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海面不見有一絲自然光線,仿佛整個世界都處于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饒是如此,新聯合王國海軍地中海特遣戰鬥艦隊的17艘艦艇依然保持着整齊嚴密的陣列:三艘航母居于艦隊的中央縱列,左右縱列分别由一艘輕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組成,箭矢狀的前衛部隊由一艘重巡洋艦和兩艘獵潛艦擔當,盾牌狀的後衛部隊由兩艘驅逐艦和兩艘獵潛艦組成,另有一艘驅逐艦單獨實施機動。
“全體……a級警戒!目标……正北偏東15度、距離15000米!p型彈裝填……連續射擊準備……”
這雄渾有力、語速略快的聲音來自于新聯合王國海軍驅逐艦“阿斯隆”号的愛爾蘭艦長西蒙-特威格少校。此君是個身高近兩米的“巨漢”,筆挺整潔的軍服在他身上顯得格外有氣勢,寬厚的肩膀和強健的臂彎給自己人以踏實可靠的感覺,同時讓任何意圖與之為敵者深為忌憚,而他那雙深綠色的眼眸更是如寶石般珍稀。
收到來自艦橋的戰鬥指令,值守于各主炮塔和彈藥庫的艦員們立即行動起來。一發發裝有近炸引信的炮彈經由揚彈機運送至待發位置,一座座搭載127毫米艦炮的主炮塔在電機驅動下轉向東北方,一個個黑洞洞的炮口霸氣磅礴地斜指天穹……
此次編入新聯合王國海軍地中海特遣戰鬥艦隊的驅逐艦共有兩個級别,即風級和紅龍級。前者是30年代初期設計定型、經曆過二戰洗禮的老艦,其性價比和均衡性得到了各國海軍的高度認可。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包括以技術授權形式在國外船廠建造的在内,總共有68艘風級驅逐艦被建造出來,而除了因戰争或事故沉沒、報廢的幾艘之外,其餘均處于服役狀态;後者是40年代初期設計定型、被視為劃時代之作的新艦,大量電子化、機械化裝備的運用使該級驅逐艦的造價偏高,但實踐表明,多功能、多用途的設計使之足以勝任現代條件下各種作戰模式的需求,因而具備較高的軍事價值。
在紅龍級陸續服役後,新聯合王國海軍的26艘風級驅逐艦有12艘轉入封存狀态,繼續服役的14艘相繼接受了技術改裝,包括将原配的50倍徑127毫米克虜伯火炮更換為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60倍徑127毫米國産火炮,換裝改良型号的半自動裝填系統,加裝與紅龍級驅逐艦同型号的炮瞄雷達和機械式彈道計算器,用四聯裝對空火箭彈發射器和四聯裝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器取代舊的防空、反潛武備。這些進行了技術改裝的風級驅逐艦,總體作戰性能較原版型号提升了至少50%,因而獲得了一個非正式的稱号——暴風級。
“阿斯隆”号便是這老而彌堅的“風暴”之一。
“目标即将進入近防警戒線!‘奧西恩’号就位!‘戈爾韋’号就位!本艦就位!”
“阿斯隆”号的戰鬥艦橋裡,參謀軍官将雷達室的報告轉報給傲然矗立在舷窗前的特威格少校。這位有着巨人之軀的海軍軍官毫不遲疑地下令道:“滿舵左轉兩個羅經點!”
大副立即應道:“左滿舵,轉向兩個羅經點!”
片刻過後,從艦橋瞭望台傳來報告:“旗艦授權‘奧西恩’号指揮右翼近防作戰!”
特威格少校沒有吭聲,而是将目光從右舷轉向前方。肉眼無法穿透的黑暗中,費奧納級輕巡洋艦“奧西恩”号和紅龍級驅逐艦“戈爾韋”号保持着既定的航速與航向,它們連同“阿斯隆”号構成了一面移動的堅盾,橫擋在了意軍魚雷艇群攻擊己方航母編隊的必經之路上——盡管意軍魚雷艇群尚在萬米之外,裝備高頻雷達的“芬尼亞”号已将方圓數十公裡内的敵我動向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在這艘旗艦的精準調度下,守護艦隊右翼的縱隊主動将防禦線北移,航母右側的近防陣地則由實施機動的驅逐艦和從後衛部隊調來的獵潛艦暫時負責……
敵人越來越近,戰鬥一觸即發,“阿斯隆”号艦橋裡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參謀軍官不斷報告戰鬥準備情況:“奧西恩号發來燈碼信号,各艦對位射擊……炮瞄雷達定位……射擊諸元确定……各主炮調整完畢……”
與此同時,在艦上的各主炮戰位,炮手們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夜幕遮蔽了敵人的身形,海浪掩蓋了敵人的響動,所以他們肉眼看不到一點異常,耳朵聽不見一點異況,但他們不必因此而緊張。在戰艦的雷達屏幕上,疾馳而來的意大利魚雷艇群無所遁形,它們的戰術策略也直觀體現出來:這些魚雷艇大緻分為兩隊,個頭大的4艘居于右前,看樣子是擔負佯攻誘敵任務,個頭小的10艘位列左後,不出意外的話,主攻将由它們實施。
在旗艦“芬尼亞”号的調度下,各艦開始對意軍常用的無線電頻率展開阻塞式幹擾,同時密切關注附近出現的無線電波,使那些意軍魚雷艇暫時失去無線電聯絡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它們的作戰協調性。等到敵方魚雷艇群越過預設的10公裡也即10000米近防警戒線,“奧西恩”号的三座三聯裝127毫米艦炮毫不遲疑地發出劃破海空的咆哮!
在深綠色眼眸連同棱角分明的臉龐被炮焰映亮的刹那,特威格少校也發出了雄獅般的低吼:“開火!”
得此指令,艦艏兩座背負式布局的單裝127毫米炮遂以每分鐘10次、每5發一組的頻率噴射橘黃色的焰光,每一組炮火過後,射擊指揮官都将根據炮瞄雷達和彈道計算器的聯動數據向炮位發出調整參數——這個過程通常隻需要15-20秒鐘,所以從外部來看,這艘戰艦幾乎是在持續不斷地進行射擊,而它此時使用近炸引信的p型彈原本是作防空之用,相較于普通的高爆榴彈,這種炮彈的預制破片更适合殺傷輕裝甲的作戰飛機,用來對付體型小且裝甲防護薄弱的魚雷艇也恰如其當。
三組炮火過後,特威格少校從參謀軍官那裡得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報告:已有三分之一的目标失去航速,甚至有兩艘直接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
特威格少校一臉冷酷地點了點頭,繼續将目光投向被炮火映亮的海面。盡管高速沖刺的意軍魚雷艇能夠以每分鐘1500-1800米的速度逼近對手,并在航行途中做出雜耍般的機動規避,但它們面對的是裝備5門單裝127毫米炮的“阿斯隆”号、搭載3組雙聯裝127毫米炮的“戈爾韋”号、裝配3組三聯裝127毫米炮的“奧西恩”号。這三艘戰艦全力傾瀉炮火,能夠在海面上制造出大面積的封鎖網,沒有任何艦艇能夠安然無恙地穿過此網,也沒有任何艦艇能夠随心所欲地避開這樣一張大網……
五分鐘過後,“阿斯隆”号六組炮火投射完畢,這時擔任戰鬥指揮艦的“奧西恩”号發出了停止射擊、注意觀察和規避魚雷的指令。作為費奧納級輕巡洋艦龐大家族的一員,它在這個技術更替、新艦倍出的年代沒有急流勇退,而是通過現代化改裝獲得了任現代化海戰要求的各種軟硬件。雖然相較于那些在三四十年代設計建造的後輩,升級改裝後的費奧納級在動力和防護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把單發威力和穿深俱優的雙聯裝152毫米炮換成了三聯裝127毫米炮,火力似乎有所削弱,但是,足以體現國家科技實力的先進火控系統和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艦對艦導彈賦予了它們不容任何對手小觑的全新戰鬥力……
炮火停息,整個世界突然安靜下來。“奧西恩”号領銜的三艦戰鬥組一面打開探照燈,嚴密警戒水面可能出現的魚雷航迹,一面以聲呐設備監聽水中的響動,防備意軍魚雷艇撤退之前投射的魚雷。不多會兒,各艦陸續發現魚雷,所幸它們是從較遠位置射來,準頭很差且易于規避。在三艘戰鬥艦艇的示警指引下,艦隊所轄各艦相應規避,最終化解了這次不足為懼的危機。
魚雷告警結束後,參謀軍官向特威格少校報告了彈藥消耗情況——此戰“阿斯隆”号每門主炮消耗p型彈30發,共計150發,占p型彈藥儲量的18.75%,戰鬥結束時存餘主炮彈藥2450發,其中:p型防空彈650發、a型穿甲彈800發、h型高爆彈800發、f型照明彈200發。
身形無比魁梧的特威格少校轉過身來,看着已經忙碌了好一陣的軍官們,臉上終于露出了欣慰的神情。在這樣一場“以大打小”、“以慢打快”、“以少打多”的海戰中,防禦一方能夠取得完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吝消耗的猛烈射擊——若是戰鬥再持續五六分鐘,彈藥消耗至少要增加一倍,而且一旦讓對手進入魚雷有效射程,就有可能出現損失。
至于參戰的那14艘意軍魚雷艇,除有4艘倉惶北逃之外,餘下10艘均葬身于新聯合王國海軍的炮口之下,其中4艘是在戰鬥中當場戰沉,6艘完全或部分喪失了動力。“奧西恩”号沒有給它們溜走的機會,在發出棄船告警信号之後,毫不客氣地将其一一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