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停止射擊……停止射擊!”
法*隊的進攻結束了,殘存的士兵遠遠退出了槍彈射程,但雙方的大炮還在互轟,陣地上的德*官們不得不大聲重複命令,才能夠讓所有的士兵都聽到停火的指令。
槍聲漸漸平息,濃烈的硝煙和未散的霧氣依然彌漫在交戰地域。同樣是頭一次上戰場,戴着尖頂頭盔的德軍士兵們要比對面的法國人幸運多了,他們在戰鬥的大多數時間裡隻需要不斷重複射擊和裝填動作,許多人都打光了按标準配發的步槍子彈,而在那些機槍戰位,地上已經堆起了不計其數的子彈殼。
戰鬥剛剛結束,塹壕中的士兵們槍不離手,隻是将槍口微微擡高。他們滿臉驚愕地望着陣地前方,近處依然是翠綠的草地,遠處是硝煙霧氣形成的幕牆,中間幾百米區域則被紅藍兩色所取代――密密麻麻盡是法軍官兵的屍骸。就在不久之前,這些高盧勇士還排着漂亮的進攻隊列,在那些戴着白手套、持舉軍刀的軍官帶領下昂首前進,可惜法*隊的光輝早已随着拿破侖埋進了曆史,呆闆的戰術葬送了成千上萬訓練有素的士兵。這既不是第一次,也絕不是最後一次。
十幾分鐘之後,雙方的大炮也沉寂下來,戰場上隻剩下那些受傷人員的呻吟和哀嚎。德軍陣地這邊,士兵們輪流撤出築有兇牆的塹壕,在地勢低窪或障礙物後面稍事休息,喝水、吸煙、方便。因為己方部隊傷亡輕微,軍官們的心情放松了不少,他們有的拿着本子清點彈藥、聯絡補給,自聚一處,吸煙說話。沒過多久,各級指揮部的通訊官騎馬或徒步來到陣地,向營連軍官們傳達新的作戰命令。
有了新的作戰指令,一部分士兵迅速回到前沿陣地。他們先于其他同伴領到補充彈藥,卸下了背囊和幹糧袋,并在步槍前端插上刺刀,往彈藥袋裡塞手榴彈(一戰爆發時,德軍主要裝備兩種型号的卵型破片彈,即k1913型和k1913n型),然後在低階軍官的帶領下越過己方塹壕――戰争爆發之初,交戰雙方的塹壕都還挖得很淺,士兵們通常以卧姿或跪姿在兇牆後面開火,如果遇上敵人的炮擊,則需要趴在塹壕中躲避彈片的侵襲。
在機槍手們的警戒掩護下,這些執行戰鬥偵察的小分隊迅速穿過戰場,他們沒有理會那些仍在抽搐或者掙紮的法軍傷員,徑直消失在煙霧當中。
有“尖刀排”的同伴在戰線前方探察敵情,繼續留守陣地的德軍官兵們由此少了幾分擔心。不多時,軍需人員駕着馬車送來了作戰補給,士兵們領到了充足的彈藥,軍心穩固、士氣高漲。
突然,彌漫山林的濃霧身深處傳來尖銳的口哨聲,那是警戒人員發出的戰鬥警報。戰線後方的德軍官兵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戰位,陣地上到處是拉動槍栓的嘩啦聲,但不等所有人部署到位,前方就已經響起了急促的槍聲和手榴彈的爆炸聲。緊接着,炮彈帶着尖銳的呼嘯聲鑽出煙霧,以密集之勢落在德軍陣地前沿。盡管不明敵方炮兵的具體方位,部署在德軍陣地後方的野戰炮兵依然迅速開火還擊。
“法國騎兵!”
高分貝的尖叫聲在德軍陣地響起,隻見一群法國龍騎兵揮舞着馬刀出現在陣地右翼。他們身披着閃光耀眼的護兇鐵甲,頭盔上垂下長長的黑色馬尾辮,威風凜凜。
“開火!朝騎兵開火!”
軍官們非常着急地下達命令,機槍開始怒吼,步槍手們幾乎無需瞄準,他們機械地扣動扳機、拉槍拴、再次扣動扳機,槍彈火力已足夠密集,卻無法遏制法軍騎兵組成的浪潮奔湧而來……
在德軍陣地傾瀉的火網面前,沖在最前面的法國騎兵們有的隻來得及發出一聲悶哼便已被打成了篩子,他們或摔落馬下,很快被後面的馬蹄踩成肉泥,或與坐騎一并滾倒,融彙在滾滾塵土當中。跟在後面的騎兵看到前面的同伴依次倒下,心知死神随時可能降臨,卻依然無所畏懼地策馬向前。
德軍陣地上,mg08型水冷重機槍瘋狂地朝外抛出一顆顆冒出輕煙的子彈殼,這種武器能夠給蜂擁而至的騎兵以巨大的殺傷,但是騎兵的沖刺速度實在太快,不消半分鐘就從視線可及之處沖到了德軍陣地前。隻見這些法國龍騎兵以藐視死亡的姿态強行沖入鐵絲網,最前面幾個很快連人帶馬纏裹着帶刺的鐵絲,無助掙紮的場面甚是悲壯,但他們也由此在鐵絲網中破開了通道。
看到法國騎兵不顧密集槍彈的掃射沖進陣地,最前方塹壕中的德軍步兵們驚慌失措地撤離戰位,一些倒黴蛋躲閃不及,就被呼嘯而過的騎兵像切西瓜一樣幹掉。
盡管陣地一線的塹壕遭到法軍騎兵的突破,但德軍機槍以每隔百米一挺的密度部署,擇優勢地形而起到戰術支撐點的作用,而此時陣地後方的德軍野戰炮兵反應速度也很快,他們迅速裝上榴霰彈,壓低炮口向法軍騎兵射擊。
在德軍機槍和野戰炮的猛烈壓制下,剛剛找到一點感覺的法軍騎兵頓時蒙受巨大的傷亡,同伴和馬匹的屍骸堆積成片,後續騎兵的推進速度受到了極大的遲滞。在機槍、大炮和訓練有素的步槍手面前,失去速度的騎兵很快失去了生命。就這樣,德軍步兵們硬生生地将這波騎兵沖擊遏制住了,落馬的騎兵越來越多,終于在一聲尖銳的哨聲之後,殘存的數十名騎兵調頭撤退了。
這天上午的戰鬥是分散的、序幕性的,那麼到了下午,阿登山區的戰鬥就在硝煙中全面開打了。在維爾通和坦蒂尼,在羅西尼奧爾和讷夫夏托,在各個戰場上,炮聲隆隆,槍聲密布,法*隊試圖用進攻擊垮對手,他們突破了一部分德軍先遣部隊的防線,但代價是慘重的。在羅西尼奧爾,法國第三殖民師的阿爾及利亞人端着刺刀一次次沖向對手,等到他們占領德軍陣地時,全師隻剩四百多人,不僅無力繼續進攻,原地防守都成問題。
及至黃昏,法軍銳氣已失的迹象愈發明顯,而威廉皇儲指揮的普魯士軍團部署齊整、戰力完好,各師時刻等待着反擊号角的吹響,而就在同一天,法*隊在薩爾布爾和莫朗日兩地也向魯普雷希特指揮的巴伐利亞軍團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結果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失敗。薩爾布爾和莫朗日的勝利讓魯普雷希特抓住了反擊的最佳時機,巴伐利亞士兵一個個士氣高昂、如狼似虎,在淩厲的炮火支援下,他們如同永不疲倦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地沖向法軍陣地,疲憊不堪的法*隊很快就被擊退,梅斯的陷落讓他們失去了側翼的掩護,試圖收複阿爾薩斯的法*隊開始了全線撤退,士氣倍受打擊……
既然法軍主力已經撲了上來,那麼最好别讓他們又撤回到原先的防線去――在德國第5軍團指揮部,将領及參謀幕僚們對眼下的形勢有着一緻的判斷。夜幕降臨之時,除了列作機動預備部隊的1師又5個旅,威廉皇儲的5個主力兵團和2個騎兵師在阿登山區南部全面投入反擊。炮焰在黑暗中閃動,炮彈在呼嘯,在爆炸,彈片橫飛,無時或息,法軍陣地到處屍體枕藉。炮擊連續不斷,但隻要一停,人們就聽到森林裡傷員的一片哀嚎,不斷有人在重壓之下精神失常。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直到臨戰前的最後時刻,法國第3集團軍的呂夫将軍才發現原來歸屬于他的約五萬之衆的三個後備師已不屬于他了――為了對付魯普雷希特可能的進攻,霞飛不聲不響地抽走了這三個師,把它們和從其他方面湊攏來的四個後備師一起專門組成一個洛林軍。這是最後時刻重新所作的部署之一,直接的後果是削弱了呂夫的兵力,使七個師在關鍵時刻沒有發揮作用。呂夫後來一直說,這五萬人,他已作了部署,維爾通一戰,要是這些兵力在手邊,他是可以打赢的。總司令部的一個參謀在作戰時來到他的司令部,呂夫大發雷霆,他說:“你們總司令部的人從來不看我們送去的報告。你們象敵人袋子裡的牡蛎一樣愚昧無知……告訴總司令,他指揮作戰,比起1870年來還要差――他根本什麼都看不見――什麼地方都不行。”
很顯然,這些話絕不是住在奧林匹斯山的衆神所歡迎的,霞飛和随從們這些衆神總是喜歡把責任歸咎于指揮官和士兵的無能,呂夫就是被歸咎者之一。
在地勢複雜的阿登山區,德法軍隊一夜苦戰,高下已分。紮實的、按部就班的訓練戰勝了勇氣。法國在阿登山區的兩支部隊都在撤退,第三集團軍在向凡爾登退卻,第四集團軍在撤往斯特内和色當,而德國的第5、第6軍團齊頭并進,在兩位王室指揮官的率領下朝着馬斯河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