極力遠眺,追望那四道流光。
“咦”,張角心中發奇,隻見青,黃,赤三道彩芒已消散于夜空之中。隻餘一道白芒向東南而來,且光芒益盛,最終止于鬥翼之間,形成一個光團,有淡紫色光暈逐漸浮現光團之外。
“大事可期,大事可期矣”,張角撫掌而笑,以手指星笑道:“古有言:自古天無二日,尊無二上。如今有新帝星現于東南,漢室定不長久”。
“恭賀大哥,太平道若尋得新生天子,太平道定可改換新天”,張梁,張寶聽張角之言,不由喜笑顔開,開口恭賀。
“衆星億億,不若一日之明也,漢室無道,蒼天已死,我雖诩大良賢師,卻非應天命之人,心中已是無奈,本欲強求,雖死不悔,不想天命昭昭,隻是時機未至罷了”張角搖頭笑歎。
“新皇降于江淮之地,明日我們即去找尋”,張梁開口建議道。
“賢弟言之有理”,張角撚須而笑。
“方才漢皇帝星射出四彩,卻隻有白芒帝星見于東南,莫不是有什麼變故”,張寶凝目扶額向張角問道。
張角聞言心中一驚,擡頭顧望周天星數,凝目視之半晌,眼目漲澀,終不見有異,不由長籲一口氣,歎聲回道:“想來是二弟多慮了”。
張寶聞言心下稍穩,回頭勉力二人說道:“但願多慮也,眼下還是尋覓新天子所在要緊”。
三人心中有所計較,便尋了片林地,找些枯木枝葉燃起篝火,倚樹而歇,以待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