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紀年2467年8月1日,大秦的戶口統計從鹹陽郡開始,兩百多位郎中分為五組,由扶蘇、李由、王離、魏通、季常帶領,分别負責鹹陽、長安、周至、H縣藍田五地的統計工作。
“姓名?”楊建、扶蘇兩個人穿着一身小吏的服飾,在周家提供的廂房裡詢問眼前的小厮,一人負責詢問被登記人,一人負責在戶口本上登記信息,桓牧站在廂房門口負責維持秩序。廳堂外面站滿了仆役和婢女,有些不安的望着他們,一個管家在一旁幫着桓牧維持秩序,不時的往裡邊觀望。
“啊?”被問到的小厮有些怔忪。
“叫什麼?”楊建換了一個說法。
“三木。”小厮趕緊道。
“姓什麼叫什麼?”楊建隻好補充道。
“葛三木。”
“年齡?就是多大了。”
“13。”
“倒是看不出來你有十三了。出生日期,就是什麼時候生的?”
“唔,俺娘說打饑荒那年。”
楊建有些無力,準備查閱早就備好的黃帝紀年表,拍了一下腦袋,對扶蘇說:“跟我一般大,帝元2454年。”
“哪月哪日?”
“啊?不知道。俺娘說我生下來就碰到饑荒,哦,想起來了,俺娘說蒙大将軍出兵打仗的時候,俺爹跟着去了,後來再也沒回來,俺爹走了十天我就生下來,我不知道是哪一天。”葛三木有些傷感。
這次楊建不知道要查什麼了,無助的看着扶蘇和桓牧,扶蘇放下手裡的羽毛筆,揉着手腕說:“十三年前蒙骜将軍攻打魏國,10月7日從鹹陽出發,那你就是10月17日出生,記着可别忘了。不過你記住,現在才八月份,不到十月十七你就不到十三歲。”說着提起筆把剛剛在紙上記下的年齡改成12周歲。
“哦,我記住了,現在十二,十月十七十三歲。”
“小建,要不我來問,你寫?”扶蘇忍住每次叫楊建的時候爆笑的沖動。
“好、好。”楊建松了口氣。
“你不要緊張,大秦每個人都要被問一遍的,是在鹹陽出生嗎?”
“是,以前在鹹陽還有房子呢,我娘說為了養活我就賣了。”
“那你現在是住在這裡?”
“是呀,要不然我跟我娘住哪?”
“你娘也在這兒?”
“嗯,就在外邊呢。”
“那你把你娘也叫來,我先給她登記了。”
“行,你等着。”葛三木說完也不等扶蘇說話,就跑到門外,去叫他娘了。
扶蘇對楊建說:“記下來,籍貫鹹陽,住址就是這周宅的門牌号――玄鳥大街9号,體貌特征嘛,他還是未成年人,少寫點兒,瘦弱、面色枯黃、下颌左側有黑痣。”
“今天上午能把周府的人登記完了就算完成任務了。”扶蘇對已經有些不耐煩的楊建說。
楊建本來并沒有打算參與統計之中,隻是扶蘇貴為公子,而且比他還小,領着一個小組不說,還親自入戶參與人口統計,他隻好硬着頭皮和扶蘇一起參與進來,扶蘇勸了他幾次,反倒是激起了他的性子,大聲嚷着:“甘羅十二歲為相,我都十三了。”
扶蘇聽了他的話,很想告訴他,跟甘羅做比較,有可能會沒有好下場啊。
“這還有十幾個呢,要我說就應該讓像周家這樣奴仆多的大戶提前把奴仆登記好,咱們謄抄就行了。”楊建對扶蘇建議道。
“嗯,可以考慮,你别忘了記下來。”扶蘇正準備說一些讓家主把奴仆的信息登記下來有可能會弄虛作假,就見一個五十多歲的婦人跟着葛三木一起進來。門口周家的管家又往裡張望,看到扶蘇瞅着他,趕緊又閃開了。
“大娘快坐下。”扶蘇搬來一張坐墊,給葛三木的母親。
“大娘,三木兄弟是你兒子?”
“嗯啊,是。”婦人有些緊張。
“大娘你今年多大了?”
經過扶蘇一點一點詢問,了解到婦人雖然看起來有五十歲,但今年不過才三十九歲,原姓姜名娥,秦國西疆隴西郡人。葛三木的祖父經商途徑隴西時與她父親相識,她十七歲時與葛三木的父親葛坎結為夫妻,曾生育兩子都不幸夭折。後來西疆出現動#亂,葛家的生意出現偏差,經營不善家道中落。
葛三木出生之前,葛坎入伍,想要積累軍功為家裡掙下一份田産。沒想到葛坎第一次上戰場就犧牲了,雖然軍中給了田地和撫恤,但她一個女人,實在是無力耕種,又要養活孩子,便把田産變賣了度日。但錢财總有用完的一天,娘家離鹹陽又遠,無人接濟,姜娥就靠給人縫補衣服、編織草鞋為生,隻是這點收入哪能養活孩子,于是又把葛家的房屋賣出去,帶着葛三木一同到了周家為奴,如今已經有十年時間。
說着說着姜娥就悲從中來,再難抑制,開始抽泣,葛三木也跟着難過起來,搞得扶蘇和楊建也是手足無措。
哭聲漸漸止歇,扶蘇趕緊插話道:“大娘,您别傷心了,我看三木兄弟雖然年齡不大,但也算機靈,将來長大了,說不定就能重振家業的。”扶蘇為了安慰姜娥,也懶得管葛三木是不是真的機靈,好話開口就來。
“隻是不知道,你和三木跟周家簽的是活契還是死契啊?”
“活契,活契,周家也是做生意的,以前跟舅公也有往來,對我們母子還算照顧。更何況葛家就三木一根苗了,簽了死契周家可要斷了香火了,我怎麼能做這種事。我現在攢了不少錢了,再有五年,三木長大了,我們就搬出周家,讓三木做點小生意。”
扶蘇聽了之後,示意楊建将這一點記下,然後叫來一直候在外邊的管家,拿過紙張,講姜氏母子的信息讀給他們聽,确認沒有錯誤,才讓楊建将這些信息謄抄到戶口本上,戶主關系一欄特别标明“主仆(活契)”。
就這樣扶蘇他們三人一個小組,一上午隻完成了包括周家在内的兩戶人家,從周家出來已經快到未時了,三個人饑腸辘辘,相互看了一眼,同時說道:“先吃飯”,然後都是哈哈大笑,往扶蘇府上而去,周府外等了許久的羽白輕吐一口氣,趕緊跟上。