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點擊,求推薦票,感謝讀者大大的支持,感謝編輯的肯定。)
吳帆徽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充分的開動了思想,想着從父親吳慶超的訴說之中,分析吳氏家族遇見的諸多問題,為解決自身和家人存在的危機找到出路,不過聽完所有的講述之後,留給他的感覺隻有四個字:一地雞毛。
都是些家長裡短的故事和恩怨,這個故事要是放在幾百年之後,在某些電視台那類專門訴說情感的專欄播出,一定會引發嘉賓的議論和痛斥。
吳帆徽好不容易才讓自己忍住沒有搖頭歎息。
時代真的不一樣,吳氏家族好歹是米脂縣的望族,男尊女卑的思想是異常嚴重的,說的不客氣一些,家族那些有地位的男人,根本就沒有将女人當回事。
吳帆徽的這位太奶奶,如今吳氏家族的長輩,其實命也挺苦的。
不到二十歲就嫁入吳家,自家的夫君是吳氏家族族長的大公子,吳氏家族的大少爺,本來以為進入了一個大家族和望族,能夠享受幸福的生活,誰知道根本就不是如此,吳氏家族的那位大少爺,典型的纨绔之徒,自诩為風流倜傥,讀書沒有多大的用,秀才的功名都沒有得到,女人緣卻很是不錯,在迎娶太奶奶進門之前,就逛過窯子,在外面留下了一些風流債。
當然這樣的事情,作為大家族的嫡親子弟,不算什麼事情,家族之中的長輩也不是熱别的在意,隻會在偶爾看不過去的時候,出面提醒一番。
太奶奶就是在如此的情形之下,進入了吳氏家族。
可以說從進入到吳氏家族,太奶奶就沒有得到絲毫的關照,自家的夫君依舊是風流倜傥,對家中的事情不管不顧,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時常讓太奶奶獨自一個人留在家中,也算是殷實人家出身的太奶奶,多次規勸自家的夫君,想不到這樣做沒有絲毫的效果,反而讓兩人之間的關系急劇的惡化。
太奶奶暗自傷悲,但無可奈何,大家族的規矩很多,與尋常的人家完全不一樣,太奶奶盡管内心極其的不舒服,表面上還是要裝出恩愛的樣子,還要維護自家夫君的形象,畢竟人家是家族之中的大少爺,這樣的情形,讓吳帆徽不寒而栗,這簡直就是被人用刀子捅了心窩,臉上還要帶着微笑、遮住傷口不讓任何人看見。
女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時間長了,心理肯定是會扭曲的,要知道太奶奶進入到吳氏家族,承擔的最大責任就是孝敬長輩和相夫教子,要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就會遭受到家族長輩的斥責,毫不留情的斥責,甚至自家男人做錯的任何事情,太奶奶都要承擔責任。
不可能有其他的愛好,也不可能有訴說委屈的地方,還要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維持家族的完美形象,這種日子不是人過的日子。
吳帆徽的奶奶,是吳氏家族的家生子,在吳氏家族長大,本來是家族之中做雜事的丫鬟,很少有機會露面的,今後也就是嫁給家族之中的下人,生下的孩子依舊是吳氏家族的家生子,可不知道為什麼被大少爺發現了,也不管人家是不是願意,霸王硬上弓。
太奶奶剛開始是同情的,或許是知道自家男人的德行,也或許是遭受了太多的痛苦折磨,頗為同情這個丫鬟,但後來發生的事情,讓太奶奶的态度徹底轉變了。
吳帆徽的奶奶,得到了家族之中大少爺的青睐,也想着鯉魚跳龍門,希望成為大少爺的妾侍,于是在這個過程之中,施展了一些手段,也算是迷住了大少爺。
色膽包心的大少爺,居然向父親提出了迎娶丫鬟為侍妾的請求。
這一下捅了馬蜂窩。
吳氏家族畢竟是米脂縣的望族,家族的大少爺身份貴重,将來是會出任家族族長的,有個三妻四妾的很正常,但就算是妾侍,也需要有明确的身份,尋常人家的女孩子都是可以的,家族之中的家生子肯定是不行的,這明顯是亂了規矩的。
族中的長輩出面訓斥,太奶奶也在一邊規勸,甚至準備将丫鬟弄到自己的身邊,作為貼身丫鬟使用,那樣在家族之中的地位就不一樣了。
誰知道這次大少爺鐵了心,一定要迎娶丫鬟為侍妾。
吳氏家族丢不起這個臉,大少爺被暴怒的族長行使了家法之後,老實很多了,丫鬟本來是準備直接沉入水潭處死的,偏偏懷孕了。
有了孩子就不一樣了,畢竟是大少爺的骨皿,丫鬟靠着肚子裡的孩子,保住了性命。
就在丫鬟生下孩子,也就是吳帆徽的父親吳慶超不久,族長突發疾病去世,大少爺順利的成為了吳氏家族的族長。
很快,老族長的突然去世,被怪罪到丫鬟和剛剛出生不久的吳慶超的身上,因為這樣的原因,吳慶超甚至沒有得到家族的承認。
已經成為族長的大少爺,倒是沒有忘記這個兒子,時常給與關照。
但大少爺和太奶奶之間的關系,更加的惡化,大少爺将老族長的突然去世,怪罪到太奶奶的身上,認為是太奶奶時常在老族長的面前哭訴,導緻老族長氣皿攻心,突然去世的。
大少爺甚至準備一紙休書,讓太奶奶離開吳氏家族,回到桃花鎮去。
太奶奶在家族之中的表現很是不錯,尊重長輩,照顧小輩,得到了衆人的認可,大少爺盡管成為了族長,也不能夠随便休了太奶奶。
事情到此應該是告一段落了,遺憾的太奶奶認為這一切都是丫鬟從中挑撥的,将這個仇恨記在了丫鬟的身上。
丫鬟本以為大少爺成為了族長,自己的命運會發生轉機的,誰知道大少爺本就是見異思遷之人,不會長期将感情投放在某一個女人的身上,如此丫鬟的身份地位依舊卑微,在吳氏家族無法擡頭。
大少爺成為了族長,對兒子吳慶超也不是特别的關注,一直到吳慶超十六歲的時候,才為其娶親,且迎娶的同樣是吳氏家族的丫鬟王和翠。
十七歲的時候,吳慶超得以進入吳氏學堂讀書。
大少爺長期流連紅粉之中,身體不可能很好,不到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就完全垮下來,剛滿四十歲的時候,一命嗚呼。
家族之中的老三吳緬清接任了族長的位置,此刻吳緬清已經是秀才的身份。
吳緬清知道大嫂遭遇的所有事情,出任族長之後,很是尊重大嫂。
于是丫鬟和吳慶超、王和翠的厄運就此到來。
太奶奶毫不留情的整治丫鬟和吳慶超,讓已經不年輕的丫鬟做重活,吃最差的夥食,生病了也不要想着歇息,吳慶超從吳氏學堂退學,同樣在家裡做事情,被當作了苦力。
丫鬟沒有支撐多長的時間,彌留之際,求見族長吳緬清,懇請族長給兒子兒媳一條活路,讓他們離開吳氏家族,回到丫鬟的老家馬鞍山村去。
吳緬清大概是覺得大嫂做的有些過分了,終于站出來,做出了決定,讓吳慶超與王和翠兩人離開吳氏家族,回到馬鞍山村去。
太奶奶異常的憤怒,想不到丫鬟臨死之前找到了族長,不過族長做出決定的事情,她也不好反對,眼睜睜看着吳慶超與王和翠離開。
吳緬清接任族長兩年之後,鄉試高中,不可能繼續擔任吳氏家族的族長了。
于是太奶奶的大兒子吳慶昙出任了吳氏家族的族長。
吳慶昙在父母扭曲的關系之中長大,看問題做事情本就不叫偏激,讀書也沒有多大的出息,僅僅是過了縣試和府試,有了童生的身份,但好多次參加院試都沒有高中,不到三十歲的時候,接任了吳氏家族族長之位,想着考取功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
吳慶昙算是愚孝之人,很聽從母親的話語。
太奶奶遭受多年的心理折磨,性格早就有些變态了,兒子出任了吳氏家族的族長,太奶奶覺得揚眉吐氣了,母憑子貴,于是乎開始決定家族所有的大小事宜。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之内,吳氏家族開始迅速的衰敗,不到十年的時間,就一蹶不振了,在外求學做官的吳緬清回到米脂縣,發現事情不對,已經無力回天。
吳緬清非常的憤怒,好端端的一個家族,米脂縣的望族,不到十年的時間,被折騰的幾乎要斷氣了,他毫不留情的訓斥了族長吳慶昙,言語之中也對大嫂很不客氣。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太奶奶在家族之中的權力遭受到了制約,但這已經沒有多大的作用,衰敗的吳氏家族,已經沒有資格與其他的家族抗衡。
吳緬清無法拯救吳氏家族,隻能夠以少回家來發洩。
吳氏家族這一地雞毛的故事,讓吳帆徽的頭皮發麻,不過他也從這個聽上去有些傳奇的故事之中,看到了希望,看來吳氏家族雖然徹底衰敗了,但真正能夠做主的人,還是三爺爺吳緬清,自己隻要能夠真正的打動吳緬清,就不會遭受到太奶奶近乎瘋狂、什麼都不顧及的算計和打壓。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吳帆徽很是鄙視自己那位已經去世的爺爺,其實吳氏家族衰敗的根源,就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